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冬麗
(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廣東 廣州 510800)
獨立學院,是指實施本科以上學歷教育的普通高等學校與國家機構以外的社會組織或者個人合作,利用非國家財政性經費舉辦的實施本科學歷教育的高等學校。獨立學院是民辦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屬于公益性事業。[1]獨立學院是是適應社會經濟及當代教育事業的發展而產生的一種產物,是我國公辦高等教育的一個有效補充。廣東省目前的獨立學院已多達17所,其數量在全國各省中名列前茅,這些獨立學院的發展也成為了廣東省高等教育發展的一個重要內容。
創業教育最早是由世界經濟合作和發展組織的專業柯林·博爾提出的。他把創業教育總結為:創業教育是指通過開發和提高學生創業基本素質和創業能力的教育,使學生具備從事創業實踐活動所必須的知識、能力及心理素質,是未來的人應掌握的“第三本教育護照”。[2]廣東省獨立學院做好創業教育工作對其無疑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為了了解廣東省獨立學院創業教育的情況,我們選取了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中山大學新華學院、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等四所獨立學院的在校大學生進行調研,發放問卷500份,回收500份,有效問卷487份,有效回收率為97.4%。
隨著我國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高等教育大眾化程度不斷提高,高校畢業生不斷增加。當前社會,本科生一抓一大把,而作為獨立學院畢業出去的“本科生”,其就業競爭力又稍為遜色。畢業生的就業問題成為考驗獨立學院辦學的一個重大問題,同時,大學生畢業后就失業也成為我國勞動就業問題中的新矛盾。當前,單純靠傳統的就業指導、傳統的就業方式將難以緩解畢業生就業的壓力和矛盾,這就要求獨立學院要轉變傳統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具有開拓性和創造能力的個體與群體,倡導和發揮新時期創業精神,實現大學生自主創業, 讓畢業生不僅成為求職者,還能成為工作崗位的創造者,從而有效緩解畢業生的就業壓力。
獨立學院的學生相對與一本、二本院校的學生,其具有自身的特點。他們在理論知識的學習上相對基礎比較差,自覺性較低,自制力較差,心理壓力較大,許多學生在面對與一本、二本院校競爭同一崗位時總覺得“低人一等”,但他們上進心較強,愛好比較廣泛,也具有較強的社交能力和為人處事能力。他們的這些優點恰恰有利于他們的創業。
另一方面,獨立學院的學生大部分家底殷實。有些家長不愿意讓自己的孩子坐享其成,而希望提供給孩子一筆資金讓孩子出去自己闖一番事業,因此,他們在創業啟動基金的籌集方面具有優勢。同時,獨立學院許多學生的家長或親戚是成功的創業者,可以給學生的創業提供了許多借鑒的經驗,他們的成功創業也給了學生創業的信心。
因此,獨立學院的辦學和教育可以結合學生自有的特點和優勢,讓學生實現從“找飯碗到造飯碗”。
獨立學院一般定位為培養應用型人才,這就決定了它在借鑒母體學校的辦學機制、辦學經驗的同時也不能完全照搬,它必須走出自己的一條路,形成自身的辦學特色。而同時,獨立學院不同于普通的本科院校,它是母體高校與國家機構以外的社會組織或者個人合作舉辦的,也就是說基本上每個獨立學院的背后都有一個企業或集團在支撐著它,而這些企業或集團往往就是一個成功創業的例子。我們可以充分挖掘、利用這一資源開展創業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引導大學生進行創業教育實踐活動,強化大學生的創業技能,進而提升大學生的競爭能力、就業和創業能力,培養出具有較強實踐應用能力和一定創新能力的應用型人才,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辦學道路。
廣東獨立學院有不少學生都對創業有自己的想法,也有不少學生對創業還是比較感興趣的,但是真正想把 “創業之路”走到底的學生卻很少。
如圖1所示,對創業感興趣的學生遠遠超過了畢業生后打算創業的學生,其中有16.74%的學生很感興趣,34.92%的學生較有興趣,然而畢業后打算創業的學生只有9.09%,大部分學生還是選擇畢業后到企事業單位工作(圖2)。有90%以上的學生想過創業,但有一半的學生在考慮中,有大約30%的學生認為自己沒有這個能力(圖3)。
圖1:學生是否對創業感興趣
圖2:學生畢業后的打算
圖3:學生是否有創業想法
可見,學生們雖然有創業的欲望,但是對于自己創業成功缺乏信心。大部分學生對“創業”都僅僅停留在“想想”而已,而缺乏把它付諸實踐的勇氣,沒有自信能夠取得“革命的勝利”,最終選擇走傳統道路——畢業后找份安穩的工作。
1.創業教育師資力量薄弱
由于創業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需要創業者懂得如何去識別創業機會、撰寫商業策劃書、融資、經營及管理,也要創業者懂得相關的一些法律知識,因此,從事創業教育的教師需對管理學、經濟學、金融學、社會學、心理學、法學等多個學科領域的知識都有所了解,并能夠把這些基本知識與大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有機結合起來。除了具備相關的理論知識以外,任課教師還要有一定的創業經歷和實踐能力,才能避免創業教育陷入“紙上談兵”的困境。然而,據訪談,目前獨立學院創業教育教師大部分是由企業管理學科教學的教師和輔導員兼任,他們的知識涉獵面是有待加強的,更重要的是他們往往沒有創業經驗,師資力量的薄弱影響了創業教育的質量,使創業教育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2.創業教育課程體系不完善
目前,廣東省大部分獨立學對創業教育重視程度不是很高,沒有把創業教育看成高等教育主流教育體系中的一個部分。據調查顯示(圖4),有大約60%的學生表示沒有修讀過與創業有關的課程,有將近20%的學生表示學校沒有開設相關可選課程。當前廣東省大部分獨立學院開設的創業教育的內容基本屬于“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系列課程里的一小部分,并沒有形成獨立的創業課程體系。創業教育僅僅是《大學生就業指導》這門課的一個章節,對相關的知識只是一個概述,并沒有深入的探討,上課課時最多只有兩個,這對提高學生的創業意識、增強學生的創業能力等基本發揮不了作用。雖然偶爾有邀請相關的專家(圖5)開展關于創業教育相關的講座,但是這些比較零散且較少,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
圖4:學生在校期間有否修讀與創業有關的課程
圖5:學校是否經常邀請專家、企業人士進行創業講座或交流
3.創業教育實踐匱乏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可見,實踐出真知的重要性。然而,在創業教育中,獨立學院側重于理論知識的學習,表面化、簡單化容易產生轟動效應的活動(如創業策劃大賽、職業生涯規劃大賽等)的舉辦,卻忽視了創業實踐環節。調查中顯示(圖6),有32.64%的學生表示想參加但沒有途徑參加創業實踐活動,僅有大約16%的學生參加過,這表明學校在創業實踐活動的開展方面是比較欠缺的,迫使學生想參與卻沒有機會。同時,調查中也顯示,將近40%的學生表示不想參加創業實踐活動,這一方面表明學生的意識不足,另一方面也從側面反映了學校在創業實踐活動重要性的教育及創業實踐活動的宣傳力度不夠。
圖6:學生是否參加過創業實踐活動
根據調查和訪談,結合廣東省獨立學院的實際情況,本文將從以下四個方面提出關于如何學院創業教育的探討性思考和建議。
學生之所以會缺乏創業自信,一方面是由于了解創業的知識不多,不知“創業”這水有多深,不敢輕易邁出行動的那一步,另一方面是由于自己在做一些“創業”嘗試時遇到困難而停滯不前。
因此,首先,學校應通過加強創業教育,增加學生對創業的認識,幫學生們把“創業”這一抽象而模糊的概念分解,細致化,教會學生們如何一步步地去實現自己創業的夢想,給有心創業的學生指明前進的道路、努力的方向。當學生們對“創業”的認識具體化了,知道怎么樣去通過自己的一步步努力去實現自己的想法時,他們就會愿意去嘗試,就會對自己能夠創業成功有一定的信心。其次,當學生在創業學習和實踐中遇到困難或挫折時,給予學生悉心的指導、熱情的鼓勵和力所能及的支持,幫助學生與困難和挫折做斗爭,讓學生們在克服困難和戰勝挫折中增強自己的信心。最后,可邀請成功創業的校友回校做交流。看到跟自己同一個學校畢業的學長學姐都可以成功創業,學生們會更加有信心。
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對于創業教育能否取得成功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必須從多角度多方面加強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從人員組成角度來講,做到校內校外人才相結合。一方面,安排學校對管理學、經濟學、金融學、社會學、心理學、法學等多個學科領域的知識都有一定見解和研究的教師擔任相關課程的教學工作,使學生對創業理論知識基礎能夠學習得更加全面、理解得更加深刻、掌握得更加扎實。如若學校暫時沒有合適的老師擔任,則可通過再聘或對已具備某一方面知識的老師進行其他方面知識的培訓。另一方面,邀請成功創業的企業家(充分利用各種資源,邀請社會上有名的企業家、創辦該獨立學院的企業家、該校學生家長、校友等)為學生開設系列講座或講授具體課程,傳授學生實際的創業經驗、技能、技巧,使創業教育不再是“紙上談兵”。
從職能分工角度來講,做到指導與服務,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一方面,我們可以創建一支給學生提供創業系統知識指導的教師隊伍,傳授學生創業所必須具備的各種基礎理論知識,給予學生智力的支持。另一方面,我們創建一支專門為學生提供創業實踐服務的教師隊伍,給學生的創業實踐提供全面細致和實質性的幫助和服務。
充分重視創業教育,不再僅僅把創業教育作為《大學生就業指導》中的一個章節來做簡單介紹,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完成其課程體系。首先,開設專門的創業教育課,揭開創業的神秘面紗,讓學生對創業有一個比較系統且全面的學習,激發學生的創業熱情,讓對創業有想法的學生對創業有進一步的了解。其次,針對創業實踐經驗及技巧等設置一系列講座,分別請相關的人士來校做演講,將創業講座系統化。最后,針對有創業意向的大學生開展“創業精英教育”,著重培養他們的創業能力,并可對他們的創業項目進行具體性的指導。
圖7:學生認為學校應在哪些方面加強創業教育
據調查,如圖7所示,學生普遍認為加強創業教育應從實踐能力的培養方面著手,所占比例高達85.54%。而實踐對于創業來說也的確是尤為重要的,只有抓好創業實踐環節,才能把創業教育落到實處,讓學生畢業之后的創業之路可以走得更順暢。一方面,我們可聯系企業,創建創業實習實踐基地,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參與到企業的一些運作中,讓他們在解決企業創業過程中面對的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驗創業的樂趣,體會成功解決問題的喜悅,增強創業的信心,提高他們分析、解決問題的創業技能。另一方面,我們可在學校開展系列創業實踐活動,例如創業訓練營、創業沙龍、創業策劃及模擬營運大賽等,在學校劃撥一部分創業基金提供給學生作為其舉行相關創業實踐活動的活動費用及模擬創業啟動基金,讓學生在系列模擬創業活動中提前感受在創業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提前練習如何去解決。在系列創業實踐活動中,可讓學生以團隊的形式進行。這樣,當他們遇到問題問題時可以集思廣益,相互幫助,從而更好地解決問題,同時也讓他們在學習創業技巧、提高創業技能的同時提高團隊協作能力。
創業教育對于中國高等教育而言仍處于一個探索階段,尚未發展成熟,而對于獨立學院,特別是廣東省的獨立學院而言更是處于一個摸索階段,有著許多不完善的地方。但是創業教育對于廣東省獨立學院的發展有著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不可輕言放棄。因此,我們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積極進行創業教育的實踐和探索,構建符合獨立學院自身特點的創業教育模式,把學生培養成高素質、強能力、會創新、能創業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注:本文系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教學改革項目)
[1]教育部.獨立學院設置與管理辦法[Z],2008,(2).
[2]趙霞.國內外高校創業教育支持措施的比較分析 [J].科技文匯,2010,(2).
[3]王會龍.獨立學院創業教育的探索與實踐[J].現代企業教育,2007,(11).
[4]熊倩.芻議科學發展視閾下的獨立學院創業教育[J].科技創業月刊,2011,(1).
[5]叢海彬.創業教育實踐背景下大學生創業意向及其影響因素分析——以寧波高校為調研對象[J].當代經濟,2013,(3).
[6]徐生林.大學生創業教育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江蘇高教,2013,(2).
[7]業緒華,熊慧琴,趙兆泉.獨立學院創業教育之研究[J].江蘇工業學院學報,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