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黎逸
在當今醫學模式由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進行轉變的過程中,對護士的綜合素質,尤其是職業心理素質提出了更高、更新的標準。從醫學院校中護理專業學生的人格特質為著眼點,對其優秀的護理專業學生的人格特質進行了研究。選取重慶醫科大學護理專業學生272名,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護理專業學生680名,共計952名。根據學業成績和老師評分,篩選出優秀護理專業學生120名,一般護理專業學生832名。利用卡特爾16種個性因素測試、艾森克人格測驗(EPQ)進行測量,發現優秀護生在樂群性、穩定性、懷疑性、實驗性、自律性這五個人格特質上,顯著高于普通護生。說明優秀護生在學習生活中表現得外向、熱情、樂群,情緒穩定而成熟,更富于創造力,思維活躍開放,自律嚴謹。
醫學院校護理專業人格特質1問題的提出
社會的發展和醫學模式的轉變,對護士的綜合素質,尤其是職業心理素質提出了更高、更新的標準。職業心理素質,作為護士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成為當今護理研究的熱點。但此類研究大多是圍繞護士心理健康狀況、性格或氣質類型等進行的個體特征描述以及護士人格特質的相關研究,鮮見對在校護生人格特質的研究。
在當今醫學模式由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轉變的過程中,護理模式也正在由以疾病為中心的“疾病護理模式”向以病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模式”轉變,護理的著眼點是整體的人。護士作為醫療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醫療工作的先行者,其人格特質與她們的工作效率及護理質量息息相關,同樣也構成了護患關系的重要一環,影響著護士對患者的服務態度。護士作為一種職業群體,在長期的護理實踐活動中,形成了穩定的、獨有的特質模式,即護士的職業人格,護士的工作態度、行為方式及成就的獲得都與人格特質有某種聯系。
而在護理專業學生這個群體中,我們尤為關注的是學習業績好、老師評價高的優秀護理專業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是成為優秀護士不可或缺的條件,而我們認為良好的心理素質可以通過穩定的人格特征展現,所以優秀護理專業學生所應具備的人格特質是優化護理職業研究的一個重點,而其中優秀護生的人格特質的維度若能深入的量化,找出針對優秀護士特別敏感的特征,這將為護理人才的選拔和培養提供可靠的和科學的依據。
2研究方法
2.1研究目的
探明針對優秀護生尤其敏感的人格特質,可為醫學院校中的護理專業的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職業指導提供依據。
2.2研究對象
選取重慶醫科大學護理專業學生272名,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護理專業學生680名,共計952名。根據學業成績和老師評分,篩選出優秀護理專業學生120名,一般護理專業學生832名。
2.3測量工具
卡特爾16種個性因素測試。共187道題,每一題都備有三個可能的答案,三級記分:0、1、2。但聰慧性(因素B)是2級記分。使用計分模板得出16種因素的原始分,再將原始分按常模表換算成標準分。
艾森克人格測驗(EPQ)。共88道題,為是否項選擇,包括三個維度,即P(精神質)、E(內外向)、N(情緒穩定性)和測謊題L(掩飾傾向)。
2.4研究程序
2.4.1篩選出優秀護生組和一般護生組
方法:
(1)學校的學業成績考核(是否獲得獎勵、證書等);
(2)授課教師的評分。
2.4.2人格問卷測量
對重慶市醫科大學和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護理專業學生共計952人,進行卡特爾16項人格因素問卷(16PF)和艾森克人格測驗(EPQ)的測試。分析優秀護生組和普通護生組在各項人格特質上的差異。
2.4.3統計分析
分析優秀護士組和普通護士組的人格特質差異性。
3結果與分析
3.1不同護生組《卡特爾16種個性因素測驗》(Catell 16 Personality Factor Test)結果比較分析
從表1可以看出,樂群性、穩定性、懷疑性、實驗性、自律性這五個因子,優秀護生組與普通護生組存在顯著差異。優秀護生組在樂群性、聰慧性、穩定性、有恒性、敏感性、自律性上得分高于普通護生組;恃強性、興奮性、憂慮性、緊張性差異不明顯。
3.2不同護生組艾森克EPQ-人格測試結果比較分析(見表2)。
從表2可以看出,優秀護生精神質得分低于普通護士,說明優秀護生更合群,能更好的適應環境。內外向因子得分優秀護生高于普通護生,差異明顯,優秀護生人格外向,喜好交際。
4討論
4.1結果
本研究通過卡特爾16PF和艾森克EPQ人格問卷的測量,發現優秀護生在樂群性、穩定性、懷疑性、實驗性、自律性這五個人格特質上,顯著高于普通護生。說明優秀護生在學習生活中表現得外向、熱情、樂群,情緒穩定而成熟,更富于創造力,思維活躍開放,自律嚴謹。
4.2本研究的創新
(1)針對優秀護生人格特質維度的專門研究在國內外的研究中尚未見到;本研究篩選出樂群性,穩定性,懷疑性,實驗性,自律性五個維度。
(2)以此研究為基礎,可進一步對優秀護士的職業人格特質做相關性的研究,找到二者的聯系之處,可為我國的護士選拔提供依據,促進“人—崗”匹配原則。
(3)本研究對優秀護生的人格特質進行了初步探討,為今后進一步對優秀護生的人格特質維度的確定,具有一定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參考文獻:
[1]王佳琳,李繼平.護士職業人格特征研究進展.中國護理管理,2004,4(01).
[2]張俐,任輝,劉玉馥,張友紅,王仙園,許汝福,劉伶俐,張燕.優秀護士人格特征研究.實用護理雜志,2000,16(02).
[3]黃希庭.人格心理學.臺灣華東書局,1998.369.
[4]L.A.珀文.人格科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5]Asenath Petrie & Muriel B.Powel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o-demographic variables,job stressors,burnout,and hardy personality in nurses:An exploratory study,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7,35(04).
[6]劉薇群,錢娟,李武平.優秀護士若干心理特點對護理人力資源管理的啟示.解放軍護理雜志,2003,20(02).
[7]黃麗婷,劉曉虹,張偉,閻成美.優秀護士“Y-G人格測驗”特異性指標的研究.心理科學,2004,27(02):318-320.
基金項目:重慶市教委教改課題基金資助項目(基金號1203160),2012重慶市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教改課題基金資助項目(基金號 2012-1-3)。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