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漢奇
摘 要:新“課標”強調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從語文課程的性質和特點出發。因此,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要抓住“過程與方法”,改變過去重知識傳授忽視技能的培養。在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綜合性學習的過程中,有效地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綜合運用知識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能力;評價;發展;合作
一、注重發展,加強學習評價
課標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和選拔功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的功能。因而語文評價不能完全采用量化和行為化的手段,而應加強形成性評價,形成性評價的關鍵,要求教師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學生,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呵護個體需要。形成性評價的核心是重視過程,是主客體之間的互動過程,評價作為一項活動,存在于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之中,只有強調評價雙方的溝通、協商,評價才能促進人的發展。如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感受、體驗、理解和價值取向,關注他們閱讀的興趣、方法與習慣以及閱讀材料的選擇和閱讀量。重視對學生多角度、有創意閱讀的評價。如在教學和時間賽跑時,在學生預習的前提下,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并對課文進行多種形式的朗讀,然后對學生說:“同學們,讀了課文后,你們懂得了什么?想到什么?有什么啟發……?”學生經過一論一讀,想法頗多。有的說:“我知道了時間是一去不復返的;”有的說:“我明白了‘一寸光陰一寸金的含義”;有的說:“我從作者一圈圈的跑,知道作者失去外祖母時很傷心”;有的說:“我特別喜歡‘假若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可以成功”;有的說:“我通過查閱資料,知道了許多有關珍惜時間的名言?!庇械恼f:“我想告訴同學們,時間是寶貴的,我們應當像作者那樣,和時間賽跑……”學生的發言因人而異,但這是他們對課文的理解和感受,是和作者情感交融的再現,何樂而不為呢?只要說得有道理,我們都應當給予鼓勵和關注,這樣才能真正地在評價中促進學生的發展,培養學習的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強調合作,促進協作能力
課標著眼于現代社會人際交往頻繁的要求,指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強調學生在學習群體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合作學習。讓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合作,逐漸培養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痹谡n堂教學中,學生的自學探究是基礎,合作學習是重要的方式。師與生、生與生之間的交流對話、合作討論、教學相長的過程,通過互相啟發,共同探討,不僅有所發現,學有所得,而且培養了合作精神和協作能力。如,教學“爬山虎的腳”一文時,讓學生合作探究:(1)引導學生了解爬山虎葉子的特點,填空:剛長出來葉子的特點_______、_______ 、_______;長大了葉子的特點:_______、_______ 、_______。(2)了解爬山虎的特點。(3)講一講爬山虎怎樣爬?(4)議一議:把“一腳一腳”換成“一步一步”行不行?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對他們進行分工,有的擔當記錄,有的進行發言,有的負責督促,有的注意發現問題。這樣長久合作,并在適當的時間內交換角色,大大促進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協作能力。
三、倡導方式,培養探究能力
課標強調了以學習者的經驗、社會需要、問題為核心,進行課程整合,以便有效地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充分關注學習過程,倡導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展開體驗性學習,如觀察、實驗、調查,逐漸掌握觀察、調查的方法,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討論、報告、發表的方法等。如《獨坐敬亭山》預習的這一環節中,側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告訴他們,對于不理解的詞語、句子或詩歌內容,你們可利用工具書解決生字詞,查資料了解作者背景,還可請教同學、長輩或老師,初步理解詩意,再進行小組討論交流,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體驗詩歌意境。這樣在課文教學的時候,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這些知識,老師只要在他們交流的過程中適當地點撥指點,一首含意深刻的古詩就可以輕而易舉地理解了。而在這一預習過程中,實際已告訴學生,以后無論在學習、生活或工作中,都要懂得運用多種形式、多種渠道去解決問題,也就是讓學生學會學習方法,培養學習能力。同時,在討論的過程中,通過對收集的材料進行小組討論,篩選處理,又培養了探究的能力。
四、掌握規律,提高實踐能力
課標的一個基本目標是培養學生運用語文的實踐能力。即“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币酝覀冇幸环N失之偏頗的認識,認為學生語文能力的形成,要靠系統的講授語文知識,要靠在嚴整體系指導下的一步一步的語文訓練。學習語文,不是單純地傳授知識,揭示規律,而是在大量的、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中感悟、習得,逐漸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真正地讓學生去實踐,而不是在黑板上開汽車。可開展辦手抄報、剪報、學說廣告語等形式多樣的實踐機會。如在教學《五彩池》一文中,學生學完課文后,要求他們給五彩池寫一句廣告語,讓更多的人了解五彩池。同時,運用方法的遷移,讓學生為自己喜愛的玩具、學具或家鄉的某一處景物等寫一則廣告語。這樣學生在學語文、用語文中就能漸漸掌握語文學習的規律,從而不斷提高實踐能力。
總之,培養學生的能力,就要注重學生的發展,只有真正關注學生的發展,才能落實學生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俞冬紅.課堂教學中注重學生科學思維能力的培養[EB/OL],2012(08).
(作者單位 福建省泉州臺商區洛陽梅嶺小學)
·編輯 李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