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志軍
針對大學本科課程設計實踐教學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從管理方法上相應提出了具體可行的工作方法和措施,即遵守“三大要求”(做好充分理論準備、提前領會設計要點和難點、設計方案進行階段把關)保證設計工作效率;建立“設計進度查簽制度”以及“末位淘汰制”等合理的管理制度和靈活的工作辦法。研究成果為課程設計實踐教學工作提供了參考。
課程設計實踐教學管理方法作為大學本科課程實踐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課程設計是課堂理論教學的實踐鍛煉,有利于學生對專業(yè)知識的深入理解、熟練掌握以及靈活運用,其出發(fā)點具有積極意義。然而,在實際工作開展中,教學效果卻良莠不齊,甚至往往與設定目標相距甚遠,出現(xiàn)了工作進度拖沓、成果質量整體較低等一系列問題。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筆者多年從事相關專業(yè)課程的課程設計實踐教學指導工作,從管理方法上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三大要求”保證設計工作效果
不可否則,目前的大學本科教育隨著擴招政策的實施逐漸走向普及化,生師比逐漸增大,直接的表現(xiàn),就是課程設計指導工作中一個教師需要面對幾十甚至上百的學生,這樣一來,必然會遇到很多實際困難。因此,很多教師僅將課程設計作為一個集體作業(yè)訓練,認為只要學生能夠按部就班地完成就行,總是對設計工作的每一步都是手把手地詳細交代如何去做,甚至不乏出現(xiàn)給學生設計模板參考的事情。這樣就形成了學生只是格式化般地完成設計工作而已。而這樣做,由于學生較多,教師無疑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效率低下。
為此,筆者認為,這會導致設計個性的消失,失去設計本身的意義。要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做,但要遵守“三大要求”。第一,要求設計前先看大綱和任務書,明確要做什么,再看相應的教科書,搞清楚應用什么理論和方法來做,最后看“規(guī)范”中的依據(jù)和要求。這樣以來較好的避免了由于理論準備不足產(chǎn)生的“停停走走”“折返重來”等現(xiàn)象;第二,要求對設計要點和難點做到提前領會,對共性問題,設計之初就集中給學生提前指出來,講清楚,這樣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可以解決,剩下少量的個性問題再針對性解答,就可以極大地節(jié)約時間和精力;第三,要求每一個階段的設計方案都需要經(jīng)過核查,只看最后遞交上來的總成果,沒有階段性的檢查把關,那么前面錯了,后面的設計當然都是錯誤的。一直到最后,造成了無法挽回的局面,因此工作需要提前做,例行階段檢查把關,可以有效避免這類情況發(fā)生。
教學實踐表明,“三大要求”的運用,較好地保障了學生獨立完成設計工作,有效地保證和提高了課程設計的訓練效果。
二、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和靈活的工作措施
我們經(jīng)常聽到諸如“現(xiàn)在的學生越來越不好教了”類似的抱怨,誠然,確實有學生本身方面的原因,但是也必須承認我們存在沒有找到有效的工作方法的緣故。工作方法不當,容易造成教學管理失控,時常表現(xiàn)為整體設計進度延滯,不能按時完成并遞交設計成果,等等。為此,應該認真地分析原因,從教學工作管理制度和措施上找出解決辦法。
(一)建立“設計進度查簽制度”
對于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整體設計進度延滯問題,筆者認為主要是沒有在學生中營造出好的工作氛圍原因造成的。如上面說的那樣,學生在工作的能力和學習的態(tài)度上是要分類的,整體的設計進度是否遲滯,主要是由占絕大多數(shù)的中間同學的工作表現(xiàn)決定的,然而恰恰這部分同學的從眾心態(tài)最嚴重,他們主要受到前面和后面這部分學生的影響。因此,如何促使前面這部分同學起到正面帶頭作用,從而營造一個積極的學習氛圍,是解決整體設計進度遲滯的關鍵。筆者認為,可以建立“設計進度查簽制度”。具體做法是將整個設計過程分解成若干階段,詳細要求每一階段需要完成的設計任務以及形成的設計成果,然后對每一階段的設計成果進行檢查與簽字,確認并劃分等級。查簽制度優(yōu)于一般進度檢查。第一,做到了無遺漏檢查,簽字確認后能夠消除學生的僥幸心理(總是想躲避檢查將設計任務往后拖延);第二,采用劃分等級并且計入最終成績的辦法,對于學生后繼設計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督促和促進作用。這樣以來,每個學生都知道什么時候該完成什么設計內容,因為清楚了每個階段的評價等級也就基本清楚了最終設計成績的等級,較好的體現(xiàn)了最終成績的公平和公正。
(二)引入“末位淘汰制”
對于不能按照規(guī)定時間遞交設計報告的情況來說,首先應該分析是否確實存在任務量過大的情況,如果排除這種情況,那么無外乎存在兩種情況了,第一就是確實因為能力問題不能按時完成,這畢竟是極少數(shù)。而有相當一部分同學是因為思想松懈,看到其他同學不能按時遞交而產(chǎn)生了“法不責眾”的心理,這種情況是最嚴重的,因為它會造成蔓延效應,越來越多的學生將受到這種影響,這是應該想辦法應對的重點問題。如果完全按照規(guī)定,給予不能按時遞交設計的學生不及格,在實際操作中是絕對不現(xiàn)實的,這也就很多教師所遇到的設計作業(yè)總是收繳不齊、成績無法評判的無奈。如果嬌慣聽之任之,勢必會惡性循環(huán)并且會造成極大的不公正。對此,筆者認為同樣應該從制度上想辦法,例如可以引入“末位淘汰制”,即如果出現(xiàn)一定數(shù)量的拖延情況,則規(guī)定最后遞交的學生(比例可以根據(jù)具體情況確定)成績?yōu)椴患案瘛_@樣以來,“法不責眾”甚至“抱成團”局面就被打破了,變成了爭前恐后的局面,絕大多數(shù)學生完全可以按時遞交設計。
教學實踐表明,建立“查簽制”“末位淘汰制”等有效的工作管理制度,并且嚴格的執(zhí)行可以使教學管理工作變被動為主動,充分保證課程設計實踐教學有序進行。
三、結語
課程設計實踐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有的是與課程本身有關的個性問題,有的諸如管理方法問題是實踐教學出現(xiàn)的共性問題,出現(xiàn)問題的原因也涉及教育大環(huán)境、教師本身、學生自身等等諸多因素。作為指導教師首先應該負責任的正視問題而不能畏難逃避,其次分析原因應該客觀,在此基礎上堅持“制度管理”為先的原則,采用理性的管理方法和措施,大膽的嘗試并且在實踐中不斷的加以完善,才能保證課程設計實踐教學工作達到預期效果。
參考文獻:
[1]尹繼明,呂凡任.課程設計在實踐教學中的應用研究與探索[J].揚州教育學院學報,2011,29(2):73-75.
[2]賀玲麗,白葉飛,許國強.實踐教學中課程設計方法的改革與研究[J].內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11,(05):150-151.
[3]姚壽廣,路詩奎,陸金銘.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yè)課程設計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大學教育科學,2003,(02):39-42.
[4]紀寶成.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中的挑戰(zhàn)與對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6,27(07):1-10.
[5]許慧慧.高校師生關系問題研究[D].中北大學,2013.
課題項目:中國礦業(yè)大學青年教師教學改革資助計劃項目(201106)。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