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金影
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素質教育有效實施的探究
施金影
會計專業素質教育是高職院校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院校自身定位及培養目標和會計專業內在特點決定了高職院校開展會計專業素質教育的重要作用。通過采取合理培養策略,逐步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會計專業素質,推動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發展,滿足不斷增長的社會會計人才需求。本文對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素質教育的有效實施途徑進行探討。
高職院校;會計教育;素質教育;專業素質教育;培養途徑
會計屬于我國高職院校教育中的重要專業課程。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是高技能型應用人才,而會計專業屬于高職院校中經濟學領域涉及面最廣的專業。面對現代我國高技能型人才短缺的現狀,高職院校如何實現自身人才培養目標,培養高素質人才成為高職院校發展過程中必須要解決的難題。在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育過程中,要以培養高技能專業人才為目標,開展專業素質教育,逐步提高學生專業能力,從而為社會提供可用的高技能人才。
1.具有較好的會計職業道德
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會計人員大多掌握著企業的商業機密,如果會計人員缺乏職業道德,將對企業經濟效益造成重大損害。因此,在會計專業教育過程中,會計職業道德是人才核心素質。因此,要將高職會計道德教育作為職業教育的基礎內容,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道德觀,逐步培養學生會計職業道德,確保高職院校會計專業人員能夠愛崗敬業、保守秘密、誠實守信及依法辦事。
2.具有較強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
會計從業者的主要職責是對會計主體發生的各類經濟事項進行會計核算,從而為企業經營管理提供真實可靠的會計信息。對于會計專業人員來講,運用會計知識來解決實際面臨的問題是從事會計職業的基本要求。會計從業人員不僅要具備較好的專業知識,同時也應該具備較強的專業技能。要善于把握會計工作的運行規律,從而不斷提高自身判斷能力,為企業提供真實會計信息。
3.具有較強溝通能力
在現代企業管理過程中,溝通屬于重要工具,保持有效的溝通通常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會計從業者要保持同企業內部各個部門人員的交流,掌握企業內部資金運動狀態,及時為企業決策層提供有效會計信息,從而為企業經濟管理而服務。對于外部而言,會計人員要處理好經銷商、供應商、銀行、稅務部門及政府部門之間的財務關系,提升企業形象。
4.具有較好的心理素質
具有較好的心理素質是從事會計崗位的重要衡量因素。伴隨著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企業會計的管理職能也越來越重要,會計崗位人員需要承擔的風險和責任越來越大。這就要求會計從業人員必須要具有較好的心理素質,確保處于緊張工作環境下能夠有條不紊的開展工作。
5.具有不斷學習的能力
當前,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經濟一體化、全球化等發展趨勢成為企業發展面臨的重要問題。會計作為商業通用語言,必須要保持同經營活動一致。我國在不斷完善會計法規,會計準則自身的靈活性也越來越大。為了能夠適應環境變化,會計從業人員要不斷加強自身學習,正確分析會計準則,準確把握準則變化,從而更好為企業服務。
1.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不斷提高高職院校學生會計專業知識技能
會計崗位要求從業人員必須要具備專業操作技能及會計理論知識,會計專業知識技能是從事會計崗位必須要具備的基本條件。一般來講,會計崗位操作技能通常包括文字處理、數字書寫、點鈔、語言表達、數據分析、數據核算、填制憑證及制表和計算機錄入等工作。在會計從業過程中,會計工作職能不斷拓展,這就要求崗位人員必須要具備全面的理論知識,從而推動會計工作的發展。會計人員必須要掌握專業財務管理、會計基礎及會計法規、統計、稅務及管理會計等知識,為開展會計工作奠定基礎。
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學生的知識技能主要來源于在校期間的學習,因此高職院校要注重會計人才培養模式的選擇,為會計人員打下堅實崗位勝任基礎。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育過程中,要結合市場會計崗位需求,逐步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素質,不斷推進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的創新工作。在教學中要突出知識理論,做好操作技能訓練,不斷提高學生綜合應用能力。高職院校要構建主動適應市場需求,貫徹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采用平臺和模塊化課程結構,利用專業平臺,設置崗位課程模塊和會計崗位技能模塊,不斷創新管理形式,從而滿足學生崗位多樣化的發展要求。
高職院校會計教育要以培養高技能會計人才為目標,培養的高技能人員要滿足社會會計崗位實際需要。要突破傳統課程設置體系,不斷完善教學內容和教學體系改革,重視教學實踐環節,在實踐教學中引入崗位元素,拓寬理論實踐思路,確保會計專業學生能夠盡快勝任會計崗位專業工作。教學過程中要加大實踐教學的改革力度,對會計專業畢業生應該具備的專業技能、綜合應用水平及基礎知識等合理進行劃分,從而形成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相互支撐的教學體系。通過建立標準化考核辦法,做好會計專業學生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通過不斷完善教學改革,提高學生專業綜合素質,從而為社會提供實用性人才。
2.重視會計職業發展,不斷提高高職院校學生會計崗位職業素質
會計人員的職業素質是從事會計工作的綜合能力及行為體現,同時也是勝任會計崗位的基本條件。會計職能不斷發展的同時,企業對會計人員勝任條件及崗位要求越來越苛刻,除了要求會計人員必須要掌握基本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外,越來越重視會計人員的職業素質。會計崗位就業人員要具有較好的職業道德,在從事崗位過程中,要具備實事求是、愛崗敬業及客觀公正的態度。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素質教育過程中,必須要將職業道德素質教育滲透到學生整個學習過程中。在會計理論知識教育或實際操作技能教育中,都要體現會計人員的誠實守信的基本職業道德。同時,要不斷提升學生會計職業紀律性,通過在校期間約束會計專業學生的會計職業紀律,引導學生的會計行為,從而為學生在會計工作中保密、務實打下堅實基礎。培養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學生的職業素質,是高職院校教育的重點,要通過不斷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采用會計理論知識課程培訓、競賽、演講及征文等形式,促進會計專業學生不斷提高道德品質。通過加深會計法規及對會計職業道德的深入學習,提升學生依法辦事的能力及提高履行會計法規和職業道德的自覺性。
3.立足專業教育,提升高職院校會計專業人員崗位勝任能力
在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素質教育活動中,要利用課堂對學生進行職業素質教育,不斷提高學生專業崗位技能。通過組織豐富的第二課堂,有組織、有目的、有計劃的開展多種類型的課堂活動,加速學生的社會化轉換,提升學生社會崗位適應能力。將高職院校學生的社團活動作為第二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讓會計專業學生從參與社團活動過程中來增強集體觀念、陶冶學生的情操,從而提高學生團隊合作能力。組織會計專業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深入社會進行調研,走出校門了解社會,利用自身學習的知識來解決面臨的實際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社會適應能力。開展高職院校公益活動,讓會計專業學生不斷提高社會認知力,增強社會責任感,培養學生溝通和協調能力。此外,高職院校要積極開展學術性活動,為會計專業學生提高學術發揮空間,開展會計專業學術討論及研究,逐步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提高專業技能水平,達到提升綜合技能的目的。
4.利用專業課程,加強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學生思想道德教育
在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素質教育活動中,要充分發揮課堂理論知識的重要作用,利用專業課程開展思想道德教育,引導學生培養健康思想道德。利用課堂開展品德修養教育,幫助會計專業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加深對社會的認識和了解。將專業理論知識和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相結合,利用財經法規等課程開展學生思想道德教育。課堂教育中,要充分發揮專業課程的特長,結合理論知識教育的導向作用,為會計專業學生提供職業發展導向,從而真正提升會計專業學生的會計職業道德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
5.培養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學生職業意識,樹立正確職業發展理想
在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素質教育活動中,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實際的會計職業理想。做好學生人學時的思想教育工作,確保學生對會計專業具有正確的認識。開展專業課程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職業發展理想。部分學生選擇會計專業并非出自自身意愿,此時就需要引導學生深入了解會計專業,為學生講述會計崗位發展規劃,深入簡出的分析會計崗位職責及工作內容,引導學生愛崗敬業。引導學生了解會計崗位的特殊性質,結合學生實際特點,開展針對性教育活動,避免學生出現職業發展及職業規劃混亂現象,幫助學生樹立切合自身實際的目標,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開展專業素質教育。
6.增強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學生團隊協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教育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學生要學會尊重他人,只有彼此尊重,團隊才會有更好的協作基礎;培養學生學會欣賞團隊中其他成員的長處,并能保持謙虛的態度,取長補短促使自身取得更大的進步;培養學生學會寬容他人、平等待人、相互信任、敢于擔當的思維與習慣和講誠信、超越自我的團隊意識,增強整個團隊的協作能力。對于創新能力的培養,則應盡可能地給學生提供更多創新活動的機會,不要給學生太多的束縛,讓其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他們遇到困難時給予適當的指導,而不是手把手教其怎樣做,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7.充分發揮就業指導作用,協助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學生做好自身職業規劃
利用高職院校的就業指導課程,端正學生態度,在對自身具有正確認識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特點及未來從事崗位特點,制訂符合學生自身實際情況和符合事物發展規律的合理職業規劃。高職院校利用會計專業職業生涯規劃,引導學生開展會計專業學習,從而充分發揮學生潛能,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全身心參與會計專業學習中。
8.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不斷提高學生身心素質
對于高職院校而言,良好的校園文化建設對學生的身心素質具有重要影響。高職院校通過開展學風建設、教風建設及校風建設,促進和諧校園文化的形成,從而激發學生內在學習動力,保護學生心理發展,促使學生自覺抵御不良行為,從而積極向上,努力學習,奮發向前。高職院校要利用豐富的校園活動,開展校園文明建設,讓會計專業學生參與其中,從而鍛煉學生身心素質,豐富課外活動,培養學生協作意識,建立較好的人際關系,為會計專業學生進入職場打下堅實的基礎。
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素質教育是提升學生專業能力及綜合素質的重要手段。結合高職院校實際狀況,利用課堂及課外活動平臺,不斷加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職業道德,提升崗位勝任能力,為社會提供實用的會計專業人才。
課題名稱:
本文系中國商業會計學會2013年度立項課題KJ201337《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素質教育有效實施的探究》階段性成果。
[1]趙燕.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與素質教育探索[J].職業技術教育,2009,30(11):36-37.
[2]郭桂杰.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學的看法[J].河南科技, 2013,(15):266-267.
[3]黃丹.關于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探析[J].投資與創業,2012,(9):76,78.
(作者單位:浙江金融職業學院會計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