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有兩個朋友,都是我的發(fā)小,其中一位從小就是我們這個小圈子里無可厚非的風(fēng)向標(biāo),因為她“土豪”嘛,小朋友們的友誼都是很單純的。
漸漸的,大家長大以后,我開始有意無意地脫離這個隊伍,向廣闊天地中尋找更真實的自我。就在這個時候,我的兩位朋友產(chǎn)生了一些奇異的變化。
這位風(fēng)向標(biāo)好友,開始各種模仿我的穿著打扮:我買一件大衣,她就買一件款式類似且一樣顏色的,而且絕對比我買的便宜一位數(shù);我買一雙鞋,她也買一雙類似款,而且百分之百也比我那雙便宜;哪怕我買一頂帽子,她也一定要買一頂一樣的!最夸張的是,有次我買了一個很小眾的手機,這位朋友馬上毅然決然地買了一個一樣款式、一樣顏色、配上差不多掛件的——山寨機!當(dāng)時我都想直接把整個手機丟到馬路中間讓人人踩虐,不想告訴別人自己和她用的是同款!而且這位好朋友啊,還會把我00空間的圖全部扒去她自己的空間貼上呢!
最關(guān)鍵的是,學(xué)習(xí)我的日常模式你可以隱蔽著來啊,但此人每一次都非常得意地告訴我:“啊,我就是看你買了,我才去買的。”
而另一位不得不說的友人,相比前一位在日常生活用品上對我的大力學(xué)習(xí),則是在企圖完美復(fù)制我的精神世界這件事上,達到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境界。
不管是我的興趣愛好,還是日常生活小怪癖,乃至擇偶標(biāo)準(zhǔn),這位朋友都完美拷貝。我喜歡高個兒男生,她就喜歡高個兒男生,我喜歡雙眼皮,她就喜歡雙眼皮。一旦我改口說喜歡單眼皮了,她第二天絕對宣布愛上了單眼皮男。
然而她對我最極致的模仿還是對男友的撒嬌模式,已經(jīng)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無論是措辭、語氣還是內(nèi)容,都神一樣地還原了曾經(jīng)的我。而且,她還不忘在眾人面前展示這門技能,就差說一句:“我就是學(xué)你,怎樣!”
我有3個朋友,高中就認識,算是一起長大的發(fā)小。本來我覺得大家相處起來都蠻好的,雖然每個人的性格、習(xí)慣、家庭條件都不一樣。但是突然有一天,其中兩個朋友吐槽我,說我特別怕另一個朋友,具體表現(xiàn)就是我啥都遷就她,聽她的話。她們還說自己不喜歡那個朋友,因為她很大小姐、公主病,對她好她自己不覺得,總認為自己是對的。
雖然她們吐槽完了,爽了,幾個人還是經(jīng)常在一起玩。但作為被吐槽的對象之一,我不但有苦說不出,還有一種知道了大家心中小秘密的別扭感。
現(xiàn)在我常混的朋友圈里,極品也不少。有一個朋友,職業(yè)是教師,非常有自己獨到的教育理念——注意,只是理念。可能因為職業(yè)的關(guān)系,她在圈子里表現(xiàn)得總是非常強勢,哪怕是大家平時閑聊,她都要推銷一下自己的教育觀,還聽不進去別人的意見。但是實際教育起孩子來,她卻非常隨波逐流,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學(xué)這學(xué)那,她也著急地讓自己的孩子去學(xué),但每一次都沒有長性。這種說一套做一套的教育方法,,導(dǎo)致她的孩子注意力很不集中,漸漸就養(yǎng)成了一些不大好的生活習(xí)慣。我們在旁邊看著,有時也會好心提醒一下這位媽媽,但她從來沒把我們的建議放在心上。
說實話,每個當(dāng)媽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跟習(xí)慣好的孩子在一起玩兒。所以慢慢的,我們都不怎么跟這位媽媽一起聚會了,因為都覺得她的孩子習(xí)慣不好,會影響別的小朋友。
媽媽多的地方,“曬孩子”的情況就很難避免,甚至可以這么說:孩子的水平?jīng)Q定了媽媽在圈中的地位。我有幾位當(dāng)媽的朋友,孩子確實比較優(yōu)秀,能歌擅舞的。所以每次去她們家玩,她們都喜歡叫孩子:“來來來,給叔叔阿姨表演一個!”演起來就沒完,我們還要表現(xiàn)出巨大的觀看熱情,同時不能忘了贊美,太累了。
我還聽說一個星媽圈兒,賽起來更可怕。倆小女孩一起拍廣告,生活中兩家也是好朋友。但是其中一個女孩兒比較漂亮,拍的廣告就比較多。另一個媽媽于是就暗中較勁,帶自己女兒參加各種表演班,估計是想讓孩子走實力派路線。看她們賽得挺起勁兒的,就是擔(dān)心兩個小孩子的健康成長會不會受到影響。
小圈子1號
QA圈子
Q=《成都女報》
A=宋笛、楊小櫻、趙琦
Q:一般約吃飯,大多數(shù)情況是誰做最終決定?
A:偶爾還是會聽唐婭倩的意見,畢竟她對這方面比較熟,還是很相信她的眼光。(宋笛)
A:一般都是唐婭倩,也會有其他對飲食很有見解的朋友來決定,特別是自己沒去吃過的地方,直接會去朋友做決定的這家。(楊小櫻)
A:大家一起商量,也會根據(jù)大家的方便來提建議。(趙琦)
Q:你最近是否買過跟圈子里某位朋友的服飾很像的服飾,那位朋友是誰?
A:買過,因為覺得唐婭倩的風(fēng)格跟我挺像的,所以也會直接去買。(宋笛)
A:買過,上次唐婭倩穿的那個鞋我就很喜歡,直接拉著她就去專柜買一樣的了。(楊小櫻)
A:買過,那個朋友就是對服裝這塊比較有研究的人。(趙琦)
Q:你們?nèi)ψ永锎蠹叶伎吹碾娨晞。ɑ螂娪啊蠖鄶?shù)都是由誰先推薦給大家的?
A:因為女人都喜歡看一些當(dāng)下最熱門的電影和書,所以對文藝這塊很有研究的朋友就會推薦。朋友圈子都是很隨性的人,大家在一起聊的氛圍很輕松,看人和事物的眼光都很相近,所以附和是經(jīng)常的事。(宋笛)
A:大家關(guān)心的東西還比較同步,所以幾乎都是互相推薦。唐婭倩的人生閱歷比較豐富,她提出的意見經(jīng)常能讓我受益。而且可能我們兩人性格比較像,所以她的很多觀點讓我也很認同。(趙琦)
QA 意見領(lǐng)袖
Q=《成都女報》
A=唐婭倩
Q:有沒有感覺到圈子里的朋友在時尚品位、著裝風(fēng)格、興趣愛好上部很像?
A:有啊,因為大家消費水平差不多,而且價值觀、生活觀比較一致,自然在品位和興趣愛好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Q:你覺得這種像的原因是什么?
A:可能是因為平時我挺喜歡看時尚雜志和關(guān)心時尚趨勢什么的,多看多聽自然也會讓自己充實起來,所以朋友們可能覺得在我這兒能獲取的東西比較多吧。
Q:自己新買了件很喜歡的衣服,很快周圍朋友也開始買,你是高興還是不高興?會不會表現(xiàn)出來或直接說出來?
A:肯定會很開心。朋友跟我買一樣的東西只會證明我的品位還不壞,這是朋友對我的一種認同感。
有時意見領(lǐng)袖也讓人挺想吐槽
“有時候一個朋友圈子里也會出現(xiàn)性格分歧較大的人。這樣的圈子就容易出現(xiàn)矛盾分歧。以前碰到過所謂的意見領(lǐng)袖,就是那種不管大家的想法,只管做個決定,然后一副‘大家理應(yīng)聽她的’的樣子。或者只是自己單方面覺得好,不問大家意見就做決定,其實在場的朋友只是勉強附和而已。”
小圈子2號
因為之前從事教育工作,黃四喜的小圈子都是教育界的朋友,而這個朋友圈中的意見領(lǐng)袖就是黃四喜。她是在不自覺中被“拱”上這個位置的,隨后發(fā)現(xiàn)成為意見領(lǐng)袖也不是那么糟,反而讓每一次的朋友聚會變得氣氛更好。你想想,要是一群人中沒有這個意見領(lǐng)袖,大家就只能花一個周末下午的時間去琢磨和糾結(jié)“我們到底要干什么”,到最后只有無奈地感慨一聲,聚會的時間去哪兒了?
QA圈子
Q=《成都女報》
A=李晶、廖潔、寧娜
Q:一般約吃飯,大多數(shù)情況是誰做最終決定?
A:不太喜歡獨裁性質(zhì)的個人做決定,因為不喜歡自己去勉強附和。(李晶)
A:喜歡有主見的意見領(lǐng)袖出現(xiàn),這樣在哪兒吃、什么時候去吃就不用糾結(jié)了。(廖潔)
A:我很喜歡依賴人,所以像黃四喜這種每次都會安排好一切的人出現(xiàn)在圈子里,對我來說是個好事,讓我覺得參與圈子活動很省心。(寧娜)
Q:你最近是否買過跟圈子里某位朋友的服飾很像的服飾,那位朋友是誰?
A:當(dāng)然買過。黃四喜買的衣服有時候會是我一直想買的那種風(fēng)格和款式,我就會直接去買一樣的穿。(李晶)
A:會買一樣的衣服。閨蜜們穿一樣的衣服,一起分享美好的東西,感覺很好。(廖潔)
A:朋友用后感覺比較好的化妝品,我一般都會去買一樣的。而黃四喜買衣服很有眼光,所以我覺得跟她買一樣的衣服穿,自己很省心,甚至還會有撿到大便宜了的欣喜。(寧娜)
Q:你們?nèi)ψ永锎蠹叶伎吹碾娨晞。ɑ螂娪埃驎蠖鄶?shù)都是上誰先推薦給大家的?
A:上次是在朋友圈看到黃四喜推薦了一部美劇,自己看過之后也覺得非常好看。(李晶)
A:黃四喜會根據(jù)每個人的不同性格來推薦不同類型的書和電影,所以自己看起來也會覺得很有共鳴。(廖潔)
A:上次黃四喜給我推薦一部很火的韓劇,我看了后跟大家聊天時,發(fā)現(xiàn)大家都在看,于是一起聊情節(jié)和感想,感覺更有共同話題了。(寧娜)
Q:朋友聚一起聊天時,你覺得誰的觀點總是能讓你最認同,或者覺得最新奇,最有見地,會想不自覺地附和?
A:八卦別人穿的衣服特別奇葩的時候,對服裝特別有研究的人總能一句話就吐到槽點上,直接讓我心服口服。(李晶)
A:聊感情問題時,一般那個會發(fā)表意見的都很有經(jīng)驗,她考慮的問題也會很全面,所以會覺得她的建議簡直讓人醍醐灌頂。(廖潔)
QA意見領(lǐng)袖
Q=《成都女報》
A=黃四喜
Q:有沒有感覺到圈子里的朋友在時尚品位、著裝風(fēng)格、興趣愛好上都很像?
A:大家的品位和風(fēng)格都相差不太大。雖然很多朋友對自我定位也挺有見解的,但大家都是以互相贊賞的態(tài)度來欣賞對方。
Q:你覺得這種像的原因是什么?
A:可能是受家庭和職業(yè)的影響,所以很多時候都會為別人多想一點。加上身邊的很多朋友都是神經(jīng)大條的人,所以自己也就不自覺地被推上了安排統(tǒng)籌者的位置。
Q:自己新買了件很喜歡的衣服.很快周圍朋友也開始買,你是高興還是不高興?會不會表現(xiàn)出來或直接說出來?
A:還是會很開心,因為感覺自己很有成就感和存在感。這是朋友對我的肯定,所以之后自己還會主動地給朋友推薦新買的好看的東西。
有時意見領(lǐng)袖也讓人挺想吐槽
“有時候我覺得意見領(lǐng)袖者會過多地干預(yù)朋友的事。比如我碰到過這樣的一個小圈子里的朋友,本來那段時間我事情多,不怎么想看電影和書,但她一上來就熱情地推薦各種電影,這讓我拒絕也不是,不去看也不好。所以有時候意見領(lǐng)袖也不需要太過主動,偶爾被動地等朋友去問或者咨詢時再發(fā)揮特質(zhì),才最好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