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寶珍
標準成本管理在企業中的應用研究
陳寶珍
控制生產成本,提高實際利潤,是每個企業追求的目標,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企業在日常的運營中,都會采用相應的成本管理方法,本文在標準成本法理念和管理模式的基礎上,結合當前的市場環境,從樹立系統成本管理觀念、戰略成本管理思想和保證成本信息準確性三個方面,對標準成本管理在企業中的應用策略,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標準成本法;企業;成本管理
標準成本管理制度起源于美國,由于其具有很好的成本控制作用,在西方國家的企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隨著經濟的全球化發展,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利潤是企業能否持續發展的關鍵,而成本是企業盈利能力的重要標志。標準成本法是按照一定的價格,根據生產使用的材料和人工費用和實際的產量,從而達到成本控制的目的。通常情況下,標準成本計算包括標準成本的制定和標準成本差異計算兩個方面。
1.標準成本法的理念
標準成本法就是對成本進行計劃、控制、計算,根據企業的年度盈利目標,編寫相應的預算,確定產品的標準成本,然后衡量實際生產中成本的節約和超支情況等,產品的成本主要有材料、人工和制造費用三個部分組成,標準成本是以數量和質量之積的形式表現出來。其中數量就是成本的規模和工作量等,包括材料使用的多少、人員工作的時間等,而質量包括材料的價格、人員的費用等。標準成本法的應用,主要依靠標準成本和實際成本之間的差異,來評價企業的業績,從而發現每個環節中存在的問題,方便企業進行成本上的控制。由此可以看出,成本差異的分析,是標準成本法應用的重要步驟,是企業能夠進行成本控制的關鍵。而標準成本的計算,是差異分析的基礎,只有準確的計算出企業的標準成本,才能夠保證差異分析數據的準確性,如果標準成本計算存在問題,顯然就無法得出正確的分析數據,影響企業管理者的決策。
2.標準成本的管理模式
要想在企業中應用標準成本法,首先要成立相應的成本管理中心,對標準成本管理提供組織上的保障,以便于成本差異分析的開展,成本差異作為成本考核的重要內容,如果出現了負差,說明實際的成本低于標準成本,成本得到了節約。導致成本差異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標準成本計算有誤、管理不當、產品更新、設備改造等。在標準成本管理中,如果發現了成本差異,首先要分析標準成本的計算是否準確,有問題要及時的進行修正,然后再對管理工作進行考核和完善,為了能夠發揮出標準成本應有的作用,通常會將員工的績效和薪酬與標準成本差異掛鉤,讓員工重視成本的控制。實際的標準成本差異計算和分析工作,為了保證數據的真實、準確,應該以財務部門為主,相關的部門進行監督,共同來完成,分析出成本產生差異的原因后,找到相關的部門或責任人,采取針對性的改進措施。標準管理法的應用,可以讓企業管理者及時的地發現自己的產品在市場的競爭地位,從而優化產品的定位,利用差異分析,及時地找出成本遞減的切入口,使產品利潤最大化,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企業能夠持續的發展下去。
1.樹立成本管理的觀念
在企業日常運營的過程中,能夠影響成本的因素有很多,成本管理的對象、方法和內容不同,產生的效果也會具有較大的差異,要想使成本管理的效果最大化,必須樹立一個系統的成本管理觀念,將所有影響成本的因素集中起來進行系統的管理,拓展傳統成本的范圍,如在產品生產之前,將市場調研和產品設計等工作,售后的服務和支持,納入到成本管理范疇中。使得成本管理的內容包括技術成本、生產成本、庫存成本、銷售成本和維修成本等,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適當的引入產品生命周期的理念,從生命周期的角度,來管理企業的成本。此外成本管理還應該包括虛擬資本。如人力資源成本和產權成本等。只有貫徹這種系統的成本管理觀念,才能夠在標準成本出現差異時,對照成本管理的內容,找到每個環節中存在的問題,然后進行完善,從各個方面控制成本。據相關的統計表明,一個產品從設計到完成生產,只占整個生命周期成本的40%左右,而使用和維護的成本占到了60%左右,如果將使用和維護的成本,納入到標準成本管理的范疇中,大幅的降低使用和維護的成本,整體成本控制的效果將會更加明顯。
2.戰略化的管理思想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消費者對產品的質量、服務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高新技術的應用,使得很多企業從傳統的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企業必須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和市場的變化,適當的調整發展戰略。成本管理能夠直接影響企業的利潤,因此成本管理應該采用戰略化管理的思想,就是從企業的全局出發,關注整個戰略的過程和業績,即使短期內的成本提高了,達到了戰略的目的,那么也可以接受。戰略化的管理是長期的工作,讓企業獲得長久性的競爭優勢,近些年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采用戰略性的眼光看待產品和市場,根據市場變化,做出長期應對的策略,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3.保證成本信息的準確
無論是標準成本的計算,還是成本差異的分析,都需要建立在成本信息準確、有效的基礎上,如果基礎的成本信息不真實,那么標準成本的計算和后續工作,必然都會出現錯誤,財會人員作為成本信息記錄和統計者,直接管理成本信息,因此財會人員的職業道德和自身素質是保證成本信息準確的關鍵。通過實際的調查發現,很多成本資料出現問題,都是由于財會人員受到利益等誘惑,沒有堅持自己的原則,一些企業的管理者,為了保證公司的利益,也會出現做假賬等現象,要想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實行會計獨立體制,將企業的財會部門單獨進行管理。建立嚴格的內部控制制度,保護企業財產的同時,確保財會信息的準確性。傳統的內部控制制度,只是單純的糾正內部的錯誤,顯然已經無法適應現代的企業,財會信息作為內部控制的主要內容,涉及到的部門越來越多,企業內部的利益關系也越來越復雜,因此要建立一個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包括企業治理機構的各個方面。
隨著企業之間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成本管理的作用也越來越大,如何根據企業的情況,建立一套有效的成本管理體制,是每個企業面臨的主要問題,標準成本管理作為現代成本管理的重要方法,經過了多年實踐的檢驗,具有顯著的成本控制效果,與傳統的直接成本管理方式相比,能夠找到各個環節中存在的問題。但是標準成本法在企業應用中,通常只注重生產過程的成本分析,沒有將生產之前的市場調研和銷售后的使用、維護成本納入到管理的范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成本控制的效果,因此企業在應用標準成本管理時,應該對其進行一定的改進,在保證成本信息準確、有效的基礎上,靈活的采取多種成本管理方法,從生命周期成本的角度,對成本進行系統的管理。
[1]周海華.淺談標準成本制度在成本控制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廣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02):55-56.
[2]鄧如星,廖佳.論標準成本法在企業成本管理中的應用[J].今日財富(金融發展與監管),2011(11):81-82.
[3]張瀾,陳登彪.基于全面質量控制(TQM)下的標準成本法改進[J].現代商業,2008(09):113-114.
[4]周海華.淺談標準成本制度在成本控制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廣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02):55-56.
[5]王娜,曹慧.標準成本制度的問題及改進意見[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06(01):37.
(作者單位:無錫電裝汽車部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