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岐
摘 要:在語文課堂中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可以激發學生學好語文的興趣。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應循序漸進。
關鍵詞:語文課堂;培養;閱讀興趣
語文教學中,如何將每堂課的內容真正讓學生接受,已成為語文教師的一大困惑。語文課堂上內容的枯燥,學生滿臉茫然的表現,形成了一道師生之間極不和諧的風景,而且這種狀況隨著年級的升高會逐步加深,造成這種原因是多方面的,從根本上來說,是師生之間在語文課堂上造成了脫軌,致使學生失去了學好語文的興趣,而教師照本宣科的結果,更讓學生對語文課的態度發生了質的改變。
傳統的課堂是教師拿一本書,提一支粉筆,面對全班學生,從分析入手,一字一句,看似將文章分析透徹,學生也能夠完全理解,由每段到中心思想,教師和學生都分析完成,而且教師不斷指導學生進行誦讀,感覺一篇文章在師生的努力下完美落幕。殊不知在這一分析的環節中,教師的引導,學生的品讀都是在被動中完成的,學生也只會在教師的規定文章中和老師一起完成了分析,等拿過了一篇新文章,卻不能獨立地分析完成了,造成了學生依賴性極強的特點。對于農村學校來說,由于受教學條件不足的影響,加之教師在語文教學方面培訓的機會又少,學生又不能直接體驗到多媒體帶來的直觀視覺。所以語文課堂上就和前面所說的情況大致相同了,加上應試教育的束縛,語文課已成為脫離生氣的規范課,在應對課外閱讀時,學生普遍丟分,而在閱讀連鎖反應中,學生的作文也成為一個盲點,背作文現象是每學期考試之前的必修課,學生和教師越來越依賴于作文選,而忽略了獨立創作的重要性,這對于語文這門功課是極其危險的。我們要將語文化繁為簡,根本的做法就是要培養每名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那么培養學生的興趣是至關重要的,如果每名學生都有了足夠的興趣來對待語文這門課程,那么學和教就變得容易了。從小學生的身心特點來說,有興趣的首先他們會重視起來,會想方設法來了解,而要完全把他們的注意力轉移到語文課中的閱讀上來,就需要教師不懈的努力才能完成。
培養興趣的過程是一個具體化的過程,就是要教師本身做到盡知、完善、熟練引導,由點滴做起,讓學生的注意力慢慢地從老師身上發現光點,模仿去做,然后發現一個二個三個多個……
當學生被我們激發起興趣時,我們就要循序漸進,應該倡導每名學生手里都要有閱讀的刊物,師生之間可以互相交流。每天固定一個半小時用以看書,看后師生可以一同進行讀后感的溝通。學生可以經常自己來寫寫“小文章”,對于好的教師要經常在班級予以表揚,以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幫學生養成親自動筆的好習慣,慢慢地學生就會熱愛上閱讀這一過程。讀和寫有著不可分的連體關系,相信通過老師和學生的一同閱讀,學生的語文素養一定會有很大的提高。
(作者單位 吉林省公主嶺市響水鎮中心小學)
·編輯 張 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