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曉會
俗話說:興趣是學習的最好老師。有了興趣,就像擁有了一把開啟知識寶庫的鑰匙;有了興趣,就能產生無窮無盡的學習動力。相反,如果沒有興趣,學習就猶如無本之木,無源之水。《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應當充分考慮小學生心理發展階段的認知特點,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因此,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不斷地進行摸索和探究,努力培養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使他們想學、愛學、樂學。
一、讓學生在角色扮演中體驗學習的樂趣
1.從教師自身出發,最大限度地發揮教師的作用,培養小學生具有初步的學習英語的興趣
英語作為一門外來語,對學生來說最缺少的就是語境。在日常生活中他們沒有說英語的需要,沒有說英語的對象,更沒有說英語的意識。所以,在課堂上我盡可能地給每一個學生都安排一個角色,讓他們在角色的扮演中把自己對生活的感悟和期待以模擬的方式表達出來,從中獲得滿足。因此,巧妙地創設情境,既可以克服非母語教學的缺陷,又可以利用小學生樂于表演的動力,從而使教學活動更有效。
例如,在學完了表示水果的詞之后,為了加深印象,鞏固記憶,熟練運用,我設計了一堂游戲活動課,與自己喜歡的小伙伴開水果店,老師給各組發放apple, pear, banana三種水果,學生可以到各個水果店里去買水果,店主與顧客圍繞“What fruit do you like?” “I like apple/pear/banana.”進行創造性的交流,顧客將要買的水果說對了,店主就把水果賣給他,否則顧客只好到別家店去買了。
2.從小學生自身特點出發,培養小學生持久地學習英語的興趣。作為老師,就應從學生好動、好玩、好勝的特點和思維發展規律,采用一些學生樂于接受,并且趣味性強的方式進行教學,如,做游戲就是學生最喜聞樂見的一種形式。因此在學習了五官的名詞后,我們要充分發揮游戲的作用,讓同桌之間做游戲,一個人用英語說出五官的名稱,另一個同學指出位置,看誰指的快又準,然后再讓一個學生指著五官,另一個同學說英語,看誰說的快又準。此方法適用于許多英語課堂上,如,學完文具類、顏色等都可以用此方法使學生既掌握了名詞,又避免了枯燥無味地反復誦讀單詞,通過這些游戲活動和模擬情境的體驗,不僅滿足了學生角色扮演的心理需求,培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英語教學融于生活,還很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一舉兩得。
二、讓學生在個性展示活動中激發參與熱情
每個小學生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贊賞之聲,以滿足那顆小小的“虛榮心”,因此,我創造一切可能的機會,讓學生把所學的知識,用個性化的方式展示出來。
小學英語課本中許多內容都是緊密聯系學生生活的,選擇的話題也是以小學生的實際需要為出發點,圍繞身邊的人和事設計個性化的活動。例如,在學習自我介紹一單元后,讓學生為自己設計名片,內容包括name,age,school,class,telephone number,family member等等,學生接到任務后都興致勃勃的忙開了,設計好的名片各具特色,有的貼上了漂亮的圖畫,有的用自己設計的英文字體書寫……面對各自設計的名片,學生還饒有興致地相互參觀、評論,參與的積極性非常高,當自己的名片被別的同學圍觀欣賞時,那種成功的喜悅溢于言表。
三、采用累積性評價活動提升學習自信心
教學評價是英語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推動因素。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予以足夠重視,評價的主要目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小學生對學習的自信心主要還是來自外部的評價,學生自信心的提高是一個持續的過程,所以不能指望通過一兩次積極評價就能幫助學生建立起良好的自信心。我在課堂上設計了“新星”評選活動倍受學生的喜愛,是學生展示風采的舞臺,也是獲得持續不斷的積極評價的機會。首先,在平時的教學中評選出“每日之星”,每次課前,我都準備許多小星星形狀的獎狀,用不同顏色的彩筆寫上激勵的詞語,如“good very good!” “you can do it .” “you are clever.” “excellent!”“wonderful!”只要學生在課堂上能有大膽的表達、愉快地合作,都可以得到“每日之星”的稱號,一周內誰得的獎狀最多就獲得“每周之星”,進而評選出“每月之星”“學期之星”。
教學中通過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己的舞臺,讓他們在這個舞臺上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運用英語進行交際,輕松快樂,積極主動地學習,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得到充分的尊重與強化,從而增強了主動學習的意識,提高了學習能力,增強了創新意識,培養了創造能力,這正是素質教育的核心。
綜上所述,教師應運用各種教學方法,使學生充分享受學習英語的快樂,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變苦學為樂學,真正做到樂而好學。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一如既往深入探究,并不斷地充實和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激發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興趣,激勵學生學習英語,學好英語。
(作者單位 吉林省大安市鐵北小學)
?誗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