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亮
摘 要:初中信息技術課程對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學生適應現代信息化社會必備的技能,所以,開設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是非常必要的。然而目前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現狀令人擔憂,如何做好信息技術教學工作是如今教育部門、各學校以及一線教師面臨的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學;初中;現狀;措施
隨著計算機的普及與信息技術的飛快發展,掌握并應用信息技術已成為當代人必須具備的一項能力,因此,信息技術教學成為學校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門課程。然而由于當代教育體系以及應試教育的弊端,信息教育的現狀并不樂觀,本文就此,對目前初中信息技術課的現狀、問題以及隱患做了簡要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應對措施,希望對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改革有一定的幫助。
一、何為信息技術教學
1.信息技術教學
信息技術教學是教育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它是以信息技術為教育觀念、工具、內容以及手段,使教學與學習資源信息化,并對教師的教、學生的學的教學過程的優化。
信息技術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由信息技術課程和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的整合兩大部分組成,而不是單純技術教育,也不是以信息技術研究和開發為目標的教育。信息技術教學具有與其他科學整合的特性,學習者可享有信息技術教學提供的資源和環境,并獲得全面持續發展的可靠保障,信息技術教學是教育走向信息化、產業化、民主化、經濟化的技術基礎。
2.初中信息技術課程
由于受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思想的影響,目前的信息技術課程已成為一個綜合性的概念。在這里,我們所提到的初中信息課程主要是指初中階段所開設的教授信息技術的課程。初中信息技術課程不僅使學習者熟練掌握基本的信息技術操作技能,還可以使學生形成個性化的思維與發展空間,學會運用信息技術溝通與合作,有利于提高思維能力和決策水平,并更能適應社會發展需要。
二、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現狀
對于生活在信息時代的學生而言,提高掌握信息技術的能力極為重要,所以,中學教學要以培養具有與時俱進意識和較強綜合能力的學生為目標。與此同時,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獨立思考能力是保證素質教育成果的重要條件,也是教育工作的重要責任,有利于進一步奠定學生成為創新型人才的基礎。所以說,一線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需要充分分析與理解信息技術教學的特點,重視理論基礎的同時還應重視應用能力,這樣才能把握其技術發展與應用趨勢的變化,使學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術的理論知識與操作技能,進一步提高綜合能力。
然而,目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狀況卻并非如此。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中考只重理論,使得未被列入中考內容的信息技術課程不被重視。尤其是目前存在許多教師對應試教育的理念并未完全轉變,試想在這樣思想的支配下,又怎會上好信息技術這門課呢?
1.初中信息技術課程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教師對信息技術教學的認識不足
同樣是由于課程考試制度設置的弊端,導致教師并未認識到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重要性。由于受以中考為基礎的傳統教育制度的影響,為考試而教的應試教育現象依舊普遍。相對于其他學科而言,信息技術課程屬于新興學科,并未引起教師的重視。在上這門課時,態度松懈,對學生管理寬松,有時甚至利用信息技術課程的時間上其他科目,沒能按照教學計劃嚴謹教學。作為引導者的教師,觀念不能與時俱進,不能從思想上重視信息技術教學,因此,使信息技術課程很難起到應有的作用。
(2)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的認識誤區
由于中考中信息技術課程地位低,加之教師上課的松懈態度,使學生失去了正確的認知導向,從而也不重視信息技術課程。許多學校的初中生認為,上信息技術課就意味著娛樂時間,可以上網、聊天、玩游戲等,走進了這樣的思想誤區,使多數學生難以學到信息技術課程的實用技術。
(3)教師信息技術能力水平較低
眾所周知,信息技術的發展速度是非常快的,其包羅萬象的知識體系融匯了許多的新思想、新方法。所以說,信息技術教師必須具備與時俱進的思想,隨時更新自己的信息技術知識。然而,目前的情況是許多教師信息技術知識體系不完善,知識儲備不足,實踐操作技能一般,因此,在面對教學實踐中不同水平、不同類型的學生時,就有些難以應付了,也就很難做到因材施教,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質量自然不高。
(4)學生實踐操作能力不足
過于重視理論教學使學生的信息技術實踐技能與理論基礎水平難以持平,實踐能力嚴重不足。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信息技術課程開設時間較短;還未形成規范有效的教學體系;沒有足夠專業水平的師資資源;教學設備沒能跟上教學改革的要求;硬件老化軟件更新滯后等。以上原因造成學生實踐技能水平不足,很難得到有效提高,拖了信息教學的后腿。
(5)教學娛樂化傾向
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學會正確使用現代信息設備,并且能將理論運用到實際中去,提高綜合能力。然而由于沒有升學考試的壓力,信息技術課程得不到重視,加之部分教師不負責任,上信息技術課時只是簡單地講解,敷衍了事,之后便讓學生自由上網。上課時間儼然成了學生的娛樂時間,學生在這門課程中根本沒學到應該掌握的知識,反而浪費了上課時間,使教學娛樂化。試問,如此又怎能提高教學成效呢?
(6)教學拓展性不足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是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然而目前的信息技術教材只重理論知識,而沒有兼顧拓展活動,教師在講解的時候也是就教材講教材,照本宣科,而沒有將學生所學的知識引導到日常生活中去,更沒有開展相關課外活動,使信息教學空間變得狹隘。這樣學生在課堂學到的知識停留于理論,不能拿到實踐中去操作練習,導致學生的實踐運用能力不足。
2.影響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質量的潛在因素
現如今,計算機早已普及,對于初中生而言,更是非常熟悉計算機了,這為教師講解信息技術課程提供了一定的便利。但與此同時,也帶來相應的弊端,例如,學生的學習態度會變得不端正,反而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這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學習興趣缺失
首先,由于計算機的普及,當代初中生可以說從小便是用著計算機長大的,對其自然不陌生,因此上信息技術課時也就少了份新鮮感與求知欲。其次,由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少少地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操作技術,因此,常常在老師上課時認為自己會,而失去聽課的興趣。第三,由于信息技術課程有一定難度,操作起來較為復雜,學生在學習時也會對其的思維能力有較高要求。基于此,也會導致學生學習興趣的缺失。失去了學習興趣,學生自然難以全神貫注去聽課學習,教學質量必然會受到影響。
(2)教學態度消極
在上文中提到,受我國應試教育的影響,大部分學校仍將信息技術課作為邊緣學科,甚至信息技術教師也是這種思想。這種不受重視的現狀以及不重視的思想,決定了信息技術教師在上課時馬馬虎虎,敷衍了事。而另一個現狀是,目前多數學校的信息技術教師同時擔任學校網管,負責學校計算機維護網絡維護等工作,這就分散了教師在教學生的注意力。教師用于課程研究的時間少了,分給教學的經歷也少了,沒有充足的時間備課,又如何做好教學工作。
(3)師資力量不健全
同樣是由于對信息技術課程的重視度不高,因此,在信息技術教師的招聘與培訓上還有很大的不足,造成了學校信息技術教師隊伍建設不健全。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信息技術教師專職的少,多為其他專業老師兼職;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知識體系不健全,教學照本宣科、流于形式。
三、提升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質量的幾點建議
1.教學理念需轉變
思想是一切行動的根源,要想改善信息技術教學現狀,提升信息技術教學質量,就必須先轉變信息技術教學理念。要充分認識到信息教育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將信息技術課程的地位放到與“正課”同等的水平上去。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從兩個方面努力,(1)學校要對信息技術課程重視起來,并采取相應措施,如校領導不定時聽課、抽查信息技術任課教師教案等。(2)教師要端正教學態度,認真備課、上課,按規定完成教學任務。對于教師理念的轉變的這一點,可以通過教師培訓的方法達到目的。
2.學習興趣待激發
在上文中提到,初中生因日常接觸計算機較多,掌握了一定的計算機操作技術,因此,在學習中容易喪失學習興趣,又由于信息技術課程部分內容操作難度較高,也使學生難以接受降低興趣。基于此,信息技術任教教師在教學中應仔細了解學生的心理特征,并據此制訂相應合理的教學模式,以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效果。如,在講解“走進網站”一課時,教師可以提前做好一個網站,并在上課時用自豪而炫耀的語氣說:“這是老師自己做的網站,大家覺得怎么樣?那么大家想不想擁有一個自己做的專屬于你的網站呢?”這種興趣教學模式,很容易激發學生對新知識的好奇,發掘出他們的求知欲與探索欲,在學習時興趣倍增自然使上課效果事半功倍。另外,教師也可以將教學融入與學生息息相關的生活小事中去,使學生產生親切感、熟悉感,從而達到增加學習興趣的目的。比如,教師可以教學生制作簡單的小動畫,或者做屬于自己的電子相冊等,讓學生體驗到學習信息技術的作用和樂趣。
3.提高學生動手能力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對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要求非常高,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注意到這一點。在上課時,教師除了講解理論知識外,還要講解操作要點,并讓學生上機動手操作練習,在實踐中領悟體會。與此同時,還要對學生的錯誤進行點評,指出缺點與不足,還可讓學生互相評價,提高學生的理解度和記憶度。此外,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利用課外時間用家庭電腦自學,使學生做到理論聯系實際,達到信息技術這門課的教學目的。
4.優化師資力量
教師是教學的主體,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性因素,要想有效提高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質量,就必須建立一個高質量、高標準的專業教師團隊。首先,學校需要招聘專業的信息技術人才,直接選擇好的信息技術教師。其次,學校要定期為信息技術教師提供培訓機會,讓教師在培訓中不斷豐富、完善、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第三,學校需明確信息技術教師在學校中的作用,教師只管教學,而不應分散精力去負責學校的網絡管理與維修工作,保證信息技術教師的專職化。最后,還應建立教師獎懲制度,對優秀教師給予獎勵。最后,加大對信息技術課程的資金投入,完善與教學配套的硬件設備也非常重要。
5.確保教學目標完成
教師在教授信息技術這門課時,一定要明確教學方向,使教學活動圍繞教學目標展開,最終確保教學目標的實現。這就要求初中信息技術教師既要培養學生熟練掌握與理解信息技術理論知識,還要數量運用這些理論知識,提高動手能力。所以說,只有明確了學習目標與方向,才能上好信息技術課,而不是使信息技術課成為學生的游戲課。
6.推廣交流教學經驗
各學校教師之間、各學校之間還可以進行教學經驗交流,將先進的教學經驗推廣開來,增加教師對教學研究的重視度。做好教學研究,對于提高信息技術教學有效性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利于在有限的課時里,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信息技術教師之間進行研討交流,既可以借鑒他人的先進經驗,又可以開拓思維提升信息技術教學成效。學校教研室可以定期開展觀摩課、開放日等活動,并把這種工作列入其教研工作的常態化工作,將信息技術教研經驗的輻射面擴大,博采眾長,有效提升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整體質量。
7.拓展教學空間
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心理與興趣適當地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拓展教學空間,延伸信息技術客場。如教師可以建立QQ群、微信朋友圈,不僅可以方便教師將一些教學內容發布到上邊,還可以便于學生之間互相交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諸如此類的課外活動,使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得以延伸,學生學習知識和掌握實踐操作的能力都會得到有效提升。
8.教育部門開展培訓
教育部門可通過開展一系列的培訓活動,來達到提高信息技術教師素質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1)分級培訓
由于一個地區不同學校的師資隊伍質量不可能相同,教師水平也千差萬別,因此如果統一培訓很難達到預期效果,這就需要教育本門針對不同地區、不同級別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師采取分級培訓的方法。另外,還可對重點學校的信息技術教師進行培訓強化,再由其展開二級培訓,這樣既能達到培訓的廣度,又節約了資金和資源,雙管齊下。
(2)遠程培訓
除分級培訓之外,教育本門還可通過建立網上平臺的方法開展遠程培訓。這種建立網上交流學習平臺的方法,可以實現對各學校的信息技術教師的培訓,提高其教學能力豐富其教學體系,經濟高效、方便快捷地實現對初中信息技術教師的培訓。
(3)活動培訓
開展信息技術教學科研活動也有利于優化師資力量。如,定期開展優質課程觀摩活動、教學研討會、交流會等,讓先進的教學經驗得到傳播,教師在交流與學習的過程中也能將他人的教學方法融入自己學校的教學實踐中去,發展創新。
9.促進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有效性的實現
顧名思義,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有效性是指單位時間內優化學生學習效率。這種有效性是根據學生獲取知識的規律與課程目標,來實現學生獲取知識的高效性。提高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有效性,有利于高校發揮課堂教學效率,在規定的課程時間內更好、更優地完成教學任務。所以說,改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現狀,提高其教學有效性是極其關鍵的一環。那么該如何實現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有效性呢,筆者認為有如下幾點方法可行:(1)對教學有效性要有一個清楚客觀準確的認識。遵循相關制度,將相關工作落實到位,這需要教育部門、學校以及一線教師的共同努力。(2)要深化教材內容改革。與時俱進,緊跟時代步伐,確保教學有效性在教材上體現出來。注重師生情感溝通,合理客觀評價學生。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實現教學有效性的基石,只有在這樣的前提下,師與生才能在教學活動中明確自己的位置,演好自己的角色。
總之,在教育改革的今天,在信息化全面普及的背景下,提升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的地位是有必要的,是與時俱進的體現。所以說,初中院校應該清楚地認識到時代潮流與目前信息技術教學的現狀,有針對性地進行改革,運用科學有效的方法,提高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質量,改善信息技術教學的現狀。
參考文獻:
[1]李良梅.淺議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改進措施[J].學周刊,2012(08).
[2]湯小姍.對當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現狀的分析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26).
[3]盛立舉.關于提高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效果的幾點建議[J].基礎教育研究:下半月,2013(09).
[4]]慈旭生.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質量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2-06.
[5]段艷華.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有效教學方法的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10.
(作者單位 浙江省杭州市袁浦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