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蘭芳+陶復桂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物理理論來源于實驗。最簡單的實驗往往能反映出最基本、最本質、最驚人的規律,從而幫助學生建立起清晰的思維體系。因此,加強實驗教學是提高物理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在日常教學中,各種物理實驗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同時,能拉近物理與生活的距離,讓學生深切地感覺到科學的真實性,感受到科學和社會、日常生活的關系,從而讓學生對學習物理更有激情、更有動力,也讓物理課堂呈現出迷人的魅力。于是當學校實驗器材不易完成課本實驗或實驗不易成功時,我們就思考改進這些實驗,其中“壓縮空氣引火”實驗的改進經過多次實踐,覺得相當理想,故按實際授課的過程撰寫成文,以供與同行交流和商榷。
教師指導學生看課本(1)68頁內容:如圖,在一個厚壁筒里放一塊浸透乙醚的棉花球,用力把活塞迅速向下壓,棉花球就會立即燃燒起來。你能用功和能的觀點解釋這個現象嗎?
師:用力把活塞迅速向下壓,棉花球就會立即燃燒起來嗎?你信嗎?那我們來一起試驗一下吧。
用多媒體展示教師的改進:
1.材料改進:浸透乙醚的棉花球改用火柴頭。
2.實驗步驟改進:
(1)火柴頭放入筒底。
(2)擰緊瓶蓋。
(3)左手按住筒底座,右手“啪”的一下下壓,然后右手立即離開筒蓋!
(4)觀察看到的現象并試著解釋。
請一自愿上講臺動手做實驗的學生,當這名學生完成第2步時,老師叫暫停,消除學生可能有的迷惑和緊張,問:“你害怕用力過度將玻璃打碎嗎?”學生可能點頭說:“會。”這時教師說:“放心,還從未出現過這個現象,你只管用力,一切后果由老師來承擔,但別忘了右手‘啪的一下下壓,然后右手立即離開筒蓋。”師再面向全班學生說:“火柴頭在這里可看作火藥,擔心實驗時有爆炸發生嗎?”有的學生說:“怕。”老師問:“這點火藥有多大威力?經過推算,不會爆炸,放心。”接著,教師再次引起學生的注意,說:“見證奇跡的時刻到了!”當該名學生“啪”的一下,火光四射,學生都不自覺地鼓掌!
本實驗要特別注意:第(2)點,擰緊瓶蓋。有一次,無意中忘記擰緊瓶蓋,結果學生下壓后,活塞飛出老遠,掉到學生的桌面上,有點嚇人。也要注意:右手“啪”的一下下壓,然后右手立即離開筒蓋,讓筒蓋反彈。在一次實際授課時,一男生第一次不成功,我沒在意,又示意他重做了一遍,火柴頭又沒點燃,但我看到了他的手始終壓著筒蓋,猜測可能就是這個原因,于是,我提醒他下壓后右手立即離開筒蓋,接著這位學生就又“啪”的一下,火柴頭點燃了,頓時教室里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我比較疑惑的是:“據化學教師說,乙醚一打開瓶蓋,就很快蒸發完了,現在我校就沒有乙醚。可火柴頭易取,實驗又易成功,為什么教材中用浸透乙醚的棉花球,教參中介紹硝化棉等,而不選火柴頭呢?”
注:本文系安徽省級課題《信息技術環境下物理課有效教學策略和方法的研究》實踐研究,課題編號:AD-110160,課題立項單位:安徽省電化教育館。
(作者單位 安徽省馬鞍山市當涂縣亭頭初中)
?誗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