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燦國
隨著一陣急促的鈴聲,我笑盈盈地走上講臺,“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誠實的孩子》,大家說,怎樣才能做一個誠實的孩子?”開始了我的開場白。
“老師,我的一元錢找不到了,”忽然劉麗舉著手站起來說。我還沒來得及追問,其他學生就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可能是陳嬌拿走了。”“不是她,還有誰,真丟人!”“上一年級時她拿了我的橡皮……”班里亂哄哄的,一雙雙驚訝的目光直射著我,等待著我的審訊。說實在的,接班時曾聽班主任介紹過陳嬌同學的表現,是有這方面的嫌疑。陳嬌與劉麗是同桌,她性情溫和。“老師,俺沒拿”她站起來膽怯求救似的說。她還想再申辯,我示意讓她坐下。“老師,翻!”氣氛更熱烈了。我說:“看見陳嬌拿錢的請舉手。”班里頓時鴉雀無聲。“沒看見怎么能斷定她拿了劉麗的錢?我也不相信陳嬌同學能拿別人的錢。”有些學生嘴皮子上雖這么說,心里卻狠狠地說:“活該,這就是你應有的報應。”
我知道這樣的學生在其他學生心目中的形象是非常糟糕的,什么評三好學生、選班干部,都與她無關;到哪個組,哪個組就抱怨;就是排座也是在老師的慎重考慮下才能找到合適的人選。她在班里抬不起頭來,沒有人和她玩耍,有不順心的事大家都拿她撒氣。在班里她就像一只離群失散的孤雁,我似乎聽到了她孤獨無助的哀鳴,于是,我嘗試誘導學生尋找陳嬌的閃光點,以改變她在同學心目中的地位。看著她滿臉的沮喪,我說:“陳嬌同學自升入新年級以來,有了很大進步,上次勞動的時候數她干得賣力。”學生都吃驚地瞪著我,好像認為我說錯了什么話,“誰還發現陳嬌有什么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嗎?”你別說,這一招還真奏效,剛才那些急于尋找證據的學生一個個像泄了氣的皮球,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繼之而來的是上升的旋律,“那次我看見陳嬌幫助值日生掃地。”“她借給我一個本。”班長說:“這星期的作業,她都完成了。”一石激起千層浪,這時我看到陳嬌臉上的烏云不見了,出現了一絲喜悅。
下課后,學生都好像剛才什么事都沒發生似的。當我回到辦公室時,陳嬌已經站在了我的辦公桌前,還沒等我開口,她一邊順手把一枚硬幣放在桌子上,一邊慢吞吞地說:“這錢是劉麗玩耍時滾到我書里去的……我錯了。”“老師,我今后……”她的臉憋得通紅。聽了她的話,我什么都明白了。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對那些犯了錯誤的學生,不要把他們看的一無是處,教師要用放大鏡去尋找他們的長處,用愛心打動他們,用溫暖融化他們,讓每一個孩子的個性都能健康發展。簡單粗暴的強硬措施,難以達到目的。假如我們用其他的方式找到了那枚硬幣,又有什么教育意義呢?
(作者單位 山東省肥城市汶陽鎮中心小學)
·編輯 馬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