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水莉 鄭 華 孟慶超
高職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研究
張水莉 鄭 華 孟慶超
會計專業作為一個理論性、實踐性、綜合性都較強的專業,其實踐性教學的研究備受職業教育界廣大同仁所關注。但怎樣才能實現我國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培養出適應市場需求的優秀會計人才,目前還未形成較為一致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做法。本文就高職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目前所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并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高職會計;實踐教學;職業教育
會計專業是一個理論性、實踐性、綜合性都較強的專業,重在培養具有一定會計業務技能,熟練進行賬務處理的應用型人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使得會計職能不斷豐富,同時對會計人員的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只有充分結合會計人才需求的實際情況,明確培養重點和傾向,才能培養出適應市場需求的優秀會計人才。
目前,很多國家把增加學生的職業適應能力和業務操作能力培養作為職業教育改革的重點內容。我國已確定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培養高素質、應用型的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應用型”定位給實踐性教學指明了基本方向。進而,強化會計實踐性教學是會計職業教育的必然要求。
會計實踐性教學的研究和探索,雖然在部分高職院校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總體上還存在諸多問題。因此,高職會計專業實踐性教學的改革勢在必行。
(一)國外高職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研究現狀
1.英國“注重學生素質與能力的培訓”教育模式。該模式強調在會計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造性思維,會計課程的設置上注重與實踐相結合,貼近就業,在會計作業的設計上注重考查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和專業素養。
2.德國“雙元制”教學模式。該模式強調校企分工合作、理論密切結合實際。參與培訓者具有雙重身份,一方面在企業以學徒的身份接受培訓,另一方面以學生的身份在學校參與文化課學習。
3.加拿大CBE教學模式。CBE(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教學模式是指“建立在能力培養基礎上的教育教學體系”。該教學模式下的教學目標明確具體,教學內容為模塊式結構、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訓練有機結合,重視個別化學習,以學生為中心,重“學”而非重“教”,教學測評客觀、靈活,反饋及時。
4.澳大利亞TAFE教學模式。TAFE(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澳大利亞職業教育培訓)模式為新型的現代學徒制度。其學員80%的時間是在工作場所,進行工作本位的學習,只有20%的時間進行學校本位學習。
(二)國內高職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研究現狀
從目前國內多位專家學者的研究來看,基本認同高職的會計教育應加強實踐技能型能力的培養,必須走產學研結合的道路,但具體應該如何進行合作的研究,還未形成一致的觀點。
本研究試圖在結合我國國情的情況下,對高職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問題展開研究,以彌補現有研究在可操作性上的不足。
第一,高職會計教學模式落后,學生缺少主體地位。現階段我國高等職業院校仍普遍采用以教師為中心、學生為對象,老師講、學生聽的“灌輸式”、“填鴨式”的教學模式。
第二,高職會計教學計劃及課程設置不合理,理論課程比重高,實踐課程分配不均衡,專業課程層次性差,給實踐性教學帶來難度。
第三,高職會計教學實踐基地開發難度大,實習質量難以保證。目前,大多單位都是獨立的自負盈虧的經濟實體,不愿意接受實習生,即使是訂單式培養,單位需要的會計人才有限,缺少吸引力,校外實習實踐基地的建立有很大難度。
第四,我國當前的高職會計專業師資普遍實踐經驗不足,迫切需要探討建立雙師型教師隊伍的有效做法。所謂雙師,是指理論與實踐并重,既有精湛的專業理論知識,又有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實踐性教學要求教師更需要具備“雙師”資格,并重點強調實踐經驗和動手能力。
第五,培養目標需要重新定位,研討形成新的高職會計教育的教學觀念。
第六,高職會計教學方法有待改進,教師需充分理解和有效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為教學服好務。陳舊的教學方法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培養出來的學生缺少主動思考判斷的能力和創新思維。
1.高職會計教學模式的改革
通過教學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在適時采用互動式、小組討論式、案例式等先進的教學模式的同時,探討性地構建適合高等職業教育的新型會計實踐性教學模式,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啟發他們的創新思維。
2.高職會計教學計劃和課程設置的更新
在有限的教學課時量下,以保證理論知識夠用為前提,突出實踐,強化實踐,加大實踐力度,加重實踐課程課時量,尋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最佳結合點。
3.高職會計教學實踐基地的建設
充分挖掘學校自身潛力,建立校內會計實驗室,同時兼顧建立校企合作、校企聯辦的實驗實訓基地。
4.高職會計專業師資建設的改革
建立師資引進、培訓的長效機制,堅持“請進來,走出去”的用人原則,對現有的師資隊伍進行重新整改培訓,有計劃、有步驟地鼓勵教師到企業現場實習,定期組織教師外出培訓、參觀學習,建設真正的“雙師型”隊伍。另外,減輕會計教師的教學工作量,建立會計教師定期到會計事務所等部門實際鍛煉和調研的制度。在培養年輕教師攻讀更高學位的同時,鼓勵他們在企業界兼職,從而實現高職會計專業教師既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業務水平,又有豐富的實務經驗的目標。
5.高職會計教育教學觀念的更新
形成“以學生為主體”、“以就業為辦學宗旨”、“建立服務型學校”的教學觀念。
6.高職會計教學方法的改革
改變傳統的灌輸式教學,并引入現代教育教學手段,提高學生實驗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進而提高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
總之,我國高職會計教育的發展任重而道遠,許多問題還值得繼續探索和研究。我國高職會計教育的長足發展必將不斷地推動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改革,借鑒國外先進的做法必須結合我國國情,在實踐中進一步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職業教育模式。
[1]張怡.高職院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2012.
[2]張晉.高等職業教育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
(作者單位:濟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濟南廣播電視大學、山東能源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