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月華
摘 要:學校教育的價值并不單單在于“授之以魚”,簡單地給學生傳授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漁”,教會學生學習,培養和發展學生的遷移能力。
關鍵詞:教學目標;精選教
在英語教學中,我認為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學以致用,美國學者埃德加在《學會生活》一書中指出:“未來的文盲將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學習的人。”可見,促進學生學習遷移具有重要的意義。
長期以來,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設計教學目標僅從靜態的內容性質的角度來進行,但是這種教學目標的設計與教學和學習的動態特點顯然是不相符合的,好的教學不僅應該讓學生掌握當下的知識,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學會通過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來學習當下的知識。當今的英語教學,我認為就應該這樣,教師在教學中要明白一個好的教學必須是能夠發展學生遷移能力的教學。因此,將“為遷移而教”作為教學目標之一應該是無可爭辯的,這也是作為英語教學目標之一,并滲透到知識、動作技能、情感態度具有重要意義。“為遷移而教”作為教學目標不僅符合教學過程的動態特點,而且可以實現教學本身的價值。另外,在英語教學中,遷移目標的引入使英語教學目標由一維變成了立體的結構,進而增強教師教會學生遷移的意識,使學生在具體的英語教學中不僅重視教學的內容,更重視學生的學習效果;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注重學生學習的量,更要重視學生學習的質。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可能將一門學科所有的知識都傳授給學生,學生也不可能毫無選擇地學習所有的內容。因此,教師要使學生用有限的時間和精力來掌握盡可能多的、有用的知識經驗,教材就必須要科學精選。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精選材料至少要把握以下原則:教材要具有時代性。現代科技和知識的發展日新月異,更新的速度之快。作為英語教學的教材要最大限度地與時代同步,及時關注最新的科學成果和時代信息,這樣也可以更好地使學生和教師產生共鳴,引起學生的興趣,更好地進行教學。相對陳舊的教材材料而言,具有時代特征的教材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還能夠讓學生學習前沿的知識,不斷更新知識結構,實現更廣泛的遷移。英語教材的選擇還要具有遷移的價值。這就要求教師所選的材料既要包括基本的英語知識,而且還要有典型的實例和豐富的變式練習。只有這樣,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當中才能夠有理有據,為學生學習遷移的發生創造最有效的條件。
有效設計教學程序,也是英語教學中遷移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英語教學中設計教學程序時,教師要明白,知識的傳授要遵從一般到個別,抽象到具體的組織原則。安排教學內容時候要明確什么內容放在前面,什么內容放在后面,注意知識的前后聯系;在我的英語教學中,我會把這些細化到課堂教學里,每節課教學內容的設計應該結合教學對象的特點來確定具體教學的程序。將概括性、派生性強,遷移價值最大的知識,例如,英語單詞、語法等放在整個課堂最前面,為學生學習遷移的發生做好充分的英語知識準備。英語教學中,讓學生學會學習的遷移,英語將變得更有意義,以達到教學的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陳琦,劉儒德.當代教育心理學.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莫雷.教育心理學.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1.
[3]龔少英.學習遷移研究的歷史與發展.內蒙古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30(04).
(作者單位 河南省濮陽市第六中學)
?誗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