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陽民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因此,實驗在物理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物理教學中,除了傳授給學生一些初步的物理概念和規律,更重要的是通過一系列有效的教育教學手段,全面提高學生的各方面能力,使他們能夠掌握運用一些物理原理和實驗手段,學會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從而辯證客觀地認識世界,能夠獨立地、有創造性地進一步深入學習以便將來更好地從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高中階段,只要很好地利用實驗,通過一系列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就能較好地發展學生的各方面能力。
一、把課本上的驗證性實驗改為探索性實驗
課本上的驗證性實驗,一般都是安排在新課后進行的,且大多數情況是教師在上新課時已演示過,這樣,在分組實驗時,其實是讓學生在重復做教師課堂上已做過的實驗。這樣的實驗教學根本不能使學生的能力得到發展,而只是讓學生鞏固書本里的知識,熟練操作實驗,所以說,這種驗證性實驗,在培養學生能力方面是非常不利的。
1.驗證性實驗的缺點
(1)驗證性實驗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探索知識的積極性也會受到很大的打擊。
(2)驗證性實驗的結論、現象學生還沒開始做就已經知道了。學生在實驗時也提不起興趣,只是按老師要求的操作程序和方法應付做一遍。這樣只能使學生對物理實驗越來越不感興趣,更不用說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了。
(3)驗證性實驗不利于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嚴謹認真科學研究態度。學生還沒做實驗時就認為課本上的結論肯定是正確的,做不做都一樣。即使做完實驗與課本上有出入,也認為是實驗中不小心引起的,根本不會去考慮其他原因,久而久之,學生也慢慢失去對實驗的興趣,更談不上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嚴謹認真的科學研究態度了。
因而,改驗證性實驗為“探索性”實驗在高中實驗教學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探索性”實驗具有其以下各種優點。
2.探索性實驗的優點
(1)“探索性”實驗都是在講新課前做,這樣學生不知道實驗現象和結果,為了能得到準確的結論,學生就不得不認真、準確地操作,而且也得仔細地觀察,老老實實地記錄,要不然就得不到正確的結論。通過這樣認真的實驗,有利于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實驗品格。
(2)“探索性”實驗有利于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物理實驗的現象總是多方面的,而這些復雜的現象又是人們認識世界和改變世界的向導。“探索性”實驗不僅要求學生要有一定的操作能力、較強的觀察能力,還要求能把觀察實驗的過程性材料和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結合起來,力求做到“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以真正領會到物理實驗的真諦,把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高度。
二、改進變通教材實驗,加強實驗教學
眾所周知,實驗是上課時最直觀的教學手段,一般的實驗都能遵從人們認識事物的實踐過程,符合學生認識事物的自然規律,因而在平時上課中我們應最大限度地利用實驗教學這一手段。從另一個角度上講,讓學生自己多動手做實驗也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最佳途徑。為了更好地加強實驗教學,我們可以把教材規定的實驗加以改進和變通。
1.改教師演示實驗為學生演示實驗
演示實驗都是由教師在課堂上做而引導學生觀察的實驗,在剛開始的幾節課上,演示實驗由教師做,這樣有利于對學生的實驗起到示范的作用。但是一段時間后,特別是在學生做過幾個分組實驗后,我們就可以大膽地將演示實驗轉化為學生實驗。當然,實驗可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高一的學生好奇心都比較強,同時較有參與精神,更是樂于自己動手做實驗,相信每次實驗的成功都給他們帶來快樂。部分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了演示實驗,其他學生也肯定會躍躍欲試,這樣有利于他們集中注意力,使課堂的教與學融為一體。動手做實驗的學生由于是在全體同學面前做實驗,注意力特別集中,收效當然也就特別好。這樣不僅能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也能鍛煉他們膽大、心細、勇于表現的良好品質。
2.將純粹的演示實驗改為邊講邊實驗
物理課本中常有一些演示實驗的現象不太明顯,盡管操作較簡單,但如果由教師在前面做,學生在下面觀察,效果就會很不好。而把它改成邊講邊實驗,效果就好多了。
3.盡可能將分組實驗改為單人實驗
因為在分組實驗時,常看到一些學生只看不做,改為單人實驗后,每個學生都得親自動手操作。這樣更有利于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還有利于培養獨立工作的能力,這也是教育本身所急需培養的一種能力。
總之,只要我們能認真地去挖掘課本中的各種實驗資源,更好地利用這些資源,一定能讓學生在實驗中發展各種能力。
(作者單位 福建省德化第一中學)
?誗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