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征文
現代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學生對某一學科的興趣直接影響著學生對該學科的學習,中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是否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怎樣才能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呢?本文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來談談自己的一些做法,供同行參考。
一、創設好的教學情境,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創設新穎、別致、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以達到激發學生興趣的功效,在課堂上我首先堅決的拋棄那種“一言堂”“滿堂灌”的教學方式,采用因人而異的靈活機動的教學方法,采用生動活潑的形式“邊講邊練,精講精練”用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例如,在同桌之間、小組之間互相比解題速度,比解題的準確性,比解題方法的好壞等等。其次,在課堂上我結合教材安排,分散學生學有困難的內容,把它們分解成幾個層次的內容,低起點,小步子,循序漸進,逐步解決,化大題為小題,各個擊破,力求化難為易的目的,避免學生的畏難情緒,取得較好的效果,最后,我給學生布置作業時,嚴格控制作業量,60%的學生只要求完成基本題即可,有時課堂上完成了的,課后就不再布置作業。而對于40%的學有余力的學生,布置一些稍難的習題,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這樣就使成績優秀的學生有充分練習的機會,成績更加優秀,多數學生也不至于負擔過重,使全體學生都各有所獲,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進步。
二、結合教學內容,增強學生的求知欲望
很多學生都存在一種誤解,認為在實際生活中只要能加減乘除就可以了,數學學習起來枯燥乏味,無實際用處,因此往往放松對數學的學習,而事實上數學知識與生產、生活有著廣泛而密切的聯系,作為教師首先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數學這門學科的重要性,使他們對數學產生興趣有一個思想基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講述數學在生產和生活中的價值和廣泛應用,使學生明白數學是學習和研究現代科學技術必不可少的工具,教學中,教師可根據教材內容,從實際生活中引入課題,比如,在教學《合情推理》,談到歌德巴赫猜想時,可將我國大數學家陳景潤為解決這一問題做到“1+1”這一偉大成就。這樣的再現,會使學生的學習氣氛頓時活躍起來,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同時增強民族的自豪感。在教學“基本不等式的應用”時,可以要求每個學生拿一根定長的鐵絲,要求他們圍成一個面積最大的矩形或扇形。另外,學習內容分層次要求,對優等生加強知識的深度和廣度的訓練,提高綜合知識運用能力;對中等生加強知識的綜合能力的培養,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學困生加強“三基”訓練,使其跟上學習進度,總之,應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獲,共同發展,從而增強全體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欲。例如,求函數的值域問題,要求優生熟練掌握分離系數法、配方法、換元法、判別式法、圖像法、函數單調性法、均值不等式法、反函數的定義域法等,要求中等生重點掌握配方法、換元法、判別式法、函數單調性法、反函數的定義域法等,而學有所困生只要求重點掌握配方法、換元法、函數單調性法等等。
三、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
學生的內心世界豐富多彩,他們渴望真情和愛,有著特強的表現欲和成功欲,尤其是剛剛進入高一的學生,是培養他們數學學習興趣的最佳時期,但此時,他們的學習興趣往往極不穩定,遇到困難時興趣就可能蕩然無存,這時不但影響自己的學習,而且會影響班級整體學習興趣的穩定。所以我在教學中善于“以情動人,以愛動心”,充分了解每一個學生,對他們一視同仁,都一樣的關心,尤其熱心幫助中等生,在學習上采取個別輔導,逐題點撥,談心交流思想,掃除心理障礙,使他們輕裝上陣,在課堂上,適當向他們提較簡單的問題,使他們從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這無疑會使學生學習興趣比較持久地保持穩定,而中等生表現得較為敏感,即使答錯了,也以鼓勵的口吻說:“比以前進步了,希望更加努力?!泵看螁卧獪y驗,期中期末考試一定要找班級排后十位的了解情況,多表揚,少批評,多發現學生的“閃光點”,讓學生真切感覺到你是一位和藹可親的良師益友,親其師才能信其道。
四、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段,營造出獲取知識信息的氛圍
現代教學模式論認為,教學是一種環境或情境的創造,一種好的教學模式,最重要的是能夠創造出激動、高昂、活潑的獲取知識信息的氛圍,使教與學雙方始終處于“活化”狀態,只有這樣才能有助于強化知識信息的相互傳遞。
直觀性教學使學生產生形象思維的源泉,而形象思維帶有強烈的情感色彩。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下,運用多媒體計算機特有的感染力和表現力,直觀生動地對學生的心理進行“催化”,將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我在教學《指數函數》時,先在屏幕上出現了遼闊的草原上有一只兔子,兔子擺動著耳朵。同時話筒提示在非洲的大草原上兔子的繁殖過程,學生一下子被屏幕上的畫面吸引,然后我輕輕地點了一下鼠標,出現了兩只,再點一下出現了四只……這樣繼續下去,最后話筒提示,結果怎樣?學生饒有興趣的回答兔子將成倍增長。在學生考慮問題的同時,教師板書這節課的課題。軟件的演示有效地刺激學生感官,催化啟動學生的內驅動力系統,誘發學生在感情和行為上的參與意識,使其主觀上產生對新知識追求的動力。
又如,在教學“三角函數圖像變換”時,運用軟件直觀輔助教學,創設情境,幫助學生較容易的理解三角函數圖像之間的變換關系,再講到函數的周期時,教師輕輕地用鼠標點了一下屏幕中的日歷,便傳出悅耳的音樂。在音樂聲中,呈現出動畫演示:中間的日歷翻動起來,隨著日歷一頁一頁地翻動,周圍的星期幾也同時對應閃爍,也就出現了日歷不斷的翻頁變化,一個星期的七天,不斷重復出現,學生饒有興趣地觀察這種循環現象,體驗周期的含義。很快便能理解并完整地表述這種函數關系,可見,聲像渲染,直觀形象的情景演示,有利于學生建立深刻的表象,從而使學生獲取解題思路與方法。
總之,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是促進學生學習的最有力、最穩定的動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從培養學生的興趣入手,可大面積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當然,教師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數學興趣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只要堅持下去,就一定會有收獲!
(作者單位 安徽省肥東第一中學)
?誗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