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春陽
數字化系統在醫院財務管理方面的應用
段春陽
財務管理信息化是指在財務管理的全鏈條全覆蓋的實現數據信息化,建立大數據分析系統,通過挖掘各類數據資源,使財務信息得到集成和統合,從而協同其他信息化模塊,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和單位經濟效益的過程。財務管理信息化的目的不僅要提高財務管理的效率,還要通過信息化重構工作流程,進行“流程再造”,進而提高工作效率來增加效益。通過財務信息化建設能做到“數出一門,信息共享”,從而“解放”財務人員的時間,讓其真正發揮決策參謀作用。醫院借助數字化系統加強醫院財務管理,是醫院主動適應市場經濟并不斷發展完善的重要措施。
醫院財務管理信息系統必須與臨床科室的HIS、LIS、PACS系統的動態網絡連接,及時接收有關收入、工作量等的數據。我院財務系統主要由HIS系統中的財務分系統、醫院運營系統組成、預算管理系統和財務會計總帳系統等組成,并與業務網內的各業務系統、辦公網內的各系統實現接口,HIS中的財務分系統主要解決醫療收入問題,包括門診和住院的收費、交帳、收入監管等功能,醫院運營系統主要解決財務的支出問題和運營調控管理,包括科室的支出、成本核算、內部服務定價、固定資產管理等功能。預算管理主要實現預算申報、審批和報銷審核,分為醫療預算管理和科研教學預算管理兩部分。科研管理平臺為財務提供支出依據,同時財務平臺也為科研管理服務。系統間接口的順利實施和財務相關的系統分別有HIS、RIS、LIS、醫院運營系統和會計總帳用友U8系統。這些有機融合在一起,成為醫院信息化的一個整體,實現了全面的數據共享,實現“資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統一。
近年來,預算管理越來越突顯出全面性和復雜性等特點,因此利用信息技術,構建全面預算管理信息系統,實現預算管理的信息化是保障全面預算管理高效實施的必然選擇。
預算信息化管理是通過網絡化平臺實現預算申報、預算審批和報銷審核三部分,具體又劃分為醫療預算管理和科研教學預算管理兩部分。醫院以電子經費卡為載體,實現全面預算管理信息化。強化醫療、科教支出的計劃管理,控制整個醫院的財務運營,構建事前計劃、事中控制、事后監督的全過程的內部控制管理機制。打造精細化財務管理平臺的數據應用,通過整合庫存物資物流管理、預算管理、會計核算、成本核算等財務電子信息系統模塊,強化不同類型經費的統一管理,并且通過對科室的三級學科核算,對科室提出改進的合理化建議,控制科室成本,并支持月底將科室成本費用以Excel電子表格批量導入會計核算系統。
新《醫院財務制度》醫院預算管理和財政預算管理都是預算工作的重中之重。醫療主管部門、財政部門以及醫院在預算管理中的職責,要求醫院嚴格執行預算管理并進行預算執行分析,實施醫院全面預算管理。醫院實行預算管控類電子經費“一卡通”。由于近幾年醫院快速發展,床位增加到5700多張,職工人數也增長到5900多人。醫院財務管理面臨著諸多問題:4000多人的研究生經費、科研經費采用傳統經費本管理,既麻煩又時常漏費;醫院的預算用Excel表格管理,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職工食堂的“餐卡”啟用,為我們的財務管理打開了新的思路:把飯卡做成“院內一卡通”,使之成為醫院財務管理的工具之一。該想法首先得到了院領導的支持,同時,申請該科研課題,并成功立項。
經費卡本身就是職工的胸卡,身份的標識。電子經費卡對各類科研經費都進行了資金來源分類。可以用于科室、個人科研經費信息的登記,取消經費本。對各類經費預算明細項進行管控。創新了預算管理載體,拓展了財務管理的職能。經費卡“一卡通”的實施應用解決了傳統的財務經費管理存在管理不嚴密、容易透資、記帳結帳效率低、易丟失等問題。
固定資產是醫院開展醫、教、研活動必不可少的物質保障。隨著醫院快速發展,購置固定資產投入的資金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如何科學有效地管理好分散在各個科室的固定資產,發揮其效能,對提高醫院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無疑是十分重要的。
在建設數字化醫院的背景下,對固定資產實行信息化管理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重視。固定資產管理的信息化建設,對及時掌握資產結構、提高資產利用率、增強資產管理時效性與準確性等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實行固定資產的動態化管理,是做好醫院信息化建設的必然要求。
1.建立固定資產卡,實行“一物一碼”。為每臺固定資產貼上象征身份的條碼標簽,按照“統一管理、各負其責”的思想實現條碼化管理的固定資產管理新模式。
將條形碼技術引入固定資產管理中,對所有固定資產實行“一物一碼”,通過對條形碼編制原則的制定,利用條形碼作為信息媒介,在資產入庫時為每個固定資產辦理了獨一無二的“身份證”,能夠對固定資產進行全程跟蹤。條形碼管理能夠準確無誤的識別實物,從而達到固定資產的唯一化、可視化管理。每一個固定資產從入庫、出庫、轉移、調撥、維修、報廢、清查等各環節的工作流程中,都能使用條形碼得到監控,實現固定資產管理的信息化、規范化和標準化。
對條形碼標簽上的內容、布局、號碼采用統一規范進行編制:每張條形碼都包含院區名稱、設備類別、條形碼和條形碼號、科室名稱以及固定資產名稱等若干項信息。固定資產條形碼的編號原則:按院區、資產管理部門的拼音字母代碼、取得年月、順序號編制。即:N-南湖院區、H-滑翔院區、S-醫療設備部、Z-后勤保障部、J-計算機中心,新購入的設備編碼:NS201005280001,如:醫療設備部2010年5月28日為滑翔院區內科購入呼吸機一臺,其編碼為:H S 20100528 0001。對固定資產采用條形碼管理,在固定資產清查工作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幫助醫院準確高效的完成清查工作。資產清查工作是固定資產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環節,利用手持數據終端,經數據終端掃描過的條形碼標識,實現了現場數據的采集和錄入,并能隨時查詢設備相關信息,實現了數據采集和錄入的準確性、及時性。相比傳統手工方式下的資產清查,利用條形碼管理不但可以省去、逐條登記及財務核對等工作,提高整體工作效率,而且又從根本上杜絕了傳統清查中難以避免的錯查、漏查、重查等現象。
各部門對購置后的固定資產進行驗收合格后,資產管理部門根據規定打印條碼,并粘貼在固定資產上,同時開具一式三聯的固定資產出庫單,經資產管理部門和使用部門雙方簽字后,第一聯由資產管理部留存,第二聯由資產使用單位作為購置固定資產登記卡的依據,第三聯交財務部門辦理資產入賬手續。財務部門審查供貨或承包合同、賬單、發票等,開具付款憑證辦理結算。
醫院資產從購買、折舊以及報廢的整個生命周期,條形碼管理系統都能對該資產進行跟蹤管理,避免了資產管理中出現賬實不符、資產不明、設備不清、國有資產流失、虛增資產等問題。通過固定資產的動態管理,及時全面地掌握各部門固定資產的配備和使用情況,及時調配固定資產,提高固定資產使用效率。
2.通過使用用友財務軟件進行固定資產卡片管理,可實現對固定資產卡片的計算、分類、匯總、統計、查詢、折舊等功能,并生成相關會計憑證和財務報表等,實現了財務部門對固定資產的數據跟蹤管理。
在系統中能查詢到固定資產的名稱、型號、使用科室、資金來源、折舊情況等信息。不僅為管理者提供對資產的基本情況,更能提供資產管理的分析與決策建議,使資產管理的決策水平更加科學先進。
“掌上醫院”是通過手機下載APP平臺和微信等方式,支持患者用手機網上支付掛號費用,同時也可以實現預約掛號、專家介紹、候診信息提示、地圖導航,甚至還能實現檢查結果查詢。該軟件也是真正可以貫穿診療全程的醫院軟件,患者可以將身份證號碼與“掌上盛京醫院”進行綁定,用身份證做“一卡通”,輔以指紋識別,使身份證作為身份識別的唯一標識。既減少了其他卡片的制作成本,集醫保卡、社保卡、房積卡、銀行卡等于一身,緩解市民多卡使用的繁冗和不便。在方便使用查詢各類信息的同時,建立患者的個人健康檔案,并可以通過建立虛擬賬戶進行資金預存,診間繳費等,方便患者避免二次排隊的現象。此外,身份證還包含了性別、年齡、出生地等信息,這些信息或可成為分析社會保障服務的數據庫,進而指導調整社會保障服務水平、能力,分析人群遷移、就診率、發病率等社會服務指標,將明顯提高社會管理水平。醫院推出的“掌上醫院”就是對信息化改革的積極嘗試。
為方便患者,我院率先實行床旁移動收費結算業務,是直接將移動收費車推至患者病房為患者辦理收費結算的一種服務方式。床旁移動收費結算依托于我院無線網絡技術,可以在病房為患者完成直接辦理住院登記、續繳押金、刷銀行卡、出院結算、費用情況查詢等業務。床旁移動收費結算是直接到住院患者病房為患者服務,對于行動不便、無陪護家屬的患者提供了極大的方便,也免除了患者排隊繳費結算的困擾,使患者足不出病房便將這一切輕松搞定。
隨著醫院財務信息化的發展,醫院取得了較好的工作效益,只有加強財務工作的信息化,才能不斷的提高效率以及工作質量、減少漏洞,保證醫院的持續性發展。
[1]張曉祥,李曉華,陳妍妍,史金秀,肖萬超.醫院財經管理信息化平臺的開發和建設[J].中國數學醫學,2007.10.
[2]袁鑫,李力,張曉祥.醫院固定資產管理新模式的研究與探討[J].中國數學醫學,2008.6.
[3]劉愛,鄭大喜.電子經費卡在武漢某醫院財務管理中的應用[J].醫學與社會,2013.10.
(作者單位: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