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林麗
針對目前高職院校學生創造性思維較貧乏的現實,筆者結合數學中蘊含的創造性思維品質,以創新能力的培養為數學教學目標,提出以培養高職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為主的教學途徑。
數學教學創造性思維創新能力培養途徑一、高職院校學生創造性思維現狀
創造性思維是指人們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根據一定的目的,對于同一個問題沿著新的方向去思考,產生新穎、獨特、有社會或個人價值成果的一種思維方式。
筆者對山東協和學院2013級理工類高職專科100名同學進行了創新性學習素養問卷調查,參加人數共100人,調查發現;54%的學生認為自己在學習中欠缺創新能力。遇到難題有45%的學生“等老師講解”;35%的學生不反思;20%的學生偶爾反思。筆者的這一調查結果與有關統計資料的顯示是一致的,高職院校學生受傳統教育的影響極深,唯師是從、知識面窄、創造性思維貧乏,主要表現為問題意識淡薄、質疑能力差、創新意識不強。因此,在高職數學教學中必須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的作為教學目標,利用數學知識的廣泛性及數學思維的品質,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形成,為把學生培養成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新型專業技術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數學教學中蘊含的創造性思維
創造性思維是高層次的思維活動,它以判斷、推理為前提,通過非常規性的邏輯線索和認識軌跡,產生有創見性的思維成果。
創造的關鍵是思維。創造性思維是聚合思維和發散思維的統一,在高職數學教學中體現在培養學生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的能力;創造性思維是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統一,時常表現為直覺思維,就是在頭腦中突然出現的直接頓悟。因此,在高職數學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多思考、多參與、在認識的基礎上探索規律;應鼓勵學生一題多解、一問多答,擺脫傳統觀念和思維定勢的束縛,勇于異想天開、標新立異;組織學生參加多種數學競賽,使學生在各種競賽活動中培養和鍛煉自己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創造型人格是教育的終點行為,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是達到終點的教育任務。總之,人的創造性思維是可以通過教育來發展的,而這其中數學教育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高職數學教學中培養創造性思維的主要途徑
將創造性思維培養融入各科教學過程之中,使學生在學習各種知識的同時學會創造。筆者在深入研究教材、學生特點和創造性思維相關理論的基礎上,對山東協和學院2013級理工類高職專科3個班級展開了創造性思維培養的實踐工作。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引導學生在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思維的靈活性、獨創性、深刻性、批判性等思維品質。實踐證明,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是切實可行的,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科創造能力,還可以影響到其他領域(如后繼課中的應用)。為此提出高職院校數學課堂教學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幾種有效教學途徑。
1.加強數學知識發生過程的教學
對科學的知識,要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才能有所創新,數學發展史告訴我們,任何數學知識的形成和發展都是人們創新活動的結晶,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當把這種創新過程藝術性地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盡可能地親身體驗,把教學立足點放在使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的背景、知識產生的原由,以及知識之間的聯系,構建知識體系上,將“觀察——猜想——化歸——證明”的創新活動貫穿于課堂教學,就能使學生的學習由被動灌輸變為主動的探索,并在探索中獲得新思想,新方法。為創新能力的形成打下堅實的基礎。
例如,導數與定積分的概念在教學中我們都可以由它們的現實世界客觀現象——找出本質——抽象概念——建立模型進行過程式教學。
2.喚起學生的審美意識
在一些學生看來,數學是一門枯燥、無味、難懂的學科。正是這種觀點存在,影響了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熱情,創新能力的培養也就無從談起。事實上數學與其它學科一樣也存在著美,數學的美主要表現在其簡單、對稱、和諧、奇異及應用等諸方面,美學創造心理學認為:美的意識能誘發創造直覺,產生解題的方向感,數學創新其實質上就是對數學美的一種自覺追求。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必須充分挖掘教材中數學美的特征,使學生在學習中潛移默化地鑒賞和感受數學美,激發學生按照美的規律進行創造性思維活動,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3.注重非智力品質的培養
愛因斯坦在回顧自己的探索經歷時曾感慨地指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永遠超過責任感。”這就告訴我們:與智力相比創新能力還受到興趣、動機、意志的制約,對相同智力的學生來說這種非智力品質的差異,對其創新能力的影響顯得尤為突出。在高職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品質可從兩方面入手:首先,是以史激情,適時地結合數學內容介紹數學史中的歷史典故和國內外數學家的在追求科學真理中動人事跡,以培養學生的學習數學的興趣。其次,是以趣激情。在數學教學中可適時以學生們比較感興趣的問題作為切入點,變枯燥無味為生動有趣。如在講導數的性質時引入一句廣告詞“商大物流導數永大于零”以此激起學生對本課的學習興趣。學生具備了良好的非智力品質,才能全身心地投入數學的學習活動,可見良好的非智力品質是創新能力的力量源泉。
4.在解題教學中發展創造性思維
創新能力是以創造性思維能力為基礎,創造性思維是人們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在發明創造過程中所特有的思維活動,是一切具有嶄新內容的思維形式的總和。高職數學教學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學生能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問題,通過解題教學,引導學生打破常規、獨立思考、大膽猜想、放開思路、探究多種解決方案或途徑,學會從多個角度提出新穎獨特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高職學生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進而發展其創造性思維。在解題中教學中可注意下幾方面。
(1)解題中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多向思考
合理、科學的猜想是直覺思維的重要形式,也是科學發現的重要途徑。正如偉大的物理學家數學家牛頓所說:“沒有大膽的猜想,就做不出偉大的發現。”許多數學結論的發現,都是從猜想開始。所以,在數學問題解決的關鍵時刻,善于提出猜想,將有利于解題方向及解題思路的形成。在數學教學中,根據教材編寫的特點和學生的認識規律,引導學生開動腦筋,激發學生猜想的欲望,鼓勵學生勤于觀察,允許學生提出各種“異議”,啟發學生進行多向猜想、多向思考。
(2)解題中創設問題背景尋求解題思路
在解題中教師應重視創設問題背景,啟發學生探討,發現問題的實質尋找解決問題的突破口,就能為學生提供一個發現與創新的環境和機會。因此,選擇典型問題,設好問題背景,調動全體學生敢想、善思、也就成了發展創新思維的關鍵。
(3)解題中重視提出問題扶持創新行為
只有提出問題才能善于思考,在創新能力從意識到實踐的形成階段,每個學生身上都是優點和缺點同在。在高職數學教學中,要發展學生的個性,培養其創新能力,就得重視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教師要學會正確地分析對待學生的“奇談怪論和異常舉止”,才能扶持他們的創新行為。
引導學生重視課本,鉆研教材,針對課本提出問題。課本是學生最直接的資料,而課本內容是高度概括的,要想深刻理解,必須不斷地提出問題,可以問這章節的重點、難點是什么;可以問這概念、定理是什么含義,其中隱含著什么條件;可以問公式如何運用等。有的是教材為回避某知識點而輕描淡寫一筆帶過,這種地方往往就是數學問題的棲身之地。
教師在講解時故留漏洞,引導學生在“百密一疏”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讓學生辨析錯解,有利于提高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和批判性,有利于提高提出問題的能力。課堂教學中,有時故意疑問,露點破綻,也能促進學生認真聽講,增強學生的成就感。
精選習題,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中提出問題。學習離不開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或之后,應鼓勵學生深入研究以提出問題或變換問題,常用的方法有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和編擬新題等。應重視學生提出問題能力的培養,扶持學生的創新行為,為其今后的創新奠定基礎。
當今時代是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對未來的建設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要求高職院校的學生必須具有開拓性、獨創性、探索性。作為教育工作者,特別是數學教師就肩負著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重任,所以我們要不斷學習現代教學思想,研究現代教育理論,自覺地把開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創造能力作為自己教育的最高目標,積極實踐,大膽探索。
參考文獻:
[1]邱紹軍.構建建模意識,培養創新思維[J].數學教育研究,2011,(35):110.
[2]張清年,葉曉楓.大學數學教育在創新人才培養中的地位和作用[J].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科版),2011,17(4):150-152.
[3]陳龍安.創造性思維與教學[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1999.
[4]單尊.數學是思維的科學[J].數學通報,2001,(6).
[5]周菊玲.數學建模——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2006.
[6]周春荔.數學創新意識培養與智力開發[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12.
本文系山東協和學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數學競賽環境對激發大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探究”(項目編號:XHXY201317)。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