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燕
摘 要:《黑板跑了》是生本教育體系實驗教材語文第三冊第八單元的課文。本單元以科學家專注于思考研究為主題,安排了幾篇生動有趣的故事。課文敘述簡單明了,蘊含道理,適合低年級孩子閱讀。從低年級識字開始,引導學生大量閱讀課外書籍,以課文為載體,引領學生進入更廣闊的閱讀空間,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進行閱讀積累。這是生本理念下以讀引讀,以一篇講讀帶動多篇閱讀的語文單元整體教學。它從不一樣的角度教語文,為我們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關鍵詞:課堂實錄;生本;教學
【講授新課】
師:你們真棒,不僅特別愛看課外書,還善于積累。現在我們開始上課。
師:上課。同學們早上好。
生:老師您好。
師:坐下。
師:高老師知道小朋友都是預習的高手,善讀書,會思考,科學家的故事一定讀過不少吧,讀過嗎?
生:讀過。
師:那么今天我們就來認識法國著名的物理學家:安培。看看他的身上發生了什么樣有趣的事情。(師板書課題)
生:黑板跑了。
師:再讀。
生:黑板跑了。
師:通過預習課文,又讀了課題,你們知道了些什么?知道的同學舉起手來。我最喜歡手舉得高高的小朋友。還有誰來。
生:我知道安培思考一道問題的時候不會中途做了一半就去做其他事。
生:我知道安培是法國物理學家。他的主要科學工作是在電磁學上,電流強度的單位叫安培,就是為了紀念他。安培被稱為“電學中的牛頓”,還是發展測電技術的第一人。在他的一生中,只有很短的時間從事物理工作,卻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因此,我們稱他為“電動力學的先創者”。
師:謝謝你給我們介紹的安培的生平、經歷。還有嗎?
生:我在預習課文的時候,發現安培思考一道數學題的時候,竟然把一部馬車的后箱當成黑板。
生:就是他太想知道那道題的結果了,所以看到了車廂就以為是黑板。
師:還有補充嗎?
生:他思考這道數學題思考得太認真了,連車廂和黑板都分不清。
生:因為安培想這道數學題想糊涂了,所以把馬車車廂的后壁當成了黑板。
師:原來是這樣。還有沒有想說的?
生:這次很像另一個例子,安培有一次到學校去,走到三洋河的時候就順手撿了一塊鵝卵石放在口袋里面,然后快到學校的時候又把鵝卵石扔進河里。安培習慣到了學校就看看懷表是幾點了,就拿出自己的懷表一看,原來是鵝卵石。其實安培是把懷表扔到河里去了,就像是安培在思考一道題的時候專心致志,沒有想任何東西,只是不停想這道題的正確答案是多少。
師:我聽到一個詞“專心致志”。你真會提煉中心,安培就是因為專心致志,所以錯把馬車的后壁當成了黑板。(師板書)
【精彩點評】
師:想好的同學四人一小組交流你的感受和體會。
師:好,時間到。一二三。
生:坐端正。
師指名匯報。
生:請大家關注這一句“可是,并沒看見,什么也沒有聽見,只顧低著頭朝前走,原來他正在思考一道數學題”,這一句激發了我的思考,街上很吵,但是安培還在專心致志地思考那一道數學題。現在的安培就跟毛澤東學習時一樣,在鬧市上看書時也不會被影響。
師:嗯,說得真好,你還會應用課外知識來說明問題,掌聲鼓勵他。還有補充嗎?
生:讀了這一段,我想到了牛頓小時候在看書的時候,有一次一個蘋果掉在他的頭上,他一點感覺都沒有。
師:說明什么?
生:認真。
師:還有補充嗎?
生:我喜歡的是“安培不知不覺地跟著黑板走,聚精會神地演算著”,我感覺這一句話就像我們以前學過的一篇課文《牛頓的疏忽》。
師:你能不能講講?
生:牛頓有一天約朋友去他家吃飯,他準備好飯,看見朋友還沒到,就去做實驗。朋友來到他家,看到他做實驗就不想影響他,自己去吃飯了,吃完飯就悄悄地走了。牛頓出來看到了,說:“唉?原來自己已經吃過飯了。”
師:嗯,你覺得這個時候的牛頓跟安培有什么共同之處嗎?
生:聚精會神。
師:“聚精會神”這個詞用得非常好,還有沒有其他體會的?
生:我覺得安培是一個很認真的人。為什么呢?因為他思考一件事情時很聚精會神,他一思考問題的話都很用心去想,而且不管多么嘈雜的聲音都影響不了他的意志。
師:影響不了他的意志,說得好。他是靠自己的認真來阻擋外界的影響。
生:請大家關注這里:“安培好像什么也沒有看見,什么也沒有聽見,只顧低著頭朝前走”,這句激發了我的思考,我仿佛看見了這個時候的安培有點像我們班的蘇瑩,她看書的時候。上課鈴響了,高老師叫她她都沒有聽見,還在看書。我覺得蘇瑩和安培做事都有點走火入魔。
師:是“走火入魔”!好,掌聲鼓勵。“走火入魔”這個詞跟非常專心有相似之處,都是非常的入迷,不過它可是貶義詞,有沒有更好的詞?
生:用不知不覺也可以。
生:也可以用全神貫注。
師:還有沒有別的?
生:用專心致志。
生:還有一絲不茍。
生:我覺得安培那個時候非常專心,就像牛頓一樣,因為牛頓有一天早上要去煎個雞蛋吃,后來又想到一道題,于是就去做實驗,很久之后,心想雞蛋應該熟了吧,結果他過去一看,鍋里面的不是雞蛋,而是他自己的手表。
【精彩點評】
單元整體教學模式的實踐最大限度地為讀自文本,又讀出文本,甚至為超越文本創造了可能。
師:得到五顆星的學生舉起手,全部都是五顆。你們真是小故事家,時間到了,請你們回到自己的座位,掌聲鼓勵一下自己。真棒!那么今天我們學習了安培的故事,讀了這么多故事,你有什么收獲,能不能用一句話講出來?
生:我懂得了學習一定要認真,有一句名言就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師:掌聲鼓勵她。還有嗎?
生:我懂得了只要你努力了,一次失敗不要緊,只要你努力就會成功的。
師:下一位。
生:堅持就是勝利,還有就是堅持不懈一定會勝利的。
師:還有嗎?
生: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意思就是書的知識可以堆成一座山,只要你努力、勤奮,就可以開一條上山的道路。在學習的海洋中,只有你認真,勤奮學習,就可以變成一艘遨游大海的船。
師:你說得真好!希望你也這么做。
生:我聽過一句名言就是:失敗是成功的第一步,成功是失敗的最后一步。
師:好。
生:我的收獲是失敗乃成功之母。
生:我的收獲是:知道了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了才有更大的收獲。
師:說得真好,我們也給她掌聲。
生:努力是成功的一半。
生:我知道了小時候要好好學習,長大才會有出息。
生:做什么事都要用心,才能成功。
師:同學們,今天通過我們的分享與交流,希望你們也能像安培一樣,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會做什么事都專心,你就會有更多的收獲。
【精彩點評】
在經歷了“以讀引讀”,從課內到課外的延伸后,教師此時設計的“以讀引說”,無疑是幫助學生在分散的閱讀活動中對文章進行整體的歸納理解,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把前期的片段感悟整合至全文的整體感悟中,引導學生向更深層次的感悟發展。生本課堂是一個開放的體系,單元整體教學模式的實施是“以讀引讀,以讀引說,以讀引研”這些學習活動方式,促使課堂教學獲得了較為廣闊的拓展。
【教學反思】
從傳統的語文教學的角度看,這一節語文課中沒有字詞分析,老師沒有進行循循善誘的講解,只是拋出一個大問題,讓學生各抒己見。學生暢所欲言,回答課文問題時大量引經據典,聯系課外知識。老師進行適時點撥,及時引領,教學環節非常簡單,但仔細計算,本節課回答問題的次數達65次,每一個學生并非片言片語的簡單回答,而是完整流暢的一段話或者一個完整的句子。二年級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遠遠超過同齡的孩子。上課時學生學習熱情高漲,真真正正變成了課堂的主人,讓我們覺得,學生這么培養下去,思維能不活躍嗎?能不喜歡閱讀嗎?當他們喜歡上閱讀并且有著豐富的語言積累的時候,我們還用得著擔心他們學不好語文嗎?
以學定教單元整體教學模式的實施,的確為教師帶來了無限的指導空間,無窮的點撥智慧,還有無盡的學習分享,當然還少不了那無數又無痕的教學共生與師生的和諧相長。
(作者單位 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華陽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