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
有機化學是藥學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它的教學質量直接影響后續專業課的教學。多年來,專業課教師抱怨學生基礎差,反應慢,有機化學知識掌握不好,經常復習專業所需的有機化學知識,導致進度趕不上。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是有機化學教學不能與專業課脫節,要注重與專業課相銜接,重點講解與專業課密切相關的內容,隨時聯系并滲透后續專業課知識,為將來專業課教學打下堅實基礎。
有機化學專業課銜接有機化學是藥學專業一門非常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它的教學質量,學生的掌握情況直接影響后續專業課的教學。
多年來,專業課教師在教學中感到學生的基礎差,反應慢,有機化學知識掌握的不好,對專業課的學習感到困難,教學吃力,不得不放慢進度來復習專業所需的已學過的有機化學知識,對有機化學的教學產生抱怨情緒。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很多,但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教師的有機化學教學與專業課脫節,只顧自身專業體系完整,不與專業課內容密切相聯,各行其道。為了改善或改變這種狀況,有機化學教學必須注重與專業課相銜接,為后緒專業課教學打下堅實基礎。
一、認真備課,優化教材內容
講授一門專業基礎課時,教師要認真備課,這個備課不只是把要講的教材大綱、內容等看透就可以,還要備前期課程和后緒課程,從而了解前期哪些內容與此書有較大的重疊,后緒課程與此書哪些部分聯系較大,以便在教材內容的選擇和時間的安排上做到心中有數。內容講解上,做到詳略得當,重點突出。我們學校的生源是高中畢業生,所以我細致的瀏覽了一下他們學過的高中教材(高中化學),也認真的翻閱了他們后續的專業課程(藥物化學等),再結合我們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專業特點等對教材的內容進行優化。調整教材的重點,精簡與高中階段重復的內容,突出與藥學專業密切相關部分。
二、注重開篇,體現課程重要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有相當一部分學生認為,我的專業是藥學,有機化學又不是專業課,會有不重視的想法。所以我們要上好第一節課——緒言課,將有機化學與專業課聯系起來,強調有機化學在藥學專業中的重要性。藥物中大部分是有機化合物,而且是復雜的有機化合物,對它們的認識離不開有機化學的知識。例如,一個中草藥有效成分的研究,要經過提取、純化、結構測定、人工合成等步驟,所有這些步驟都需要有機化學理論和實驗方法。藥品的合成路線選擇更是離不開化學反應,藥物的鑒定、藥物的保存、藥物的制劑生產等都必須通曉藥物的理化性質。
三、教學中注重有機化學與專業課知識的聯系與滲透
1.化學名稱聯系藥品名稱
有機物的命名無論是系統命名還是普通命名法,都貫穿在教材的始終,其中系統命名法尤為重要。但單獨的講起來很枯橾,一些復雜有機物的命名學生又不易記住,所以在講授有機化合物命名時,給有機物賦予化學名稱的同時,應適當聯系一些相應藥物的名稱,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例如講鹵代烴時介紹吸入式全身麻醉藥氟烷,化學名稱1,1,1,-三氟-2-氯-2-溴乙烷;羧酸時聯系解熱鎮痛藥阿斯匹林,化學名稱是2-(乙酰氧基)苯甲酸,也叫乙酰水楊酸;講無機酸酯時介紹用于治療心絞痛藥物硝酸甘油,化學名稱是1,2,3-丙三醇三硝酸酯,講胺時介紹最簡單的磺胺類藥物對氨基苯磺酰胺;講雜環化合物時聯系抗結核藥雷米封,化學名稱4-吡啶甲酰肼。
還有常用的解熱鎮痛藥撲熱息痛,化學名稱對乙酰氨基酚;中樞興奮藥尼克剎米,化學名稱N,N-二乙基-3-吡啶甲酰胺等等。這樣可將枯橾的命名和將來從事的藥學工作聯系起來,學生更容易記憶。
2.化學結構滲透藥物的構效關系
有機物的化學結構決定其理化性質,因此直接影響藥物的藥性和藥效。有些有機物其化學結構中具有相同的部分,因此具有相同的藥理作用;但有些有機物即使構造相同,但由于其構型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藥效。因此,我們在講授有機物的結構時應隨時聯系常用藥物的結構及構效關系。如巴比妥類藥物中均含巴比妥酸(丙二酰尿)的結構,具有鎮靜、催眠的作用;青霉素類藥物均含有β-內酰胺結構,具有抗菌活性;磺胺類藥物均含有對氨基苯磺酰胺,具有抗菌活性。但R不同抗菌活性不同,作用時間不同。
立體異構對藥物的生理活性有顯著的影響,如己烯雌酚是雌激素,它有順、反兩種空間構型,臨床上廣泛應用的是反式已烯雌酚,生理活性較強,而順式結構由于兩個羥基間距較小,生理活性弱,不能藥用。還有一些藥物的光學異構的生理活性差異也很大。例如,藥物多巴(Dopa)分子中有1個手性碳原子,存在兩種構型,其中一種構型(左旋多巴)被廣泛應用于治療中樞神經系統的一種慢性病——帕金森病,而另一種構型對人體卻無生理效應。
3.功能基的特性反應滲透藥物的“化學結構修飾”
有機化合物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功能基,這些功能基能發生某些特性反應,在藥學上可應用這些特性反應對藥物進行“化學結構修飾”。
所謂“化學結構修飾”,是指保持藥物的基本結構,僅在某些功能基上作一定的化學結構改變。通過藥物的“化學結構修飾”可降低藥物的毒副作用、增加藥物的穩定性、延長藥物的作用時間、改善藥物的溶解度、發揮藥物的配伍作用等等。可通過成鹽、成酯、成酰胺等來進行修飾。如水楊酸具有解熱鎮痛的作用,但水楊酸其酸性強對胃腸刺激大,嚴重時可引起胃出血,不宜內服,可通過成酯反應對其進行修飾,但因其分子中游離的氨基毒性較大,不能應用于臨床,可通過成酰胺反應將其進行修飾,修飾后得對乙酰氨基酚(即撲熱息痛),與對氨基苯酚相比,降低了毒性、增大了穩定性和脂溶性,改善其在體內的吸收,延長療效,成為很好的解熱鎮痛藥應用于臨床。
四、重視實驗,培養基本專業技能
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是未來勝任基層工作的具有較高專業技能的實用型人材。藥學專業有機化學實驗課比重大(約1/3)、種類多,如基本操作(包括重結晶、蒸餾、水蒸汽蒸餾、減壓蒸餾、回流、萃取、干燥等)、性質實驗、提取實驗、合成實驗,等等。這些基本技能都是后緒專業課所必需的。所以,一定要重視有機化學實驗,嚴格要求,規范操作,培養和訓練學生的基本專業技能,為將來所從事的有關藥學工作奠定良好的技能基礎。
總之,有機化學教學應很好地服務于專業課教學,不論是理論教學還是實驗教學,都要注重與專業課緊密銜接,使學生接觸專業課時不再陌生,能更好地完成專業課的學習,成為優秀的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宋心琦.化學(高中必修2)[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劉斌,陳任宏.有機化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
[3]葛淑蘭,張玉祥.藥物化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