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麗艷
(宿州學院, 安徽 宿州 234000)
對我國城市弱勢群體的體育消費研究
司麗艷
(宿州學院, 安徽 宿州 234000)
本文通過對我國居民中弱勢群體的現狀進行分析,分別對我國四類弱勢人群的體育消費特征、體育消費傾向、潛在可開發的方向進行了研究,我國弱勢群體的文化程度相對較低,生活上存在一定困難,在生活用品上進行必要的消費,在體育項目或者是健身方式上則很少進行消費,除實物型體育用品外,很少進行體育消費.對我國弱勢群體體育消費進行正確的指導,不僅能夠提高相關人群的身體素質,而且能夠拉動我國經濟發展,希望在今后政府能夠針對弱勢群體進行相關政策扶持.
弱勢群體;體育消費;體育消費行為;體育消費傾向
弱勢群體是我國社會轉型期的一類特殊群體,這一群體在經濟收入、文化學習、社會地位等方面均處在相對弱勢的地位,弱勢群在我國具有龐大的人口,大約有 2-3億人,弱勢群體在我國還是處在資源分配上的弱勢地位,生活條件艱苦,社會交往較為低層次且交往較少,解決好社會上的弱勢群體的問題,有利于我國社會快速發展.[1]在我國社會發展過程中,人們漸漸的對體育的功能有所認識,體育消費是我國居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開銷,我國居民閑暇時間逐漸增加,使得體育消費在不斷的增長,體育消費也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本課題針對弱勢群體這一個容易被學者們忽略的一個群體進行研究,[2]以期能為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和全民健身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2.1 研究對象
本課題主要以我國部分弱勢農民、城市農民工、城市下崗工人、殘疾人這四個群體作為研究對象.
2.2 研究方法
主要是對北京、太原、沈陽、天津、上海、重慶、濟南、南京、合肥、杭州、貴州、西安 12座城市進行問卷發放,共發放問卷 1876份,回收 1644份,有效問卷 1578份,有效率為95.9%,對數據利用 excel2003進行統計處理.
3.1 我國弱勢群體體育消費調查的基本情況分析
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險研究所所長和平從社會學角度的論述,弱勢群體主要包括四部分人:下崗職工、殘疾人、農民工、農民.[3]本文參考了上述經濟學和社會學相關指標,結合體育消費的特征,對體育消費的弱勢群體進行相關研究指標選定,主要是針對文化程度、體育鍛煉態度、體育消費意識、體育消費傾向、選擇消費和鍛煉體育項目進行分析.[4]

表1 我國弱勢群體居民體育鍛煉態度和體育消費認識統計表 N=1578
我國下崗工人是最為貧困的一個群體,其次是農民工,農民和殘疾人相對好一些.主要體現在表 1中,通過對我國弱勢群體的調查發現,大部分人還是認同體育鍛煉的,只要有條件的情況下,他們非常愿意接受體育鍛煉,下崗工人中有 88.6%愿意參加體育鍛煉,殘疾人中只有 63.8%愿意參加體育鍛煉(由于殘疾人身體條件所決定的),這一現象我們可以認同,然而,農民和農民工也不愿意參加體育鍛煉,可以說明農民工在健身方面缺乏一定意識,認為自身工作就是體力勞動,平時不用多運動,這一現象和他們的社會環境有關.我國弱勢群體體育消費中大部分弱勢群體還是愿意進行體育消費的,他們的消費基本集中在購買服裝、運動用品、體育器械、體育相關雜志和報紙,弱勢群體對這些實物型的體育消費給予很大的認同,弱勢群體在非實物型體育消費上表現比較消極.
3.2 我國弱勢群體的體育消費現狀分析
我們通過對城市弱勢群體的體育消費進行調查,從表2中可以看出來,弱勢群體中對體育報紙、體育器材、體育服裝、體育彩票等幾種體育商品進行的消費較多,而對于體育健身場所、體育門票、聘請教練上消費較少,甚至是幾乎不消費.城市弱勢群體在運動服裝上消費較多,是因為服裝類是必不可少的實物,弱勢群體在體育器材消費上也是較多,這也說明體育器材是進行體育鍛煉的必需品,也是實物消費的必需品.在體育報紙類上,殘疾人群體消費的比較多,下崗工人群體在體育器材上需求較多,農民工在運動服裝上需要的較多.通過分析比較可以看出來弱勢群體中對體育商品消費的需求是不同的.
3.3 我國弱勢群體的體育消費傾向分析
3.3.1 弱勢群體對實物型體育商品的消費傾向
從上述研究可以得出我國弱勢群體在實物型體育商品上消費的傾向性,并呈現出來一定特征,反映出弱勢群體傾向于便宜、實用、耐用的體育用品,弱勢群體反映出來的既有一定共性,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個性.弱勢群體對于實物型體育消費用品上也存在著個性不同,從表 2、表 3中可以得出弱勢群體之間對實物型體育消費的差異性,不同的弱勢群體消費者對于體育實物型商品的需求偏好是有所區別的.不同的弱勢群體消費者,對于實物型體育商品的消費傾向既有某些共同的地方,也有各自的差別.
3.3.2 弱勢群體對參與型體育商品的消費傾向
弱勢群體對于參與型體育商品的消費傾向也是具有一定的共性和個性的差異性存在的,我們從上述研究可以總結出來,弱勢群體大體上的體育消費還是以價格低廉、娛樂健身性強的體育商品為主.弱勢群體由于受到自身和社會上的多種原因的限制和影響,從表2中可以得出弱勢群體的消費傾向存在很大的差異性.以弱勢群體中的殘疾人為例,殘疾人受到自身的身體結構和生理結構的影響,這些因素決定了殘疾人不能能像正常人那樣運動消費,所以,他們喜歡靜止,不善于運動,更加傾向于不用自己身體參與的體育消費,例如購買體育彩票.再如農民,他們有過參與型體育消費經歷的占被調查農民的比例比其他的任何群體都要小,其原因是與他們的日常生活相聯系的,所以他們更傾向于臺球這類普及率高、消費低的消費項目.

表 2 我國弱勢群體體育商品消費情況統計表 N=1578
4.1 制定相關改善政策
目前,我國弱勢群體的弱勢主要體現在經濟能力上,他們受到經濟消費能力的限制,在體育消費的能力上就很差,政府多重部門在制定經濟刺激政策的時候,首先應該想到這些弱勢群體,政策性要傾向于他們,并鼓勵他們進行一定的體育消費.譬如:在我國一些城市中建設一些弱勢群體專用場地、場所,現有的健身場所可以適當對弱勢群體進行政策上的支持,為他們減免一些費用,國家要給這些特殊的人群辦理相關證件,他們在一些健身場所可以出示下崗證、殘疾證以享受一些優惠.
4.2 增加弱勢群體閑暇時間,促進體育消費
隨著弱勢群體收入的增長,以及閑暇時間增多,其體育消費觀念也會發生變化,弱勢群體的體育消費從過去的實物型消費逐漸轉向參與型的體育消費,對服務性體育消費的需求程度越來越大.因此,要改善城市弱勢群體生活壓力大,工作時間長等各方面原因,使其中更多的人有時間和精力進行體育消費.
〔1〕許立群.回眸全民健身 10 年:“花錢買健康”成時尚[N].人民日報,2005-6-28(2).
〔2〕李宏偉.中國高爾夫球場太奢華[N].環球時報,2004-4-14(13).
〔3〕曹林.中產缺位下的富人低消費[N].中華工商時報,2002-12-20(3).
〔4〕肖煥禹.我國部分城市體育人口的社會分層調查與研究[D].上海:上海體育學院,2003.
G812;F713.5
A
1673-260X(2014)08-0088-02
安徽省體育局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批準號 ASS201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