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琦+田精白
摘 要:計算機專業作為一種高技術的系統化專業,其畢業生不僅需要有過硬的專業技術能力,還需要有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本文在現有計算機專業本科培養計劃的基礎上,對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提出了一套較為全面的方案。
關鍵詞:計算機專業;自我管理;職業核心能力
一、概述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后簡稱計算機專業)是一個注重實踐的專業,作為一個軟硬件相結合的系統化專業,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本應擁有廣闊的就業前景。近年來,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并不理想,普遍存在就業率低、收入低且就業滿意度低等問題。要解決這一困境,一方面在專業技術能力培養方面要貼近企業需求,另一方面則需要加強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本文以計算機專業本科教育為例,重點研究如何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幫助學生成長為企業需要的實用型人才。
二、本科教學與自我管理能力培養
1.自我管理能力的內涵
自我管理是指個體對自己本身,對自己的目標、思想、心理和行為等表現進行的管理,即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約束自己,自己激勵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務,最終實現自我奮斗目標的一個過程。
廣義上說,自我管理是人面對現實環境條件,為獲得自我發展和社會適應能力,對自己生命活動進行的一種自我調節和對自己的思維活動和行為過程進行的一種自我控制,以便達到自我目的和價值。狹義來說,自我管理是自我認識、自我教育、自我開發、自我評價、自我控制等一系列活動的集合。在自我管理的培養過程中,必須有機地將兩者結合起來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2.在本科教學中推行自我管理教育的必要性
隨著近幾年高考人數的持續下降,三本院校面臨著許多挑戰。畢業生的理論知識比不上優秀院校的學生,而實踐經驗則比不上高職高專學生。為擺脫這種尷尬境地,一種可行的解決辦法就是在這類普通本科院校中推行自我管理教育。
3.計算機專業的特點
計算機行業具有以下特點:(1)高技術、高附加值,但準入門檻低,各層次人才競爭激烈,業界對職業素養有很高要求。(2)面向就業崗位多,適應能力要求高,從業人員崗位遷移頻繁,要求有很強的職場適應能力。(3)技術更新快,新思想、新產品層出不窮,對自我學習的能力要求高。可見,自我管理能力在計算機專業的能力組成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三、在教學中培養計算機專業學生自我管理能力
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有兩種方案,一是開設獨立的自我管理課程,二是在專業課程中融入自我管理能力的內容。前者需要修改現有教學計劃,實施難度較大。要在有限的學時中完成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后者顯然更為適合。自我管理有著廣泛的內涵,對于計算機專業學生來說,最重要的是學習管理能力和時間管理能力。
計算機專業畢業生可面向的就業崗位眾多,但為了適應技術更新快、工作流動快等行業特點,學生必須要掌握良好的自我學習能力。目前,在大部分計算機軟件類專業的培養計劃中,均是以夯實學生專業基礎、提高學生編程實踐能力為目標,擁有合理的課程結構。然而,由于行業技術更新快,學生在校期間,不可能在課堂上系統地學習眾多的新技術。比如:對于計算機專業學生最重要的編程能力來說,課堂教學主要強調語法和算法等基礎思想,而在實際工作中,更多是利用現有技術來解決問題,減少純編程的工作量。這就要求學生能夠對自己感興趣的新技術進行了解和學習。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除了完成課堂教學內容之外,可以更多地為學生講解技術的走向以及可能的職業選擇,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專業發展方向做出規劃,選擇適合自己的技術進行自我學習。
自我管理能力的另一個主要方面是時間管理。時間管理就是如何以最少的時間投入來獲取最佳的結果。廣義上的時間管理是對生活的各個領域進行計劃、管理,本文強調的時間管理主要是在專業實踐上的管理。換言之,在專業方面,最主要的時間管理是對編程過程的計劃與控制。目前相關課程的上機環節往往重成效而不重時效。針對這種情況,可以引入PSP(Personal Software Process,個人軟件過程)的思想,在每一門編程課程的實驗教學中,讓學生使用PSP相關的開發表格、指南和規程結構化框架來記錄自己編程的過程和效率,從而提升自身在時間上對編程過程的掌控,提高編程效率和質量。
四、結束語
提高計算機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不僅要增強學生的專業技術能力,同時也需要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可以說,這是計算機專業學生培養的趨勢。本文從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方法入手,對計算機專業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模式進行了探究,在不影響現有計算機專業培養計劃的前提下,融入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方式,有效地提升了學生的職業素養,使畢業生能更加符合企業對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許湘岳,吳強.自我管理教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2.
[2]柯采茶.新形勢下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培養的探析[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報),2011(1):196-199.
[3]方衛渤,等.管理自己[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