萬 艷
(蘇州旅游與財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江蘇 蘇州 215101)
首先提出企業生命周期概念的是1972年葛瑞納的《組織成長的演變和變革》。
企業生命周期理論作為國際上流行的一種管理理論,它的核心觀點是企業和任何生物有機體一樣,存在著一個相對穩定的生命周期,即所有企業都會經歷一個從低級到高級,由幼稚到成熟的生命規律,有著誕生、成長、成熟和衰退的不同階段,每個階段之間緊密相連,構成了企業完整的生命變化過程。本文遵循企業生命周期大致的發展規律,從企業創業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來研究企業各成長階段經營特點和納稅特點,以此為各發展階段策劃納稅籌劃方案。
在創業初期,企業的經營和管理可以用“簡單”和“艱難”兩個詞形容。創業期的企業,規模較小,幾乎沒有主動依法納稅的意識,因為資金缺乏,偷稅是這一時期企業的普遍現象,偷稅手段通常也比較原始。雖然創業期的企業,對國家的稅收貢獻力度很小,但為了企業以后陷入納稅籌劃風險,企業還是應該在把握企業經營特點和納稅特點時,熟悉企業創業期涉及的稅收法規。
處于創業期的集成電路企業,此時的納稅籌劃目標應是用足用好稅收優惠,規避稅收處罰。
1.地域的選擇
對于一個新成立的企業,首先要考慮的是注冊地點,不同的國家、同一個國家的不同地區的稅收政策是存在差異的。企業需要在綜合考慮經營成本和經營環境的前提下,選擇主體稅種稅負低的地方進行注冊成立。
2.設立形式的選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八條的規定,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減按20%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因此企業在注冊成立時,可以綜合考慮經營環境、經營前景,爭取條件或者創造條件向國家稅收優惠政策靠攏,從而享受稅收優惠,達到節稅目的。
3.納稅人身份的選擇
我國現行稅法將增值稅納稅人分為兩大類: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兩者繳納增值稅的核算、處理方法有所不同。
從進項稅額看,購貨方從一般納稅人處取得的有效發票可以抵扣進項稅額,享有稅款抵扣政策;而由于小規模納稅人無法開具有效發票來抵扣進項稅額,故購買方從小規模納稅人購進貨物的進項稅款支出只能計入企業成本,但一般來說,、小規模納稅人的銷售價格相對會比一般納稅人的銷售價格低。因此,不一定從一般納稅人處采購合理。一般企業我們可以通過增值率籌劃法、抵扣率籌劃法等確定兩類納稅人的稅負平衡點,以此來選擇納稅人身份。
經過創業期順利進入到成長期的企業規模迅速擴張,營業額迅速上升,企業稅負在這個階段顯著增加,并開始受到稅務部門的關注。財務人員在這一時期強烈意識到合法納稅的重要性,但由于企業投資者納稅意識淡薄,企業稅款不按實繳納的情形較突出,企業稅收風險加劇。
1.高新技術企業資格的認定
企業取得高新技術企業資格、可以使得企業合法地享受15%的低稅率、降低企業的稅收負擔、提高企業的凈利潤率,因此需要企業在創立期有所考慮,在成長期放在重要地位,取得相關的認定不僅能提高企業的對外形象,也能夠為將來開拓更開闊的納稅籌劃空間。
2.業務流程的納稅籌劃
(1)采購環節的納稅籌劃:從不同納稅人采購,企業所承擔的稅收負擔是不一樣的。考慮到所購貨物的扣稅問題,企業在采購貨物時需要在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之間進行選擇和籌劃,計算比較銷售價格和增值稅對企業的影響。兩者選擇的稅后現金流量相等時,還應當考慮到時間價值。
(2)生產環節的納稅籌劃:1)存貨的納稅籌劃。企業在對存貨進行納稅籌劃的時候,應區分情況來分析:第一,若集成電路企業處于免稅期間,則應當盡量增加當期利潤或者盡量實現利潤提前實現,從而增大可以享受的免稅額;第二,在物價持續上漲的情況下,企業應考慮采用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計算期末存貨,是期末存貨相對于其他計價方法來說成本最低,銷售成本達到最大,當期利潤減少,遞延利潤,延緩納稅時間,使企業獲得這部分稅款的時間價值;相反,當物價普遍下降時,企業應考慮采用先進先出法,增加當期銷售成本,同樣可以達到延緩納稅的的目的;2)固定資產的納稅籌劃。根據財稅[2000]25號文件,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中規定:集成電路生產企業的生產性設備,經主管稅務機關核準,其折舊年限可以適當縮短,最短可為3年。
采用加速折舊法可以使企業前幾年的所得稅額相對減少,稅收負擔減少,實現節稅效果,為企業獲得一定稅款的時間價值,同時可以加速設備的更新換代,促進企業技術的進步,有利于企業長遠的發展。同時采用加速折舊方法計提折舊在增值稅方面也可以達到節稅的目的。
例如:A集成電路2011年6月購入一項設備1000萬元,預計使用年限為5年,預計凈殘值為0。該設備在2014年7月報廢。有兩種方案:如表1所示。

表1
通過上述兩種方案比較,可以看出,若企業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在設備提前報廢時需要轉出進項稅額64萬元,但若企業采用加速折舊法計提則完全不需要繳納這部分增值稅。這樣企業就可以減輕稅負64萬元。
另外,對于集成電路企業來說,企業剛認定期間,可以享受稅收減免政策,這時企業可以通過延長固定資產折舊年限,減少當期費用,增加當期利潤,最大程度的享受稅收優惠政策。折舊作為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稅收擋板”的作用。
當然,無論采用哪種方法計提折舊,應在稅法允許的情況下,根據企業整體利益、長遠利益來確定,合理籌劃,從而實現綜合收益的最大化,如果公司沒有取得稅務機關的批準,擅自改變折舊方法,將得不償失。
(3)銷售環節銷售結算方式的納稅籌劃。不同的結算方式下稅法上收入時間的確定和現實中資金的流入是有出入的。
企業經過成長期后,基本在市場站穩了腳跟,企業的經營活動相對穩定,具有一定的競爭實力,這時的企業往往會考慮集團化管理模式。此時,單個企業的稅負趨于合理,稅額穩定;但多個企業之間的納稅籌劃由于地域分散、產業或行業增多,涉及稅種不一,對于整個企業集團來說,納稅籌劃的空間和意義更大。
1.技術轉讓業務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九十條規定:“居民企業在一個納稅年度內,技術轉讓不超過500萬的部分,免征企業所得稅。”基于此,集成電路企業可以將在會計賬上價值不多的專利技術等通過轉讓,轉到子公司賬面上,雖然總公司將專利技術等轉讓給子公司需要支付一些過戶費,但和少繳納的稅款比較起來還是劃算的。
2.設立分支機構
分支機構有兩種類型:分公司和子公司。分公司由于不是一個獨立法人,所以它實現的盈虧要同總公司合并計算納稅;子公司具有法人資格,可以獨立承擔民事責任,在稅法上,子公司與總公司是分別納稅,不合并納稅。所以企業選擇哪種形式主要考慮分支機構盈虧對總公司盈利是抵減還是增加。若分支機構是虧損的,那么虧損部分可以并入總公司,就可以抵減總公司利潤,從而總公司可以少繳納所得稅,或者總公司虧損,分支機構盈利,兩者的盈虧也可以相互抵減,從整體而言,企業可以少繳納所得稅。如果企業預計將來總公司是盈利,那么設立子公司可能更為有利。
對于集成電路企業而言,在所有繳納稅種中,繳納大頭應該屬增值稅和所得稅,如何對增值稅進行籌劃,是成熟期企業必然會考慮的問題。這時企業可以將銷售業務剝離出去,成立一個銷售公司,一方面可以使企業通過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的合理分配和轉移支付,進而可增加稅前扣除的額度;另一方面可以通過關聯定價通過關聯方稅率差異或減免稅負的低稅負政策,通過價格因素在總公司和子公司之間進行利潤轉移,從而從整體降低稅負。
由于衰退期企業一般包括關閉消亡、整體出售、投資轉向其他領域等形式,企業在此階段更關注的是企業清算和轉型方面的政策法規,本文對此不做研究。
[1]蔡昌,馬云華,企業納稅實務與稅收籌劃全攻略——制造業[M].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2010.
[2]吳云建,高新技術企業稅務籌劃研究[D].廈門:廈門大學,2008.
[3]孫曉妍,跨國公司稅務籌劃策略分析[J].財會通訊,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