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子首
《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前言中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化學課程是科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應體現啟蒙性和基礎性?!薄笆姑恳粋€學生以愉快的心情去學習生動有趣的化學”“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平等的學習機會”“為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提供多樣化的學習評價方式”“義務教育階段的化學教育,不僅要引導學生更全面地認識物質世界的變化規律,而且要有助于學生更好地適應現代社會生活,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促進學生在德、智、體、美諸方面都得到良好的發展?!钡?。這些基本理念為我們對新課程的研究與實施提供了可操作的依據,下面就本人在近幾年的化學教育教學過程中使用新教材進行教學的情況談幾點體會。
一、新課程教師必須更新教育理念
傳統的教育理念在實施新課程的過程中已經遠遠不夠了,作為教師,在積極地參與課程改革的同時,應及時對教育觀念、教學過程進行反思,重新審視自身的教育理念,以適應新課程目標的要求。傳統的教師角色主要以傳授課本知識為中心,以掌握知識的多少為主要目的,體現在教學上以死記硬背為主要的學習方法,導致“題?!睉鹦g和“填鴨式”教學方法的盛行,以分數的高低作為衡量學生是否成才的標準。
為了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的精神,首先就要求教師切實更新教育思想、轉變教育觀念。更新教育觀念,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前提條件。新課程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平等的學習機會,為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提供多樣化的學習評價方式。而新課程的教學是為了使每一個學生以愉快的心情去學習生動有趣的化學,激勵學生積極探究化學變化的奧秘,增強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學好化學的自信心,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樹立為民族復興和社會進步而勤奮學習的志向。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與學生共同探討問題,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啟發學生,與學生一道開拓創新,尋求真理,最終由學生自己獲得解決問題的答案。這就體現了在新課程體系下,教師要重建和諧的、民主的、平等的師生關系,從而從根本上轉變教師的傳統教學理念。
二、增強現行教材的實驗探究性,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現行教材倡導將科學探究作為課程改革的突破口,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新意識,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使獲得化學知識和技能的過程也成為理解化學、進行科學探究、聯系社會生活實際和形成科學價值觀的過程。要使學生在科學探究中學習、成長,化學教師就要引導學生進行科學探究。在引導學生探究的過程中,化學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在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環節中,培養他們的科學探究能力??茖W探究能力是科學探究活動的基礎、精髓。如果沒有科學探究能力,學生在以后的學習和工作中,就不會用科學探究的方法學習知識、解決問題?,F行教材把一些演示實驗改為邊講邊實驗,將驗證性實驗改為探索性實驗。由于初中生掌握的化學知識和技能的限制,沒有真正發揮驗證性實驗的作用,容易造成學生不能正確認識科學的研究方法。所以,改進驗證性實驗,強化探索、研究性實驗是非常有必要的。把驗證性實驗改為探究性實驗,形成以探究活動為主的學習形式。經過學生親自參與、觀察實驗現象,從觀察中得以思考與分析,達到探究的目的,又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三、結合教材內容進行環保教育,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科學技術的發展改善了人類的物質生活條件,也對環境造成了污染。學習化學的目的之一是用化學知識進行環境治理。在教學中可以結合空氣、水的污染和防治,水與人類的關系等內容的講授,讓學生了解環境污染的原因及防治污染的知識。此外,在探究實驗活動中,教育學生正確處理廢水、廢氣、廢渣,養成保護環境的良好習慣。同時應讓學生走出課堂,了解我們生活的環境狀況,宣傳保護環境的重要意義,積極參與治理環境的活動,培養學生關心自然、關心社會的情感。新教材中介紹了臭氧層的破壞、酸雨、溫室效應、光化學煙霧、白色垃圾、土壤以及水污染等環境污染問題及其防治。并將“居室中化學污染及防治”“生活中常見污染物和防治污染”放在選學內容中。在化學教學過程中,要將環保教育滲透于平時的教學活動中,強調環境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使學生明白,為了不讓環境污染威脅人類自身的生存,就一定要保護環境,從而使學生深刻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意義,樹立強烈的環境意識。當涉及環保的相關知識時,可適當補充一些內容,介紹一些實例來加深印象,拓寬視野(如,2004年3月四川省資陽市沱江河水污染事件等)。使學生認識事物的兩面性,在理論的基礎上加以實踐,發揚化學有益的精神,造福于社會,才是學習化學、研究化學的目的所在。
四、重視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親身感受,加強化學與生活的聯系
新課程理念提倡從生活走進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學習化學的興趣是學習化學的主要動機之一。因此,應注意通過實驗來反映化學原理和事實。新教材編入了一些儀器簡單、與學生生活聯系緊密并體現環保精神的實驗。例如,編入了“粉塵爆炸實驗、酸雨危害的模擬實驗、溶液的酸堿性對頭發的影響”等實驗。這些實驗簡單易行、現象明顯、說服力強,充分體現了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這一特點。
化學實驗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最佳途徑,科學探究作為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教學中可采用形式多樣的探究活動。如,學習第三單元“自然界的水”后,讓學生走出課堂,調查本地水資源的利用和河水污染情況,深入社會生活實際獲得第一手資料,發現問題后提出解決問題的合理化建議,并寫出調查報告。化學實驗是進行科學探究的主要方式,有利于啟迪學生的科學思維,揭示化學現象的本質。因此,教學中要廣泛開展小制作、小實驗,并開展自制儀器、自制實驗裝置評比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能動性,培養學生關注化學與生活的關系的習慣。
(作者單位 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中和鎮初級中學)
?誗編輯 董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