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強
關于鄂爾多斯民間借貸問題的探討
孟強
本文從鄂爾多斯民間借貸危機爆發原因、表現和對社會產生的危害方面表述了2011年民間借貸危機的現狀,同時就消除危機具體方法提出了幾點建議。
鄂爾多斯;民間借貸;危機;房地產
民間借貸是指存在于民間的借貸行為。這種債券債務關系一旦形成即受法律保護。我國的民間借貸規模已達到4萬億,市場風險巨大。民間借貸利率在銀行同期貸款利率4倍范圍以內的屬于合法利率,如果利率超過4倍,則屬于不受法律保護的高利貸。民間借貸是直接融資的渠道,相比較銀行貸款這種間接融資而言,下款迅速、期限靈活、還款自由。銀行貸款相對來說門檻高、耗時長、程序復雜。民間借貸可對銀行借貸起到拾遺補缺的作用。民間借貸長期廣泛的存在于不同的社會形態中,對于人們的生產生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民間借貸規范化程度低,游走于合法與違法之間,仍處于政策的灰色地帶,很多方面不受政策保護。較貼近我國民間借貸的現狀。
就民間借貸產生的原因,林毅夫和孫希芳(2005)認為發展中國家金融市場存在嚴重信息不對稱且信息收集成本高昂的情況,導致民間借貸這種可獲得近乎免費的信息且較低交易成本的借貸形式的出現。這是民間借貸自身的優勢,只能說是民間借貸形成規模的必要條件。張杰(2006)經研究認為,我國民間借貸生成是由于強有力的政府控制。金融市場融資體制中存在明顯的所有制歧視,資本資源過多流入國有部門。這是我國民間資本發展迅速的主要原因,并沒有揭示出我國民間借貸出現且規模如此之大的根本原因,即經濟的飛躍發展和我國正處在多種所有制并存的社會發展階段這一現狀。以公有制為基礎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導致多方面資金需求,經濟快速發展使得資金需求量不斷加大。加之民間借貸有其自身比較優勢和政府管制措施的實施,促使規模巨大的民間借貸應運而生。
對整頓民間借貸市場提出的政策建議上,Bell和Kochar認為,正規金融和民間借貸進行水平聯接和垂直聯接。水平聯接就是正規與非正規金融之間直接競爭,垂直聯接就是民間借貸從來源于正規金融的貸款并且將其以借款的形式給予借款人。垂直聯接可以通過專職放貸人之間的競爭降低利率。但是,這項政策建議沒有注意到,當前放貸人數目龐大,放貸人之間從正規金融機構相互競爭貸款,到達一定上限后,放貸款利率接近以致無力可圖,便會有大量放貸人退出民間借貸行列,會影響其發展,又會回到國有金融機構掌控金融市場的局面。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課題組(2002)認為,應該建立多層次民間借貸監管制度,建立檢測系統,成立信用中介管理公司和貸款信用擔保公司這是解決民間借貸危機的直接辦法。民間借貸的問題由來已久,根本在于政府過度主導經濟,金融系統過于偏向國有企業和部門。在疏導民間資本的同時,要轉變政府職能,以市場為基礎進行資源配置。以市場為基礎進行資源配置,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推進利率市場化。衷亞芳(2011)提出,國務院應該加大下放浮動利率的權力力度,使得央行有更大權力在一定范圍內浮動利率,商業銀行真正有權利進行利率浮動,切實實現利率市場化。這是對完善政府職能的要求,也是經濟方面的要求,具有可行性。張洪軍(2012)提倡政府拯救民間借貸市場,扶植相關企業,個人認為應該以市場為配置主體,可以適當支持有實力的企業進行長足發展但是不宜做過多干涉,企業破產倒閉主要由市場決定,一味扶植不能起到根本上的幫助。在引導民間借貸資本流向方面,沙虎居(2012)提出,要構建多層次的股權投資體系,特別是要通過天使投資、風險投資和發展私募股權投資,拓寬民間資本的投資渠道,同時構建以政府信用擔保體系為支撐的多層次擔保體系和多樣化政策引導體系。
鄂爾多斯的民間借貸有其自己的特點。資金主要從親朋好友中募集,通過住房公積金、購房款中套現出利率較低的銀行資金,然后將其倒換至高利貸渠道。所投資行業主要是房地產和采掘業,非公有制經濟是民間融資主體,國家金融機構缺少對非公有制企業的貸款,而同時非公有制企業對資金的需求呈現時間緊、需求量少的特點。民間資金的特點符合其要求,因此非公有制企業主要依賴民間資金。但是鄂爾多斯民間借貸的利率極高,20%至30%是常態。在接近民間危機爆發的時期,高達50%的情況也比比皆是,高利貸特征表露無遺。很大一部分資金的借貸不能納入法律保護范圍,風險巨大。影響商業銀行正常經營,也給市場帶來了很大的風險。
(一)民間借貸資本規模過大
1.經濟原因。①盡管近兩年煤炭價格走勢有所疲軟,但是能源帶來的財富仍然成為民間借貸資金的巨大來源。據調查,當地最小的煤礦年產量以40萬噸計算,每噸以最低300元,至少每年煤礦收入也會過億,而對于以工人和管理為主的煤炭行業來說,資金的積累成為主旋律。②煤炭行業對其他行業的影響。在鄂爾多斯市,由于煤炭行業的作用,化工、煤制油、洗選煤等一系列相關產業也隨之發展,資金總量極具擴張。富裕人口的人數增多也為資本的積累起到了很大作用。
2.政策原因。近十年來,大規模政府拆遷,給民間資本的積累提供了大量資金來源。東勝區政府給農村耕地的補償有些甚至高達2萬元每畝。草地、市區房屋拆遷價格也相對非常高。城鎮化程度越來越高,則拆遷和補償現象也越來越普遍。這就更快地加速了民間資本積累。如果說煤炭行業繁榮發展使得富裕人群的財富積累地更加迅速,那大規模城市拆遷則為中低收入人群增加了巨額的一次性收入。由此促進了整體的民間財富急劇增加。
民間財富急劇增加,使得投資量隨之增加。同時,鄂爾多斯的借貸被認為信譽度高、壞賬率低等優勢而著稱,民間借貸已經成為當地人的主要投資方向。這就使得急劇增加的民間資本投向民間借貸行業,大大增加了民間借貸市場的不穩定性。
(二)房地產過于依賴民間資本
鄂爾多斯民間借貸資本體系是上游以自有資本結合銀行借貸渠道籌集的資金,下游以房地產為主要出口的體系,民間借貸80%的資金均流向房地產行業。官方一項評估顯示,房地產行業30%-40%的運轉資金靠民間借貸維系。民間資本主要投向房地產行業由當地經濟體制和人民心理導向決定,具體如下:
1.經濟和體制脫節。鄂爾多斯經濟迅猛發展與產業結構的變遷和財富的投資途徑脫節,第三產業比重只有30%多,導致目前民間資本投資渠道窄。投資房地產行業是不錯的選擇。加之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繁榮發展,大批的地產類中小企業先后建立,而其金融支持相對缺失,需要有這樣一些民間借貸機構提供資金支持。
2.利率高,參與人數眾多。根據當地官方調研的保守估計,鄂爾多斯民間借貸最高的年息在60%以上,平均利率也在20%-30%。故雖幾經波折但其規模仍然至少在2000億元以上,有50%的鄂爾多斯城鎮居民參與其中。眾多民眾參與此類投資,并且主要投資房地產,從眾心理導致更多人對此行業趨之若鶩。
3.鄂爾多斯房價奇高不下漲幅巨大且地產業難從銀行業取得資金。鄂爾多斯地區銀行系統對房地產開發貸款一直持比較審慎的放貸原則,房地產開發商無法從銀行系統取得充裕的周轉資金,從而將注意力轉向民間貸款。
房地產行業在鄂爾多斯第三產業中占有最大比重。且它的發展關乎當地交通、建筑、文化、餐飲等等多個行業。與其它行業有著“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系。房地產行業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依靠民間借貸資本,不確定性巨大,民間借貸的小波動即會引起房地產行業的大震蕩,相應地一系列相關行業的發展也會受影響。民間資本一旦出現問題,將波及整個社會的安定。
(三)借款利率漸高且地產業遭限價令
隨著民間借貸愈演愈烈,致使后期地下錢莊月利過5分已是常態,甚至不乏高達7-8分者。民間借貸比例又如此之大,按照如此之高的借款利率,若依靠民間借貸資金周轉維系,一個企業的毛利要達到至少5分才能存活,其實這早已不能維持。與此同時房地產行業遭遇了限購限貸的調控政策,房屋銷售困難,現金難以收回,同時還得背負如此高額的借款和利息。貸款無法償還,投資者隨形勢而動,減少投資額,資金鏈難以相繼,更加推進了危機的產生。
民間借貸資本數額巨大,牽扯人數眾多,引起一系列社會問題。拯救民間借貸危機有助于穩定社會秩序,穩定民心。其次,民間借貸資本很大一部分由銀行貸款轉來,如不及時幫救,會引起銀行系統資金緊張,秩序紊亂,從而引發更大規模的金融危機。再次,此次民間借貸危機產生是由多方原因造成,就民間借貸資本本身來說,有利作用還是有很多的。鄂爾多斯的民間借貸資本數量大,相關機構多,覆蓋范圍廣,業務發展迅速。對中小企業和許多急需資金的企業都曾發揮非常重要、及時的作用。拯救此次民間借貸危機,也是對民間資本的一次重要規范和洗牌,提高其利用效率和整個社會的資源配置有很大作用。由此,想要徹底改變扭轉當前局面,將民間借貸資本的風險真正納入可控范圍,提出以下建議:
(一)政府制度需要進行改革和創新
從根本上說,鄂爾多斯民間借貸危機爆發的根源在于政府過度主導經濟。以土地財政為工具、以投資拉動為手段,尤其是主要依靠固定資產投資,而非很好地利用消費和出口來拉動經濟發展。三大產業沒有形成真正的協同帶動,其中以第三產業發展相對落后尤為明顯。加之高端人才比較緊缺、創新能力優勢不明顯、科研基礎相對薄弱,沒有使得人才、科技、管理相互配合、協調發展。其核心還是對GDP的過度崇拜,對稅收、財富、數字過于看重,忽略精神文明的建設和環境社會可持續發展。政府必須扭轉這樣的觀念,鄂爾多斯政府除了出手拯救樓市,給予其建設資金幫其走出困境。還要從根本上認清形勢。中央政府對樓市的調控政策不可能松動。為此,鄂爾多斯政府要先進行自身改革和制度創新
(二)推進利率改革
推進利率改革最重要的是推進利率市場化。民間借貸形成的基礎性因素是利率缺乏市場化形成機制。利率市場化政策推進后將很大程度上發揮利率平衡資金市場的作用。從而能引導資源最佳配置和提高整個銀行業的資金運用效率,維護好銀行正規資金的供需關系即可縮小民間借貸的不良生存空間。
(三)民間借貸資本需要規范化
民間借貸既然可以存在,必然有其存在的必然性。由于國有銀行等金融機構壟斷市場,借貸款利率得不到市場化,民間金融資金沒有辦法得到充分的配置。但是鄂爾多斯的民間資本具有機構多、數量大、業務發展迅速、規模大的特點。但是民間借貸一直處于灰色邊緣,政府的貨幣政策的變動會對其產生很巨大的影響,波動性大。如此,政府在鄂爾多斯民間借貸盛行的時候需要順勢而為使其納入陽光化、規范化軌道。使得巨大的民間資本在政府的正確引導下和市場的調控下自發轉入正在發展的高新科技、環保性質企業,以活躍市場,促進經濟均衡穩定發展。要根據新的市場需求與市場形勢,對目前從事民間借貸的機構進行包括機構準入、業務范圍與形式、退出等在內的政策性規范。
民間借貸由來已久,在鄂爾多斯市這個民間資本迅速累積而又缺乏正確引導的地區產生了巨大的危機。由此,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來對民間資本進行風險管理。這些政策現在還處于試運行階段或還未開始運行。但是這一列政策都是起導向作用,也許會在一段時間內起到作用。但是要徹底對此次危機進行扭轉,必須從轉變地區經濟增長方式、金融行業的改革、和對民間借貸陽光化三方面進行改革。相信在政府和民眾的努力下,這次危機盡量縮小范圍,減少不良影響,使得鄂爾多斯民間借貸和金融市場盡快回到正常軌道上來。
[1]莊文敏.中國民間借貸的監管制度建構.西南財經大學碩士畢業論文,2005年4月.
[2]邱兆祥,史明坤.關于民間借貸合法化的思考.《金融理論與實踐》,2009年第3期.
(作者單位:內蒙古賓悅大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