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麗青
[摘 要] 目的 探討社區護理在老年高血壓患者社區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八字橋社區衛生服務站已確診并接受規范化管理的老年高血壓患者140例,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70例患者,對照組患者按照浙江省公共衛生服務規范進行常規管理,觀察組患者在規范化管理的基礎上開展社區護理,隨訪觀察兩年,比較分析兩組的血壓控制效果、一般資料及實驗室指標、生活行為方式、治療依從性及對責任護師的滿意度。結果 兩年后觀察組患者不良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明顯改善,在血壓控制有效率、血糖、甘油三酯、膽固醇、治療依從性以及對責任護師的滿意度等方面都明顯高于對照組,且兩組在各項比較中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體重和體質指數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社區護理在老年高血壓患者社區管理中取得較好的管理效果,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社區護理;老年人;高血壓;管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54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_816X(2014)02_0146_03
doi:103969/jissn1009_816x20140223 近年來,高血壓的患病率逐年升高[1]。在60歲以上的老年人中,高血壓發病率可達到50%以上[2]。老年人高血壓是危害人類健康的最常見疾病,其病因復雜、病程長,患者在治療、管理過程中的飲食、服藥依從性等,直接影響血壓的控制效果。我站點近幾年來對老年高血壓患者在規范管理的基礎上實施了社區護理管理,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八字橋社區衛生服務站已確診并接受規范化管理的老年高血壓患者140例,其中男90例,女50例;年齡60~85(702±31)歲;高血壓病史2~20(148±29)年。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診斷標準的老年原發性高血壓病。排除繼發性高血壓、心肌梗死,嚴重肝、腎功能損害及精神、神經系統功能障礙等疾病患者,均采用常規抗高血壓藥物治療。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70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情、病程及治療等各個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兩組患者均按照《浙江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試行)》進行規范管理:(1)建立健康檔案和高血壓患者管理檔案;(2)實行分級隨訪管理;(3)隨訪相關癥狀、體征、生活方式、了解服藥情況,根據血壓控制情況和癥狀體征對患者進行評估和分類干預;(4)開展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包括合理飲食、適當運動、遵醫囑正確服藥。觀察組患者除按照上述方法進行管理外,增加以下社區護理的管理。具體方法:(1)成立社區高血壓患者護理小組,護理人員與患者建立相對固定的服務關系;(2)定期開展高血壓知識講座,邀請省內知名心血管內科專家每月1次高血壓知識講座,闡述高血壓發生的重要意義,高血壓預防的重要性,高血壓并發癥的危害性,解答患者提出的問題;(3)組織患者觀看高血壓疾病相關的健康教育宣傳片;(4)制作并發放宣傳材料,介紹高血壓的病因、危險因素、癥狀、預防、綜合治療及健康的行為方式;(5)舉辦聯誼會,每月1次,讓高血壓病友交流飲食、體育鍛煉及控制血壓的經驗和教訓;(6)定期開展多種形式的患者家屬活動,每兩月1次,講解高血壓患者基本的日常護理知識,建立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家庭支持系統;(7)給予個體化的飲食指導、運動指導等,針對不同層次的人群制訂飲食和運動計劃,并發放鹽匙及油壺。飲食的基本原則是:①熱量平衡;②營養素平衡;③礦物質和維生素平衡;④低鹽飲食;⑤食譜多樣化。根據患者個人身體狀況和客觀條件,我院周一至周五組織患者進行中醫養生保健操練習,如練打易筋經操;(8)加強監測和監督,包括監測血壓、血糖、血脂、體重等。每月對高血壓患者遵醫行為、用藥依從性、合理的飲食及運動行為等進行監測和監督,每兩月1次進行有關飲食,運動調查表填寫等,促進并維持患者健康的生活方式,并隨時記錄。(9)加強高血壓患者的心理護理,緩解壓力,減輕緊張、焦慮等情緒,告知不良的心理狀況可影響疾病的發展,培養患者的自我控制能力,建立患者對健康管理的依從性。
13 評估方法:對觀察組和對照組人群的血壓控制有效率、一般資料及實驗室指標、生活行為方式指標和治療依從性及滿意度進行評估。
131 血壓控制有效率評估:管理后觀察患者的血壓情況,根據血壓下降情況分為顯效、有效、無效三級。顯效:治療后舒張壓(DBP)下降10mmHg,并降至正?;蛳陆?0mmHg;有效:治療后舒張壓(DBP)下降雖未達到10mmHg但已降至正常范圍,或下降10~19mmHg。如為收縮期高血壓,收縮壓下降30mmHg;無效:治療后血壓下降未達到有效標準??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132 一般資料及實驗室指標監測評估:身高、體重的測量采用統一標準儀器測量,常規監測血壓、血糖、甘油三酯、膽固醇等。
133 生活行為方式指標評估: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進行生活行為方式指標變化評估,調查問卷內容包括一般情況、飲食情況、運動情況、健康知識知曉情況,現場調查與資料的收集由統一培訓后的社區醫護人員完成,由專家組成質控組,保證調查質量。
134 治療依從性和滿意度評估: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進行治療依從性和對責任護師的滿意度評估。
14 統計學處理:將所得數據采用SPSS 150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x -±s)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比較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血壓控制效果評價比較:觀察組患者的血壓控制總有效率為9714%,對照組為8571%,觀察組的效果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及實驗室指標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一般資料及實驗室指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觀察組血壓、血糖、甘油三酯、膽固醇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體重、體質指數(BMI)指標也有下降,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endprint
23 兩組患者生活行為方式變化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生活行為方式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調查問卷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吸煙、飲酒、高鹽膳食、科學控制飲食、經常鍛煉率、相關知識知曉率有明顯改變,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4 兩組患者接受治療的依從性和對責任護師的滿意度比較:調查問卷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用藥依從性(9143%)及對責任護師的滿意度(9571%)均明顯優于對照組(8286%、8857%),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高血壓的預防和治療已經成為一個重大的社會衛生問題。高血壓患者的社區防治及管理是降低發病率、預防并發癥及提高管理率和達標率的有效舉措[3]。有報道表明,在開展社區高血壓規范管理的過程中,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對高血壓相關知識的認識,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提高管理效果[4];注重建立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統,給予患者生活關懷,可幫助患者調整心態,保持心情舒暢[5];行動上的指導促進患者自我保健,提高身體素質[6];加強血壓、血糖、血脂、體重等相關指標的監測,有助于早期發現并積極干預和預防高血壓患者危險因素及相關并發癥;心理疏導可以有效地消除患者的焦慮、緊張、煩躁等不良情緒,有助于患者樹立信心,積極配合治療[7]。本研究采取的健康教育、指導家屬、預防保健、心理疏導等社區護理管理,不僅可以幫助患者家屬掌握高血壓患者常規護理方法,也使患者掌握了預防保健的相關知識,而且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狀態,克服抑郁、焦慮、絕望等一系列負面情緒,使患者的心理健康得到改善。因此在老年高血壓患者的社區管理過程中,加入社區護理管理的相關內容使管理效果更加顯著。
本研究主要探討社區護理在老年高血壓患者社區管理中的應用效果。研究結果表明,經過兩年的社區護理干預后,患者的血壓控制良好,血糖及血脂等指標均得到顯著改善,說明社區護理干預可降低高血壓的危險因素,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同時,社區護理干預后,患者豐富了高血壓相關知識,改善了不良生活習慣,形成了良好的生活行為方式,說明高血壓患者對社區護理干預有較好的依從性,干預有效。此外,社區護理干預前后比較,患者的體重及BMI有所下降,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說明該社區護理干預對體重的控制不甚理想,需要采取更有針對性的措施,加大體重控制的干預力度??傊诶夏旮哐獕夯颊叩纳鐓^管理中,加入社區護理管理的相關內容能夠有效地提高患者的飲食、服藥依從性,提高血壓控制率,提高社區高血壓患者對責任護師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毛云英.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降壓效果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9):9-10.
[2]張軼群.高血壓患者健康教育難點護理對策[J].中國實用醫學,2011,7(7):109.
[3]趙鑫,曲毅,方宇.高齡老年高血壓的臨床研究進展[J].心血管病學進展,2009,30(1):50-53.
[4]李維群.中老年高血壓患者社區延續護理[J].重慶醫學,2012,41(4):406-407.
[5]王芳.高血壓病的護理及健康指導[J].中國實用醫學雜志,2010,20(12):112.
[6]劉惠珍,謝靜.人性化護理在高血壓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4):47-48.
[7]崔琴英.人性化護理對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藥,2011,18(11):1569-1570.endprint
23 兩組患者生活行為方式變化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生活行為方式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調查問卷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吸煙、飲酒、高鹽膳食、科學控制飲食、經常鍛煉率、相關知識知曉率有明顯改變,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4 兩組患者接受治療的依從性和對責任護師的滿意度比較:調查問卷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用藥依從性(9143%)及對責任護師的滿意度(9571%)均明顯優于對照組(8286%、8857%),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高血壓的預防和治療已經成為一個重大的社會衛生問題。高血壓患者的社區防治及管理是降低發病率、預防并發癥及提高管理率和達標率的有效舉措[3]。有報道表明,在開展社區高血壓規范管理的過程中,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對高血壓相關知識的認識,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提高管理效果[4];注重建立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統,給予患者生活關懷,可幫助患者調整心態,保持心情舒暢[5];行動上的指導促進患者自我保健,提高身體素質[6];加強血壓、血糖、血脂、體重等相關指標的監測,有助于早期發現并積極干預和預防高血壓患者危險因素及相關并發癥;心理疏導可以有效地消除患者的焦慮、緊張、煩躁等不良情緒,有助于患者樹立信心,積極配合治療[7]。本研究采取的健康教育、指導家屬、預防保健、心理疏導等社區護理管理,不僅可以幫助患者家屬掌握高血壓患者常規護理方法,也使患者掌握了預防保健的相關知識,而且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狀態,克服抑郁、焦慮、絕望等一系列負面情緒,使患者的心理健康得到改善。因此在老年高血壓患者的社區管理過程中,加入社區護理管理的相關內容使管理效果更加顯著。
本研究主要探討社區護理在老年高血壓患者社區管理中的應用效果。研究結果表明,經過兩年的社區護理干預后,患者的血壓控制良好,血糖及血脂等指標均得到顯著改善,說明社區護理干預可降低高血壓的危險因素,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同時,社區護理干預后,患者豐富了高血壓相關知識,改善了不良生活習慣,形成了良好的生活行為方式,說明高血壓患者對社區護理干預有較好的依從性,干預有效。此外,社區護理干預前后比較,患者的體重及BMI有所下降,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說明該社區護理干預對體重的控制不甚理想,需要采取更有針對性的措施,加大體重控制的干預力度。總之,在老年高血壓患者的社區管理中,加入社區護理管理的相關內容能夠有效地提高患者的飲食、服藥依從性,提高血壓控制率,提高社區高血壓患者對責任護師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毛云英.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降壓效果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9):9-10.
[2]張軼群.高血壓患者健康教育難點護理對策[J].中國實用醫學,2011,7(7):109.
[3]趙鑫,曲毅,方宇.高齡老年高血壓的臨床研究進展[J].心血管病學進展,2009,30(1):50-53.
[4]李維群.中老年高血壓患者社區延續護理[J].重慶醫學,2012,41(4):406-407.
[5]王芳.高血壓病的護理及健康指導[J].中國實用醫學雜志,2010,20(12):112.
[6]劉惠珍,謝靜.人性化護理在高血壓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4):47-48.
[7]崔琴英.人性化護理對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藥,2011,18(11):1569-1570.endprint
23 兩組患者生活行為方式變化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生活行為方式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調查問卷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吸煙、飲酒、高鹽膳食、科學控制飲食、經常鍛煉率、相關知識知曉率有明顯改變,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4 兩組患者接受治療的依從性和對責任護師的滿意度比較:調查問卷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用藥依從性(9143%)及對責任護師的滿意度(9571%)均明顯優于對照組(8286%、8857%),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高血壓的預防和治療已經成為一個重大的社會衛生問題。高血壓患者的社區防治及管理是降低發病率、預防并發癥及提高管理率和達標率的有效舉措[3]。有報道表明,在開展社區高血壓規范管理的過程中,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對高血壓相關知識的認識,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提高管理效果[4];注重建立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統,給予患者生活關懷,可幫助患者調整心態,保持心情舒暢[5];行動上的指導促進患者自我保健,提高身體素質[6];加強血壓、血糖、血脂、體重等相關指標的監測,有助于早期發現并積極干預和預防高血壓患者危險因素及相關并發癥;心理疏導可以有效地消除患者的焦慮、緊張、煩躁等不良情緒,有助于患者樹立信心,積極配合治療[7]。本研究采取的健康教育、指導家屬、預防保健、心理疏導等社區護理管理,不僅可以幫助患者家屬掌握高血壓患者常規護理方法,也使患者掌握了預防保健的相關知識,而且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狀態,克服抑郁、焦慮、絕望等一系列負面情緒,使患者的心理健康得到改善。因此在老年高血壓患者的社區管理過程中,加入社區護理管理的相關內容使管理效果更加顯著。
本研究主要探討社區護理在老年高血壓患者社區管理中的應用效果。研究結果表明,經過兩年的社區護理干預后,患者的血壓控制良好,血糖及血脂等指標均得到顯著改善,說明社區護理干預可降低高血壓的危險因素,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同時,社區護理干預后,患者豐富了高血壓相關知識,改善了不良生活習慣,形成了良好的生活行為方式,說明高血壓患者對社區護理干預有較好的依從性,干預有效。此外,社區護理干預前后比較,患者的體重及BMI有所下降,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說明該社區護理干預對體重的控制不甚理想,需要采取更有針對性的措施,加大體重控制的干預力度??傊诶夏旮哐獕夯颊叩纳鐓^管理中,加入社區護理管理的相關內容能夠有效地提高患者的飲食、服藥依從性,提高血壓控制率,提高社區高血壓患者對責任護師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毛云英.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降壓效果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9):9-10.
[2]張軼群.高血壓患者健康教育難點護理對策[J].中國實用醫學,2011,7(7):109.
[3]趙鑫,曲毅,方宇.高齡老年高血壓的臨床研究進展[J].心血管病學進展,2009,30(1):50-53.
[4]李維群.中老年高血壓患者社區延續護理[J].重慶醫學,2012,41(4):406-407.
[5]王芳.高血壓病的護理及健康指導[J].中國實用醫學雜志,2010,20(12):112.
[6]劉惠珍,謝靜.人性化護理在高血壓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4):47-48.
[7]崔琴英.人性化護理對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藥,2011,18(11):1569-157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