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碧
在學習生活中,具備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不僅可以增進交流,而且有助于未來的學習和發展,有益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教學實踐證明,要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必須要從低年級段開始抓起,同時在口語交際訓練中,真正發揮學生的參與性、能動性,才能切實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低年級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基本途徑完善機制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具備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成為對學生的基本要求。一般而言,口語交際是指聽話、說話能力在實際交往中的應用,一方面,聽話、說話是口語交際的重要組成部分,另一方面,聽話、說話并不能簡單地與口語交際劃等號。一個人基本素質和才華的體現,通常體現在寫作能力與口語表達能力中。口語表達能力更重要。在生活中看,口才的是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從小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為未來綜合發展打下基礎。
一、口語交際能力在小學教學中的地位
口語交際能力在小學教學中的地位十分關鍵,在一些科目的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要與口語交際能力有觀點的課表要求,即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由此可見在小學階段,尤其是對于低年級的學生而言,口語交際能力是一門比較基礎的學科內容,基本目的是規范學生的口語表達、提高口語交際,使學生能夠熟練運用規范用語進行日常生活中的情境交流。
低年級階段是培養口語能力的黃金時期,根據有關的研究表明,在十歲之前的階段,人的兩側大腦都具有激發語言潛能的能力。由此可見,在低年級階段,可以通過書本教學、生活情境及豐富詞匯積累、語言表達聯系,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二、內外結合,多渠道多途徑培養小學低年級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1.充分利用課堂教學
(1)結合教材
利用課程,結合教材,對低年級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能力培養是提升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主要途徑之一。教師可以通過課文內容中的一些故事,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想法。低年級學生比較活潑,因此教師要釋放天性,營造討論環境,給學生暢所欲言的機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除此之外,教師要重視朗讀的重要意義。在課堂上,通過讓學生朗讀課文,并正確引導啟發,讓學生在朗讀中積累詞匯與句子,并且在朗讀中調動學生的語言表達欲望。
(2)圖文結合
低年級學生對于圖像的興趣要高于文字,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為學生安排一些生動有趣的圖畫,根據圖畫確定口語交際的主體。讓學生通過對于圖畫中具體內容,發揮想象力,并用于發表自己的觀點。低年級的語文課本多數有生動的配圖,教師可以先忽略課文內容,單純讓學生看圖,鼓勵學生暢所欲言,根據圖片中的情境,進行小組討論,并通過獎勵的方式,讓學生在講臺上為大家講說。
(3)情境創設
創設教學情境,導入生活場景,也是對小學低年級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的有效途徑。
低年級學生由于年齡較低,精力集中的時間有限,教師要通過各種有趣課堂活動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口語表達的熱情。情境創設的基本特點就是與生活實際聯系緊密,富有生動性與感染力,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還要通過情景設置,引導學生在生活中仔細觀察,并多進行語言表達和交流,將這種訓練融入生活中。
(4)鼓勵聯想
低年級學生的好奇心較強,并且想法單純,對于世界有著自己的想象。教師在課堂中可以鼓勵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結合書本內容展開聯想,并把自己想到的內容表達出來或者表演出來,這種形式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擴展了學生練習口語交際能力的途徑。教師可以通過適當的啟發引導,為學生打開思路,鼓勵學生踴躍發言。
(5)增強互動
口語交際的主要功能就是加強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交流,而不僅僅是單方面的言語表達,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個交互的過程,增強思想交流。在低年級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培養中,教師要增強與學生的互動,讓學生樂于交流,并在師生之間的口語交流中,鍛煉口語表達能力。教師在課堂是可以引出一個話題,與學生展開討論,并將其中的重要細節、關聯詞語在黑板上記錄下來,鼓勵學生單獨進行表達,或者兩個學生進行對話。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實踐可以互相啟發、互相促進、互相補充,在雙向互動中實現信息的溝通和交流。
2.多種形式的課外活動
(1)戶外活動
低年級學生年齡較小,因此教師要寓教于樂,帶領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戶外活動中培養口語交際能力。通過學生的課外活動,包括親近大自然以及參觀博物館等,鼓勵學生將自己的觀察到的景色、見聞表述出來,并與同學相互交流看到的景色。戶外活動的形式可以營造一種輕松的環境,學生沒有學習附帶,而且可以開拓眼界,對于口語表達交流更積極。
(2)課外閱讀延伸
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要堅持以教學內容位置,但是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適當進行課外閱讀的延伸,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口語交際空間。課外閱讀的拓展可以讓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并且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自由表達。教師可以選擇適合低年級學生閱讀的材料,讓學生通過朗讀、討論的方式,營造一個自由表達的環境,通過課外知識的延伸,使學生的語言得到了提升,口語表達的能力也進一步得到了鍛煉。
三、建立有效的口語交際能力評價機制
教師在進行小學低年級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過程中,除了重視運用多種手段,進行多種形式的口語交際活動之外,與之相配套的口語交際能力的評價機制的建立也同樣重要。對于低年級學生,教師要以表揚為主,讓學生更有信心進行交流表達,對于口語交際能力欠佳的學生,教師要多加鼓勵,并幫助他們不斷融入到大家暢所欲言的環境中。教師可以通過舉行小規模的演講比賽,針對一個話題,組織學生進行演講,無論內容的多少都予以表揚。通過建立這種積極的評級機制,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都有興趣來進行口語交際,增強低年級學生的自信感。
四、結束語
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意義已經被廣泛認同。低年級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關系到學生基本能力的發展,因此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對于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通過多種形式來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以課堂為基礎,結合教材,通過多種形式鼓勵學生進行口語表達,創新形式,利用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設計生動有趣的情景模式,激發學生表達交流的欲望,同時在培養口語能力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啟發,并逐步建立其長效機制。
參考文獻:
[1]楊建成.淺談小學低年級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8(6).
[2]孫麗瓊.小學低年級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導學,2013,4(1).
[3]劉旭.談低年級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J].語文學刊,20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