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慶威 孫倩
摘 要:在教學中,因材施教一直是重要的原則。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心理需要,所以,培養人的心理個性是重要的發展需要。在班級的管理中,要培養學生的個性,班主任就要發揮他的主導作用。在個性的培養中應從課堂入手,不可避免地心理活動課就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內容。心理活動課注重的是相應的技能培養和知識的內在聯系,這樣班主任就能以學生個人的直接經驗為重點,可以使學生在班主任設置的情境和問題中毫無壓力、充分完整地去釋放個性。
關鍵詞:高中生;個性培養;方案
在綜合素質評價中,個性的評價是最重要的內容。在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中,個性化教育是最佳體現。在此基礎上,更好地促進高中生的品質和道德,更好地和諧發展。那么,如何讓高中生在個性活動中得到良好的培養呢?
一、高中生個性培養的方案
1.方案設計的原則
活動性的原則:在設計方案的過程中,應當充分想到心理活動最重要的是“活動”與“體驗”。班主任應注重實際活動,積極帶動學生的活躍性,讓學生了解真正的目的所在,更能使學生喚醒內心深處的一種體驗。
根本性的原則:心理活動方案要以凸出學生的個性為依據,再根據學生的不同個性來進行心理的輔導。
2.方案的基本主題
心理活動本應該是學生關心的話題,或者是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面對的困難,從而班主任可以根據大家的實際情況挑選出真實的事例來作為活動的基本內容。一般而言,可以分為幾個方面來確定活動的方案:(1)對某事物的喜愛;(2)做某事的意志;(3)情感的方面。
二、有關高中生心理活動的探討
對于一個班主任而言,心理課與其他課不同,它的重要性其實可以反映出一個學生的個性特征,然后再根據他們的不同,給予一個標準的答案。
1.問卷調查法
根據活動的需要,班主任也可以針對某些問題設計一個問卷調查,以知曉學生有些不敢說出來的真實想法,了解他們內心潛在的個性。
2.分角色扮演法
角色的扮演或者選擇某一個角色讓學生自主進行表演,再通過觀察和體驗,從而更能體現出學生的個性,培養他們良好的性格。
3.設置情境的方法
通過某個情境的擬定,使學生能切身感受某種情緒或者某種體驗,凸顯出學生的個性。例如,播放幾種不同的音樂,擺出自己想做的動作。
通過心理活動課培養學生好的個性,有利于學生的有益成長。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個性凸出,更能使學生的心理變得健康。
參考文獻:
[1]何緒明.個性與培養[J].常德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04).
[2]唐正義.培養個性人才[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0(01).
(作者單位 湖北省潛江市園林高級中學)
?誗編輯 郭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