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華
(內蒙古師范大學 經濟學院, 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呼倫貝爾市草原旅游業發展研究
高華
(內蒙古師范大學 經濟學院, 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呼倫貝爾市有廣袤的草原和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具有發展草原旅游業得天獨厚的優勢.本文認為呼倫貝爾市可以依托豐富的草原旅游資源,發展草原旅游業將成為該市的新的經濟增長點.為此,本文對呼倫貝爾市草原旅游業發展現狀分析的基礎上,提出加快發展呼倫貝爾市草原旅游業發展對策建議.
呼倫貝爾市;草原旅游業;對策建議
草原旅游是一種復合型的旅游活動.是以草原生態系統為依托,以草原文化為核心,以旅游者為主體,以草原景觀、草原人文歷史遺跡、草原游牧生產生活方式及相關接待設施為客體的多層次游憩活動.①從上述定義可以看出,草原旅游業有以下幾方面的主要特征.
1.1 旅游的客體多元化
主要包括天然草原景色、草原人文歷史遺跡、草原特有畜牧業生產生活方式和各種旅游服務設施.草原旅游對游客帶來一種集自然、人文、歷史和現實的多元化的旅游體驗,內涵豐富的旅游活動.不管來此世界各地的游客,來到草原都會有不同的體驗.
1.2 草原旅游業鮮明的季節性
內蒙古草原旅游業黃金季節是每年的 6—8月三個月時間.草原景色最好,氣候適宜.這是內蒙古草原的生態環境和氣候條件所決定的.草原旅游業受到季節性的限制,旅游時間短,淡季較長的特點.
1.3 草原景區之間有同質性的特點
草原旅游業主要依托天然草原生態系統和蒙古族歷史文化以作為主要旅游資源,旅游景區有明顯的同質性.旅游景點之間的差異性小,沒有形成差異化需求,景區之間惡性價格競爭經常發生.
2.1 發展草原旅游業的條件
呼倫貝爾市是“世界上土地管轄面積最大的地區級城市”.市境內的呼倫貝爾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被稱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呼倫貝爾市總面積 26.3萬平方公里,相當于山東省與江蘇省兩省之和,東鄰黑龍江省,西、北與蒙古國、俄羅斯相接壤,是中俄蒙三國的交界地帶,與俄羅斯、蒙古國有 1723公里的邊境線,有 8個國家級一、二類通商口岸,其中滿洲里口岸是中國最大的陸路口岸.目前開發的主要旅游景點有呼倫諾爾、白音胡碩草原旅游點、察爾森草原蒙古包旅游村.呼倫貝爾市因其優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氣候條件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成為內蒙古自治區重要的旅游城市,特別是近幾年,呼倫貝爾市的旅游業進入了黃金發展期.
2.2 草原旅游業發展現狀
呼倫貝爾市擁有多個旅游景點,西山森林公園,金帳汗旅游景區,莫爾道嘎國家旅游景區,被譽為“塞外蘇杭”的扎蘭屯市,敖魯谷雅獵民鄉,鳳凰山莊,吊橋風景區等近五十多個風景區.據統計,2012年呼倫貝爾市共接待旅游者751.7萬人次,增長 23.1%,其中,過夜海外旅游者 41.46萬人次,下降 33.6%;內旅游者 710.24萬人次,增長 29.8%;國際旅游創匯 1.97億美元,下降 18.9%;國內旅游收入 104.89億元,增長 37.1%;旅游業總收入 118.32億元,增長 27.1%.

表1 呼倫貝爾市 2005-2012年接待旅游者人數和總收入情況表
呼倫貝爾市草原旅游業發展迅速,成為國內外旅游的熱點地區之一,接待游客數量、旅游業總收入年均增長 30%以上,產業綜合發展水平在全區每年攀升一個位次.2013年,呼倫貝爾市全面啟動旅游大交通建設,加快航線培育,在 2012年基礎上 2013年增加 5-7條航線,達到 30-35條,飛機所到的大中城市達到 35個左右,夏季進出港航班達到60架以上,另外鐵路方面加開旅游專列,一個高速便捷、暢通無阻的公路、鐵路、航空立體旅游交通網已在呼倫貝爾大地搭起.
呼倫貝爾市草原旅游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已成為該市新的經濟增長點.但是,要將草原旅游業成為該市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之一,還有很多必須盡快解決的問題.
3.1 草原旅游業的季節性特征明顯
呼倫貝爾市的旅游大多屬于草原觀光類型,在時序上,受氣候條件的制約,消費淡旺季十分明顯,旺季需求良好的月份主要集中在 6、7、8月份,其它月份均為淡季,使旺季的時候旅游區人滿為患,旅客擁擠,易發生擁擠現象,以致游玩興致減少.但可以收入增加,使淡季游客稀少,工作無法進行,從而收入不佳.
3.2 旅游基礎設施不完善
3.2.1 呼倫貝爾市區域內交通條件也是呼倫貝爾市草原旅游發展的關鍵因素.近年來呼倫貝爾市接待游客數量快速增長,但交通條件卻成為其發展的“瓶頸”.其主要表現為:除西山國家森林公園等少數景區地處中心旅游城市市內,最近的金帳汗旅游景區距離海拉爾區中心也有39公里左右,而相對較遠的莫爾道嘎國家森林公園,距離海拉爾市區有 280公里之遙.生態旅游的參與者主要是收入較為穩定、可以享受法定節假日和雙休日的城鎮居民.被稱為“塞外蘇杭”扎蘭屯市,相信很多人都有所耳聞,但較少有人能身臨其境,親身體驗一下她的旖旎風光,由于沒有旅游專線車,乘公交車、火車則耗時耗力,使許多人想去而去不成.
3.2.2 旅游旺季住宿供不應求.到呼倫貝爾市旅游的游客大多會選擇在海拉爾市區住宿,旅游旺季 6—8月出行,賓館飯店就會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住宿價格也會很高,所以最好提前預定.但也存在價格欺詐的現象,特別是一些中低檔的酒店的住宿價格也會出現高的離譜的現象,商家都想趁著旅游旺季賺一把.在這種情況下家庭旅館也就應運而生,住宿價格也不合理.例如:在旅游淡季,酒店標準客房平均價格為 100-400元一宿,而且適時推出特價房;而在旅游旺季標準住房平均價格為 400-1000元一宿,并且住宿環境與平時住房環境并無差別.
3.3 旅游服務意識不強,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旅游業是服務性行業,服務水平的高低、服務質量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旅游客源和經濟效益.而有些工作人員服務不周到,怠慢游客,更有甚者違反規章制度牟取暴利,嚴重的影響了呼倫貝爾市草原旅游業的發展,管理水平有待全面提高.同時目前呼倫貝爾市缺乏散客的接待機構,也沒有建立起有利于散客旅游的咨詢機構、接待中心和服務設施.散客旅游的發展是旅游業進入更高層次、更新階段的產物,也是旅游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雖然由于老弱游客、初次出游者以及語言障礙等因素的存在,團體旅游不可能完全消失,但其規模將會縮小,團體模式也將有所改變.在團體旅游與散客旅游的并行發展中,團體旅游會不斷結合散客特點,向散客旅游經營方式的方向作出相應調整.
加快呼倫貝爾市草原旅游業的發展,應該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克服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措施:
4.1 開發冬季旅游資源,克服季節性短暫的問題要克服草原旅游業的季節性的問題,要做好旅游旺季:每年 6、7、8月份的旅游接待工作以外,應該開發滑雪、冰雕等冬季旅游項目.呼倫貝爾市冰雪資源富集,被譽為中國降雪時間最早、雪期最長、最富有民族文化內涵的冰雪旅游勝地.每年有著長達 5個月的冬季,冬季最低氣溫能達到零下 40度以下.目前已經開發了一部分冬季旅游項目,吸引了國內外游客.但是,與夏季旅游相比無論接待游客規模和旅游收入都差很多. 4.2 完善旅游基礎設施
4.2.1 交通方面:改善呼倫貝爾市旅游發展的基礎設施條件,重點加大以鐵路客運和支線機場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大幅增強旅游客運能力,努力消除制約旅游業快速發展的交通瓶頸,全面提高區域旅游的交通環境.實施呼倫貝爾機場航站區升級改造,加快扎蘭屯、鄂倫春支線機場建設,大力推進根河、尼爾基、莫爾道嘎通勤機場前期工作,形成以海拉爾為中心的呼倫貝爾通勤機場群.
4.2.2 為著重解決呼倫貝爾市旅游住宿的床位不足,服務檔次不高的問題,應大幅度增加旅游星級飯店總量、各類旅游接待住宿床位數.還需加快發展青年旅館、自駕車營地、城市家庭旅館的建設,調整星級賓館、社會賓館、鄉村賓館的結構布局;并根據不同等級的住宿標準制定不同的住宿價格,政府部門、消費者共同監督,防止出現價格欺詐的現象,使呼倫貝爾市的住宿設施能夠滿足各市場的需求.
4.3 提高服務水平,提升旅游產品質量
旅游業是“窗口行業”,服務人員必須有良好的服務態度,親切對待每一位游客,不斷提高服務質量,這不僅關系旅游業本身的發展,必要時可進行一些專業培訓,提高旅游服務人員的政治思想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增加現代旅游知識和管理能力,提高服務質量.與此同時,旅游者的素質也要不斷提高,從小事從自己身邊做起,要從事高層次的旅游消費活動,必須要有較高的科學文化水平和藝術修養.
注 釋:
①王亞男.內蒙古草原旅游區劃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0.
〔1〕呼倫貝爾盟史志編纂委員會.呼倫 貝 爾 盟志[M].呼 和 浩特:內蒙古文化出版社,1999.
〔2〕呼倫貝爾市旅游局.呼倫貝爾市“十二五”旅游業發展規劃綱要.呼倫貝爾市:2010.
〔3〕王亞男.內蒙古草原旅游區劃研究[D].內蒙古師范 大學, 2010.
F590
A
1673-260X(2014)08-01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