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波 謝佳燕
摘要:為了合理開發和利用湖鱭資源,對湖鱭種群的年齡和生長特征進行分析。結果表明,湖鱭鱗片可作為年齡鑒定材料,根據鱗片上的年輪可確定其年齡;湖鱭種群由4個年齡級組成,其中以Ⅰ齡和Ⅱ齡湖鱭為主,占總樣本數的88.0%,Ⅲ齡和Ⅳ齡湖鱭僅占總樣本數的12.0%,表明湖鱭群體中低齡化較嚴重。湖鱭鱗片生長與體長生長密切相關,鱗徑(R)與體長(L)的直線方程為L=27.254R+4.900。Ⅱ齡以前湖鱭的體長生長快速,之后生長漸緩。
關鍵詞:湖鱭;鱗片;年齡鑒定;生長
中圖分類號: S931.5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2-1302(2014)01-0204-02
收稿日期:2013-04-16
基金項目:武漢工業學院大學生科研項目。
作者簡介:楊波(1989—),男,本科生。
通信作者:謝佳燕,副教授,主要從事分子生態學方面的研究。E-mail:xjyaphid@yahoo.com。對魚類年齡和生長的研究,可了解環境變化對魚類的影響以及魚類采取的適應性對策,有助于預測魚類的繁殖、存活等其他生活史特征的變化趨勢,為漁業資源的有效利用和物種保護提供理論依據。年齡鑒定是物種生物學參數中生長率、死亡率和繁殖率計算的基礎[1-2],鑒定魚類年齡的方法有多種,其中魚體上一些鈣化組織周期性的增長廣泛用于魚類年齡的判定[2]。湖鱭(Coilia ectenes)又稱刀鱭、梅鱭等,隸屬于鯡形目(Clupeiformes)鳀科(Engraulidae)鱭屬,是我國重要的經濟魚類,在長江中、下游各通江湖泊中定居[3]。其在敞水性湖泊中所占捕獲量的比重較大,為主要的捕撈對象。因此,其在數量和組成上的變化不僅是對湖泊生態環境的反映,同時對水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也可能產生多方面的影響[4]。研究發現湖鱭在太湖總漁獲量中的快速升高,消耗了大量浮游動物,從而可能失去對浮游植物暴發的限制[4]。人為的過度捕撈同時還造成太湖湖鱭年齡組成的低齡化,對漁業資源的有效利用產生顯著影響。袁傳宓[5],張敏瑩等[6]的研究結果也表明捕撈強度的加大使長江刀鱭低齡化、小型化日益嚴重。有關湖鱭的生物學特性及營養分析等方面已進行了相應的研究[7-8],在湖鱭漁業中長期把幼魚作為漁獲對象,而對湖鱭年齡及其生長特性方面的研究較少。因此,本研究采用鱗片作為年齡鑒定材料,研究湖鱭的年齡及其生長特性,為湖鱭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提供理論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湖鱭(Coilia ectenes)于2009年采集于我國長江下游流域湖泊共計100尾,體長110.0 ~218.0 mm。進行常規生物學測定后,鱗片取自背鰭基部起點下方,體中線上方2~3 行的鱗片10 枚,鱗片經浸泡、清洗后,夾于兩塊載玻片內,4 ℃保存備用。
1.2年齡鑒定
鱗片用具目測微尺萊卡雙目生物顯微鏡(Leica 13395H2X) 進行觀察和鱗徑測量,年輪特征的辨識參照袁傳宓等[9]的描述,用Cannon IXUS 860 IS數碼相機對鱗片進行拍照。每尾魚樣觀測3~5枚鱗片。
1.3數據分析
采用不同函數擬合湖鱭個體體長與鱗徑之間的關系,選擇適合湖鱭的推算公式。將推算體長與實測體長進行比較[10]。數據處理與分析采用Excel軟件和SPSS 14.0 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
2結果與分析
2.1湖鱭種群的年齡組成
湖鱭的鱗片屬圓鱗,薄而透明。鱗片上的年輪主要出現于前區和兩個側區,后區環片退化,有許多網狀溝。采用鱗片對湖鱭個體進行年齡鑒定。結果表明,湖鱭種群由4個年齡級組成(表1),其中以Ⅰ齡和Ⅱ齡為主,占總樣本數的880%,Ⅲ齡和Ⅳ齡組個體僅占總樣本數的12.0%。根據湖鱭體長資料,繪出體長分布曲線圖(圖1)。將所有魚樣的體長分布與湖鱭各年齡組的體長分布進行對比,結果發現其峰值與鱗片年齡鑒定的體長分布基本吻合。
表1湖鱭種群的年齡組成
年齡1樣本數(尾)1平均體長(mm)Ⅰ1241125.8 Ⅱ1641152.9 Ⅲ1101183.5 Ⅳ121214
2.2體長與鱗徑的關系
魚類的生長與年齡有著密切的關系,在一定的年齡范圍內,當體長增長時,鱗片也相應增大。采用直線函數、冪函數和二次函數擬合湖鱭個體體長(L)與鱗片鱗徑(R)之間的關系,結果(表2)表明,3種擬合方程的相關系數非常接近,其中以直線函數較符合鱗片的生長規律,因而采用直線方程進行擬合。
2.3湖鱭的體長生長
對各年齡組間湖鱭體長進行了統計分析,結果發現各年齡組間湖鱭的體長均存在顯著差異(P<0.05),表明湖鱭從Ⅰ齡至Ⅳ齡均處于生長狀態。分別計算各齡組鱗片第一輪距的平均值,統計分析結果顯示各齡組間第一輪距均無顯著差異(P<005),表明第一輪距無明顯李氏現象(Lees phenomenon),因此無需進行校正。 依據體長與鱗徑的直線函數推算的平均體長略小于以各年輪剛形成時的實測體長,隨著年齡的增大,兩者間的差異逐漸減小,實測體長與推算體長間差異不顯著(P>0.05)。采用推算體長分析湖鱭各階段的生長特點,結果也發現,湖鱭在4個年齡組中均持續生長,但增長率和生長指標隨著年齡的增大而降低,體長的增長率以Ⅱ齡魚最高,之后逐漸降低(表3)。
3討論
魚類的年齡和生長是漁業資源重要的研究內容之一。年齡的有效鑒定是研究魚類生物學和生態學特性的基礎,也是分析評價魚類種群數量變動趨勢的基本依據[11]。鱗片廣泛用于魚類的年齡鑒定,魚類鱗片上的年輪標志是以環片的生長和排列為基礎。湖鱭的鱗片屬圓鱗,鱗片上的年輪主要出現于前區和兩個側區,鱗片上的年輪標志主要由切割和碎裂紋構成,根據湖鱭鱗片可有效地鑒定湖鱭的年齡,與袁傳宓等[9]對長江刀鱭的研究結果一致。湖鱭鱗片生長速度和體長增長關系基本滿足直線函數,因而可有效地進行體長推算。本研究發現湖鱭群體年齡結構較簡單,Ⅰ齡和Ⅱ齡個體數量占顯著優勢。高強度的持續捕撈可能是種群低齡化的主要原因[12]。湖鱭壽命較短,最大不超過6冬齡[9]。研究結果表明2 齡期以前,魚的體長與體質量相對增長率較大,為生長快速階段,3 齡以后則進入緩慢生長階段[13]。本研究也發現湖鱭在4個年齡組中均持續生長,湖鱭的體長生長速度隨年齡增長而遞減,但Ⅰ~Ⅱ齡體長相對增長率和生長指標高于后兩組年齡段,為快速生長階段,Ⅲ齡以后體長增長率下降。與太湖中湖鱭同齡魚實測體長[13]進行對比,結果發現本研究中除Ⅰ齡魚外,其他年齡組推算體長與實測體長差異較小。逐年捕撈壓力的增強可能是種群小型化的重要因素[5-6]。通過仔細分析年齡和生長的準確信息,將有助于預測魚類的資源變動和判定捕撈的強度[11],依據湖鱭的生長規律,可確定合理捕撈的時間應是2 齡以后。
參考文獻:
[1]Campana S E. Accuracy,precision and quality control in age determination,including a review of the use and abuse of age validation methods[J]. Journal of Fish Biology,2001,59(2):197-242.
[2]李強,胡繼飛,藍昭軍,等. 利用魚類鈣化組織鑒定年齡的方法[J]. 生物學教學,2010,35(6):51-52.
[3]朱松泉. 中國淡水魚類檢索[M]. 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
[4]劉恩生,劉正文,陳偉民,等. 太湖湖鱭漁獲量變化與生物環境間相互關系[J]. 湖泊科學,2005,17(4):340-345.
[5]袁傳宓. 長江中下游刀鱭資源和種群組成變動狀況及其原因[J]. 動物學雜志,1988,23(3):12-15.
[6]張敏瑩,徐東坡,劉凱,等. 長江下游刀鱭生物學及最大持續產量研究[J]. 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05,14(6):694-698.
[7]劉凱,段金榮,徐東坡,等. 長江下游產卵期鳳鱭、刀鱭和湖鱭肌肉生化成分及能量密度[J]. 動物學雜志,2009,44(4):118-124.
[8]唐渝. 太湖湖鱭種群數量變動及合理利用的研究[J]. 水產學報,1987,1(1):61-73.
[9]袁傳宓,林金榜,劉仁華,等. 刀鱭的年齡和生長[J]. 水生生物學集刊,1978,6(3):285-298.
[10]Johal M S,Esmaeili H R,Tandon K K. A comparison of back-calculated lengths of Silver carp derived from bony structures[J]. Journal of Fish Biology,2001,59(6):1483-1493.
[11]殷名稱. 魚類生態學[M]. 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3.
[12]劉恩生,鮑傳和,萬全. 太湖湖鱭漁獲量及年齡結構變化與環境間的相互關系[J]. 水產學報,2008,32(2):229-235.
[13]孫雪興,仇延舫. 太湖湖鱭年齡與生長的研究[J]. 海洋與湖沼,1987,18(1):39-47.王洪波,陳美霞,趙從凱,等. 蟹味菇液體發酵條件初探[J]. 江蘇農業科學,2014,42(1):206-208.
參考文獻:
[1]Campana S E. Accuracy,precision and quality control in age determination,including a review of the use and abuse of age validation methods[J]. Journal of Fish Biology,2001,59(2):197-242.
[2]李強,胡繼飛,藍昭軍,等. 利用魚類鈣化組織鑒定年齡的方法[J]. 生物學教學,2010,35(6):51-52.
[3]朱松泉. 中國淡水魚類檢索[M]. 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
[4]劉恩生,劉正文,陳偉民,等. 太湖湖鱭漁獲量變化與生物環境間相互關系[J]. 湖泊科學,2005,17(4):340-345.
[5]袁傳宓. 長江中下游刀鱭資源和種群組成變動狀況及其原因[J]. 動物學雜志,1988,23(3):12-15.
[6]張敏瑩,徐東坡,劉凱,等. 長江下游刀鱭生物學及最大持續產量研究[J]. 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05,14(6):694-698.
[7]劉凱,段金榮,徐東坡,等. 長江下游產卵期鳳鱭、刀鱭和湖鱭肌肉生化成分及能量密度[J]. 動物學雜志,2009,44(4):118-124.
[8]唐渝. 太湖湖鱭種群數量變動及合理利用的研究[J]. 水產學報,1987,1(1):61-73.
[9]袁傳宓,林金榜,劉仁華,等. 刀鱭的年齡和生長[J]. 水生生物學集刊,1978,6(3):285-298.
[10]Johal M S,Esmaeili H R,Tandon K K. A comparison of back-calculated lengths of Silver carp derived from bony structures[J]. Journal of Fish Biology,2001,59(6):1483-1493.
[11]殷名稱. 魚類生態學[M]. 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3.
[12]劉恩生,鮑傳和,萬全. 太湖湖鱭漁獲量及年齡結構變化與環境間的相互關系[J]. 水產學報,2008,32(2):229-235.
[13]孫雪興,仇延舫. 太湖湖鱭年齡與生長的研究[J]. 海洋與湖沼,1987,18(1):39-47.王洪波,陳美霞,趙從凱,等. 蟹味菇液體發酵條件初探[J]. 江蘇農業科學,2014,42(1):206-208.
參考文獻:
[1]Campana S E. Accuracy,precision and quality control in age determination,including a review of the use and abuse of age validation methods[J]. Journal of Fish Biology,2001,59(2):197-242.
[2]李強,胡繼飛,藍昭軍,等. 利用魚類鈣化組織鑒定年齡的方法[J]. 生物學教學,2010,35(6):51-52.
[3]朱松泉. 中國淡水魚類檢索[M]. 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
[4]劉恩生,劉正文,陳偉民,等. 太湖湖鱭漁獲量變化與生物環境間相互關系[J]. 湖泊科學,2005,17(4):340-345.
[5]袁傳宓. 長江中下游刀鱭資源和種群組成變動狀況及其原因[J]. 動物學雜志,1988,23(3):12-15.
[6]張敏瑩,徐東坡,劉凱,等. 長江下游刀鱭生物學及最大持續產量研究[J]. 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05,14(6):694-698.
[7]劉凱,段金榮,徐東坡,等. 長江下游產卵期鳳鱭、刀鱭和湖鱭肌肉生化成分及能量密度[J]. 動物學雜志,2009,44(4):118-124.
[8]唐渝. 太湖湖鱭種群數量變動及合理利用的研究[J]. 水產學報,1987,1(1):61-73.
[9]袁傳宓,林金榜,劉仁華,等. 刀鱭的年齡和生長[J]. 水生生物學集刊,1978,6(3):285-298.
[10]Johal M S,Esmaeili H R,Tandon K K. A comparison of back-calculated lengths of Silver carp derived from bony structures[J]. Journal of Fish Biology,2001,59(6):1483-1493.
[11]殷名稱. 魚類生態學[M]. 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3.
[12]劉恩生,鮑傳和,萬全. 太湖湖鱭漁獲量及年齡結構變化與環境間的相互關系[J]. 水產學報,2008,32(2):229-235.
[13]孫雪興,仇延舫. 太湖湖鱭年齡與生長的研究[J]. 海洋與湖沼,1987,18(1):39-47.王洪波,陳美霞,趙從凱,等. 蟹味菇液體發酵條件初探[J]. 江蘇農業科學,2014,42(1):206-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