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郁爾 鄭金生 張正球 逄孝云 羅擁兵
摘要:以物聯網技術為基礎,以在線實時管理為目標,設計并完成蝴蝶蘭生產測控系統,可對蝴蝶蘭生長所需的環境因子進行動態調控。實際應用效果表明:蝴蝶蘭生產測控系統數據采集、傳輸、分析可靠,可根據苗株規格控制溫室溫度,能自動執行糾偏功能、減少人工成本、降低病蟲害發生率。
關鍵詞:物聯網;蝴蝶蘭;環境控制;測控系統
中圖分類號: S126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2-1302(2014)01-0369-02
收稿日期:2013-05-27
基金項目:江蘇省農業三新工程(編號:SXGC[2012]167)。
作者簡介:范郁爾(1975—),男,江蘇灌云人,高級農藝師,從事農業信息化研究。Tel:(0518)86090572;E-mail:lygfye@163.com。
通信作者:鄭金生,農藝師,從事設施花卉研究。Tel:(0518)86090572。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被稱為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后,信息產業的第3次浪潮。物聯網技術主要應用紅外感受器、射頻識別技術、全球定位系統等,將物品與互聯網連接,完成信息交換與通信過程,支持智能化識別、跟蹤、定位、管理等。企業利用傳感器在田間地頭設置檢測網絡系統,對環境、動植物生長狀況等進行實時監測,使得動植物生產過程始終處于可控狀態,保證生產過程、產品的穩定性。物聯網能夠降低勞動力成本[1]。花卉產業是極具發展活力的產業之一[2]。蝴蝶蘭因獨具特色、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高而被稱為“農業中的IT產業”。大力發展蝴蝶蘭產業,對于促進地方經濟快速發展、提高人們物質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義。蝴蝶蘭生產具有高投入、高產出特征,與其他花卉相比,受到自然條件的制約更多,對設施栽培技術的依賴性更大[3]。蝴蝶蘭生產測控系統建立在蝴蝶蘭生產標準化、信息化基礎上。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先進的傳感器、電子攝像儀、顯示控制儀等電子儀器,將蝴蝶蘭生長狀態、環境、工藝參數以數據、圖像形式通過數據線集成匯總到監控中心,使管理人員能隨時了解生產全過程,當現場出現異常或工藝參數出現偏離時能及時予以排除、解決,達到控制生產全過程、提高生產效率的目的。研究并推廣應用生產測控系統將成為我國未來蝴蝶蘭生產發展的重要方向。本研究以物聯網技術為基礎,以在線實時管理為目標,研究蝴蝶蘭生產測控系統,分析蝴蝶蘭最佳生長環境參數,做到實時測控、可視化操作,減少人為影響,提高蝴蝶蘭生產的品質、效益。
1系統設計與構建
1.1目標定位
基于物聯網技術的蝴蝶蘭生產測控系統由視頻監控系統、環境數據采集系統、網絡數據傳輸系統、中央控制系統、專家數據系統、執行系統等組成。該系統的最終目標是提供蝴蝶蘭生長的最佳環境因子,合理精確地調控生長條件,減少人為調控的誤差,科學、經濟、高效地利用培養倉,達到最佳調控效果,以更低的成本生產出更優質的產品(圖1)。
1.2功能定位
該系統的主要功能是在物聯網數據快速傳輸基礎上,依據蝴蝶蘭生長習性,模擬蝴蝶蘭生長所需的最佳環境,并能根據蝴蝶蘭不同生長階段所需環境因子的不同進行實時測控,為蝴蝶蘭規模化生產提供準確、便捷、即時的信息[4]。該系統具有如下功能:
1.2.1數據支持功能目前我國蝴蝶蘭生產處于起步階段[5]。加快構建并完善蝴蝶蘭環境因子數據庫已成為蝴蝶蘭標準化生產的重要支撐,數據庫包括蝴蝶蘭生長習性數據、培養倉最佳環境數據、外界環境數據等。
1.2.2決策支持功能系統通過物聯網實現實時監測,對比培養倉的環境,協助技術人員確定最佳環境。同時實時調節蝴蝶蘭生長環境,對單個培養倉進行監測、支持多個培養倉的控制決策。
1.2.3數據獲取功能系統具有數據輸入接口,獲取的數據主要包括蝴蝶蘭生長習性數據,溫度、濕度、CO2濃度等培養倉環境數據,氣溫、風向、相對濕度等外界環境數據。
1.2.4數據存儲、分析功能系統在獲取蝴蝶蘭不同生長階段所需要的環境參數的同時,對這些參數進行存儲匯總,并總結規律,進而實現決策支持系統相應知識庫動態更新。在采集海量數據的基礎上,重點對比、研究、歸納最佳環境狀態特征,為進一步完善專家系統提供參考。
1.2.5輔助支持模塊該模塊主要負責對系統設備進行經濟性、安全性、效果評價,提供專家咨詢,數據查詢,打印圖表、文檔等。
1.3系統構建
基于物聯網技術的蝴蝶蘭生產測控系統包括系統登錄模塊、中央控制系統、數據庫系統、人機交互系統等[6](圖2)。
1.3.1系統登錄模塊普通用戶直接登錄系統。管理員及專家設置登錄權限,若用戶名與密碼一致,則允許進入系統,否則彈出警告對話框并提示信息錯誤。
1.3.2數據庫系統數據庫系統包括蝴蝶蘭生長習性數據、培養倉最佳環境數據、外界環境數據等。考慮到各個不同功能模塊間數據的相對獨立性及所有功能模塊間的數據共享性,將各模塊通過數據交換器匯總到監控主機上,實現了系統聯機控制、多頻顯示(圖3)。
1.3.3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測控系統工作原理單個或多個溫室中各種傳感器實時、精確監測環境,且將監測數據通過移動通信網絡、互聯網等遠程傳輸到中央控制系統。中央控制系統將對現場環境進行分析,根據專家決策系統中的理想環境指標對現場的環境參數進行決策,并通過執行機構進行調控,實現環境調控自動化、智能化。
2測控系統診斷與決策
根據蝴蝶蘭不同生長階段特性以及溫室內外環境參數如溫度、濕度、CO2濃度等通過傳感器實時監測培養倉環境,將監測數據通過網絡上傳至控制中心,計算蝴蝶蘭不同生長所需的最佳環境參數,依據蝴蝶蘭不同生長階段允許環境參數上下限,實現自動監控環境,同時快速糾正偏離參數,并利用事例庫模型確定相應設備及工作時間,糾偏相應數值,自動作出診斷、決策(圖4)[7]。
3應用
在江蘇省連云港市振興花卉有限公司1 hm2連棟智能溫室中采用基于物聯網技術的蝴蝶蘭生產測控系統進行試驗,
該系統為蝴蝶蘭生產提供精準的生長環境,并按蝴蝶蘭不同生長階段所需的環境參數提供智能決策支持,保證產品質量。由表1可知,蝴蝶蘭生產測控系統數據采集、傳輸、分析可靠,可根據苗株規格控制溫室溫度,能自動執行糾偏功能、減少人工成本、降低病蟲害發生率、增加經濟效益。
4結論
基于物聯網信息技術的中央測控平臺推進了蝴蝶蘭生產信息化、智能化,是實現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生產的重要一環,對于我國實現農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李圣華,柯華. 智能農業管理軟件系統設計[J]. 科技廣場,2012(4):75-78.
[2]鄭楚明,李冠偉,鄭樹周. 我國蝴蝶蘭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安徽農學通報,2007,13(17):75-76,43.
[3]王風云,封文杰,趙一民. 蝴蝶蘭設施栽培測控系統的研發[J]. 山東農業科學,2007(1):33-36.
[4]陳一飛. 農業復雜大系統的智能控制與農業物聯網關系探討[J]. 農業網絡信息,2012(2):8-12.
[5]王俊,楊書才,楊錄軍,等. 鄭州市蝴蝶蘭產業現狀、存在問題及發展建議[J]. 河南農業科學,2011,40(12):17-19.
[6]李志宇. 物聯網技術研究進展[J]. 計算機測量與控制,2012,20(6):1445-1448,1451.
[7]柳平增,畢樹生,薛新宇,等. 基于物聯網的農業生產過程智能控制系統研究[J]. 計算機測量與控制,2011,19(9):2154-2156.趙輝,劉文明,岳有軍,等. 一種新的去噪算法在農作物圖像處理中的應用[J]. 江蘇農業科學,2014,42(1):371-373.endprint
摘要:以物聯網技術為基礎,以在線實時管理為目標,設計并完成蝴蝶蘭生產測控系統,可對蝴蝶蘭生長所需的環境因子進行動態調控。實際應用效果表明:蝴蝶蘭生產測控系統數據采集、傳輸、分析可靠,可根據苗株規格控制溫室溫度,能自動執行糾偏功能、減少人工成本、降低病蟲害發生率。
關鍵詞:物聯網;蝴蝶蘭;環境控制;測控系統
中圖分類號: S126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2-1302(2014)01-0369-02
收稿日期:2013-05-27
基金項目:江蘇省農業三新工程(編號:SXGC[2012]167)。
作者簡介:范郁爾(1975—),男,江蘇灌云人,高級農藝師,從事農業信息化研究。Tel:(0518)86090572;E-mail:lygfye@163.com。
通信作者:鄭金生,農藝師,從事設施花卉研究。Tel:(0518)86090572。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被稱為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后,信息產業的第3次浪潮。物聯網技術主要應用紅外感受器、射頻識別技術、全球定位系統等,將物品與互聯網連接,完成信息交換與通信過程,支持智能化識別、跟蹤、定位、管理等。企業利用傳感器在田間地頭設置檢測網絡系統,對環境、動植物生長狀況等進行實時監測,使得動植物生產過程始終處于可控狀態,保證生產過程、產品的穩定性。物聯網能夠降低勞動力成本[1]。花卉產業是極具發展活力的產業之一[2]。蝴蝶蘭因獨具特色、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高而被稱為“農業中的IT產業”。大力發展蝴蝶蘭產業,對于促進地方經濟快速發展、提高人們物質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義。蝴蝶蘭生產具有高投入、高產出特征,與其他花卉相比,受到自然條件的制約更多,對設施栽培技術的依賴性更大[3]。蝴蝶蘭生產測控系統建立在蝴蝶蘭生產標準化、信息化基礎上。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先進的傳感器、電子攝像儀、顯示控制儀等電子儀器,將蝴蝶蘭生長狀態、環境、工藝參數以數據、圖像形式通過數據線集成匯總到監控中心,使管理人員能隨時了解生產全過程,當現場出現異常或工藝參數出現偏離時能及時予以排除、解決,達到控制生產全過程、提高生產效率的目的。研究并推廣應用生產測控系統將成為我國未來蝴蝶蘭生產發展的重要方向。本研究以物聯網技術為基礎,以在線實時管理為目標,研究蝴蝶蘭生產測控系統,分析蝴蝶蘭最佳生長環境參數,做到實時測控、可視化操作,減少人為影響,提高蝴蝶蘭生產的品質、效益。
1系統設計與構建
1.1目標定位
基于物聯網技術的蝴蝶蘭生產測控系統由視頻監控系統、環境數據采集系統、網絡數據傳輸系統、中央控制系統、專家數據系統、執行系統等組成。該系統的最終目標是提供蝴蝶蘭生長的最佳環境因子,合理精確地調控生長條件,減少人為調控的誤差,科學、經濟、高效地利用培養倉,達到最佳調控效果,以更低的成本生產出更優質的產品(圖1)。
1.2功能定位
該系統的主要功能是在物聯網數據快速傳輸基礎上,依據蝴蝶蘭生長習性,模擬蝴蝶蘭生長所需的最佳環境,并能根據蝴蝶蘭不同生長階段所需環境因子的不同進行實時測控,為蝴蝶蘭規模化生產提供準確、便捷、即時的信息[4]。該系統具有如下功能:
1.2.1數據支持功能目前我國蝴蝶蘭生產處于起步階段[5]。加快構建并完善蝴蝶蘭環境因子數據庫已成為蝴蝶蘭標準化生產的重要支撐,數據庫包括蝴蝶蘭生長習性數據、培養倉最佳環境數據、外界環境數據等。
1.2.2決策支持功能系統通過物聯網實現實時監測,對比培養倉的環境,協助技術人員確定最佳環境。同時實時調節蝴蝶蘭生長環境,對單個培養倉進行監測、支持多個培養倉的控制決策。
1.2.3數據獲取功能系統具有數據輸入接口,獲取的數據主要包括蝴蝶蘭生長習性數據,溫度、濕度、CO2濃度等培養倉環境數據,氣溫、風向、相對濕度等外界環境數據。
1.2.4數據存儲、分析功能系統在獲取蝴蝶蘭不同生長階段所需要的環境參數的同時,對這些參數進行存儲匯總,并總結規律,進而實現決策支持系統相應知識庫動態更新。在采集海量數據的基礎上,重點對比、研究、歸納最佳環境狀態特征,為進一步完善專家系統提供參考。
1.2.5輔助支持模塊該模塊主要負責對系統設備進行經濟性、安全性、效果評價,提供專家咨詢,數據查詢,打印圖表、文檔等。
1.3系統構建
基于物聯網技術的蝴蝶蘭生產測控系統包括系統登錄模塊、中央控制系統、數據庫系統、人機交互系統等[6](圖2)。
1.3.1系統登錄模塊普通用戶直接登錄系統。管理員及專家設置登錄權限,若用戶名與密碼一致,則允許進入系統,否則彈出警告對話框并提示信息錯誤。
1.3.2數據庫系統數據庫系統包括蝴蝶蘭生長習性數據、培養倉最佳環境數據、外界環境數據等。考慮到各個不同功能模塊間數據的相對獨立性及所有功能模塊間的數據共享性,將各模塊通過數據交換器匯總到監控主機上,實現了系統聯機控制、多頻顯示(圖3)。
1.3.3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測控系統工作原理單個或多個溫室中各種傳感器實時、精確監測環境,且將監測數據通過移動通信網絡、互聯網等遠程傳輸到中央控制系統。中央控制系統將對現場環境進行分析,根據專家決策系統中的理想環境指標對現場的環境參數進行決策,并通過執行機構進行調控,實現環境調控自動化、智能化。
2測控系統診斷與決策
根據蝴蝶蘭不同生長階段特性以及溫室內外環境參數如溫度、濕度、CO2濃度等通過傳感器實時監測培養倉環境,將監測數據通過網絡上傳至控制中心,計算蝴蝶蘭不同生長所需的最佳環境參數,依據蝴蝶蘭不同生長階段允許環境參數上下限,實現自動監控環境,同時快速糾正偏離參數,并利用事例庫模型確定相應設備及工作時間,糾偏相應數值,自動作出診斷、決策(圖4)[7]。
3應用
在江蘇省連云港市振興花卉有限公司1 hm2連棟智能溫室中采用基于物聯網技術的蝴蝶蘭生產測控系統進行試驗,
該系統為蝴蝶蘭生產提供精準的生長環境,并按蝴蝶蘭不同生長階段所需的環境參數提供智能決策支持,保證產品質量。由表1可知,蝴蝶蘭生產測控系統數據采集、傳輸、分析可靠,可根據苗株規格控制溫室溫度,能自動執行糾偏功能、減少人工成本、降低病蟲害發生率、增加經濟效益。
4結論
基于物聯網信息技術的中央測控平臺推進了蝴蝶蘭生產信息化、智能化,是實現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生產的重要一環,對于我國實現農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李圣華,柯華. 智能農業管理軟件系統設計[J]. 科技廣場,2012(4):75-78.
[2]鄭楚明,李冠偉,鄭樹周. 我國蝴蝶蘭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安徽農學通報,2007,13(17):75-76,43.
[3]王風云,封文杰,趙一民. 蝴蝶蘭設施栽培測控系統的研發[J]. 山東農業科學,2007(1):33-36.
[4]陳一飛. 農業復雜大系統的智能控制與農業物聯網關系探討[J]. 農業網絡信息,2012(2):8-12.
[5]王俊,楊書才,楊錄軍,等. 鄭州市蝴蝶蘭產業現狀、存在問題及發展建議[J]. 河南農業科學,2011,40(12):17-19.
[6]李志宇. 物聯網技術研究進展[J]. 計算機測量與控制,2012,20(6):1445-1448,1451.
[7]柳平增,畢樹生,薛新宇,等. 基于物聯網的農業生產過程智能控制系統研究[J]. 計算機測量與控制,2011,19(9):2154-2156.趙輝,劉文明,岳有軍,等. 一種新的去噪算法在農作物圖像處理中的應用[J]. 江蘇農業科學,2014,42(1):371-373.endprint
摘要:以物聯網技術為基礎,以在線實時管理為目標,設計并完成蝴蝶蘭生產測控系統,可對蝴蝶蘭生長所需的環境因子進行動態調控。實際應用效果表明:蝴蝶蘭生產測控系統數據采集、傳輸、分析可靠,可根據苗株規格控制溫室溫度,能自動執行糾偏功能、減少人工成本、降低病蟲害發生率。
關鍵詞:物聯網;蝴蝶蘭;環境控制;測控系統
中圖分類號: S126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2-1302(2014)01-0369-02
收稿日期:2013-05-27
基金項目:江蘇省農業三新工程(編號:SXGC[2012]167)。
作者簡介:范郁爾(1975—),男,江蘇灌云人,高級農藝師,從事農業信息化研究。Tel:(0518)86090572;E-mail:lygfye@163.com。
通信作者:鄭金生,農藝師,從事設施花卉研究。Tel:(0518)86090572。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被稱為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后,信息產業的第3次浪潮。物聯網技術主要應用紅外感受器、射頻識別技術、全球定位系統等,將物品與互聯網連接,完成信息交換與通信過程,支持智能化識別、跟蹤、定位、管理等。企業利用傳感器在田間地頭設置檢測網絡系統,對環境、動植物生長狀況等進行實時監測,使得動植物生產過程始終處于可控狀態,保證生產過程、產品的穩定性。物聯網能夠降低勞動力成本[1]。花卉產業是極具發展活力的產業之一[2]。蝴蝶蘭因獨具特色、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高而被稱為“農業中的IT產業”。大力發展蝴蝶蘭產業,對于促進地方經濟快速發展、提高人們物質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義。蝴蝶蘭生產具有高投入、高產出特征,與其他花卉相比,受到自然條件的制約更多,對設施栽培技術的依賴性更大[3]。蝴蝶蘭生產測控系統建立在蝴蝶蘭生產標準化、信息化基礎上。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先進的傳感器、電子攝像儀、顯示控制儀等電子儀器,將蝴蝶蘭生長狀態、環境、工藝參數以數據、圖像形式通過數據線集成匯總到監控中心,使管理人員能隨時了解生產全過程,當現場出現異常或工藝參數出現偏離時能及時予以排除、解決,達到控制生產全過程、提高生產效率的目的。研究并推廣應用生產測控系統將成為我國未來蝴蝶蘭生產發展的重要方向。本研究以物聯網技術為基礎,以在線實時管理為目標,研究蝴蝶蘭生產測控系統,分析蝴蝶蘭最佳生長環境參數,做到實時測控、可視化操作,減少人為影響,提高蝴蝶蘭生產的品質、效益。
1系統設計與構建
1.1目標定位
基于物聯網技術的蝴蝶蘭生產測控系統由視頻監控系統、環境數據采集系統、網絡數據傳輸系統、中央控制系統、專家數據系統、執行系統等組成。該系統的最終目標是提供蝴蝶蘭生長的最佳環境因子,合理精確地調控生長條件,減少人為調控的誤差,科學、經濟、高效地利用培養倉,達到最佳調控效果,以更低的成本生產出更優質的產品(圖1)。
1.2功能定位
該系統的主要功能是在物聯網數據快速傳輸基礎上,依據蝴蝶蘭生長習性,模擬蝴蝶蘭生長所需的最佳環境,并能根據蝴蝶蘭不同生長階段所需環境因子的不同進行實時測控,為蝴蝶蘭規模化生產提供準確、便捷、即時的信息[4]。該系統具有如下功能:
1.2.1數據支持功能目前我國蝴蝶蘭生產處于起步階段[5]。加快構建并完善蝴蝶蘭環境因子數據庫已成為蝴蝶蘭標準化生產的重要支撐,數據庫包括蝴蝶蘭生長習性數據、培養倉最佳環境數據、外界環境數據等。
1.2.2決策支持功能系統通過物聯網實現實時監測,對比培養倉的環境,協助技術人員確定最佳環境。同時實時調節蝴蝶蘭生長環境,對單個培養倉進行監測、支持多個培養倉的控制決策。
1.2.3數據獲取功能系統具有數據輸入接口,獲取的數據主要包括蝴蝶蘭生長習性數據,溫度、濕度、CO2濃度等培養倉環境數據,氣溫、風向、相對濕度等外界環境數據。
1.2.4數據存儲、分析功能系統在獲取蝴蝶蘭不同生長階段所需要的環境參數的同時,對這些參數進行存儲匯總,并總結規律,進而實現決策支持系統相應知識庫動態更新。在采集海量數據的基礎上,重點對比、研究、歸納最佳環境狀態特征,為進一步完善專家系統提供參考。
1.2.5輔助支持模塊該模塊主要負責對系統設備進行經濟性、安全性、效果評價,提供專家咨詢,數據查詢,打印圖表、文檔等。
1.3系統構建
基于物聯網技術的蝴蝶蘭生產測控系統包括系統登錄模塊、中央控制系統、數據庫系統、人機交互系統等[6](圖2)。
1.3.1系統登錄模塊普通用戶直接登錄系統。管理員及專家設置登錄權限,若用戶名與密碼一致,則允許進入系統,否則彈出警告對話框并提示信息錯誤。
1.3.2數據庫系統數據庫系統包括蝴蝶蘭生長習性數據、培養倉最佳環境數據、外界環境數據等。考慮到各個不同功能模塊間數據的相對獨立性及所有功能模塊間的數據共享性,將各模塊通過數據交換器匯總到監控主機上,實現了系統聯機控制、多頻顯示(圖3)。
1.3.3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測控系統工作原理單個或多個溫室中各種傳感器實時、精確監測環境,且將監測數據通過移動通信網絡、互聯網等遠程傳輸到中央控制系統。中央控制系統將對現場環境進行分析,根據專家決策系統中的理想環境指標對現場的環境參數進行決策,并通過執行機構進行調控,實現環境調控自動化、智能化。
2測控系統診斷與決策
根據蝴蝶蘭不同生長階段特性以及溫室內外環境參數如溫度、濕度、CO2濃度等通過傳感器實時監測培養倉環境,將監測數據通過網絡上傳至控制中心,計算蝴蝶蘭不同生長所需的最佳環境參數,依據蝴蝶蘭不同生長階段允許環境參數上下限,實現自動監控環境,同時快速糾正偏離參數,并利用事例庫模型確定相應設備及工作時間,糾偏相應數值,自動作出診斷、決策(圖4)[7]。
3應用
在江蘇省連云港市振興花卉有限公司1 hm2連棟智能溫室中采用基于物聯網技術的蝴蝶蘭生產測控系統進行試驗,
該系統為蝴蝶蘭生產提供精準的生長環境,并按蝴蝶蘭不同生長階段所需的環境參數提供智能決策支持,保證產品質量。由表1可知,蝴蝶蘭生產測控系統數據采集、傳輸、分析可靠,可根據苗株規格控制溫室溫度,能自動執行糾偏功能、減少人工成本、降低病蟲害發生率、增加經濟效益。
4結論
基于物聯網信息技術的中央測控平臺推進了蝴蝶蘭生產信息化、智能化,是實現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生產的重要一環,對于我國實現農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李圣華,柯華. 智能農業管理軟件系統設計[J]. 科技廣場,2012(4):75-78.
[2]鄭楚明,李冠偉,鄭樹周. 我國蝴蝶蘭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安徽農學通報,2007,13(17):75-76,43.
[3]王風云,封文杰,趙一民. 蝴蝶蘭設施栽培測控系統的研發[J]. 山東農業科學,2007(1):33-36.
[4]陳一飛. 農業復雜大系統的智能控制與農業物聯網關系探討[J]. 農業網絡信息,2012(2):8-12.
[5]王俊,楊書才,楊錄軍,等. 鄭州市蝴蝶蘭產業現狀、存在問題及發展建議[J]. 河南農業科學,2011,40(12):17-19.
[6]李志宇. 物聯網技術研究進展[J]. 計算機測量與控制,2012,20(6):1445-1448,1451.
[7]柳平增,畢樹生,薛新宇,等. 基于物聯網的農業生產過程智能控制系統研究[J]. 計算機測量與控制,2011,19(9):2154-2156.趙輝,劉文明,岳有軍,等. 一種新的去噪算法在農作物圖像處理中的應用[J]. 江蘇農業科學,2014,42(1):371-37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