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杰
為了適應社會對于一專多能型外語人才的需求,增強外語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全國各高校不斷探索新形勢下外語教學的新模式,其中教材的改革勢在必行。探討了在“外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下系列教材的特色。“外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下系列教材具有時代性和實用性的特色。
英語人才教學改革教材特色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知識的更新日新月異,國際間的交流日趨密切,社會對于外語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現有的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已經不能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要。人才培養和社會需求脫節的問題日趨嚴重,外語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為了適應新形勢下社會對于一專多能型外語人才的需求,增強外語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全國各高校不斷探索新形勢下外語教學的新模式。佳木斯大學外國語學院經過不斷探索研究,提出了“外語+專業”的教學改革模式。經過調研、師資培訓、教材編寫、培養方案修訂等系列改革,“外語+專業”培養模式已經初顯成效。在本次教學模式的改革中,教材的改革至關重要。按照“外語+專業”培養模式的需求,外國語學院英語、日語、俄語等各專業分別選編了系列教材。教學實踐證明系列教材具有原有教材不可比擬的優勢和特色。和原來使用的教材相比,系列教材具有極強的時代性和實用性的特色。本文將以英語專業為例,分析在“外語+專業”培養模式下系列教材的特色。
一、外語+專業”培養模式下系列教材的時代性特色
1.教材內容的時代性
英語專業根據外國語學院“外語+專業”培養模式,確定了三個專業方向:語言文學、商務英語、旅游與管理。在新的培養模式下,三個方向的專業基礎課在內容和學時上基本相同,要求學生在大一和大二完成。這樣,經過兩年的專業基礎課學習,學生基本掌握了必需的語言知識,為大三和大四的專業方向課學習奠定了基礎。而從大三開始,學生將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向,三個專業方向的課程將會完全不同,這就意味著英語專業要選編這三個方向的不同的方向課教材。經過近一年的努力,英語專業完成了優秀教材選用和系列教材編寫工作。系列教材的選編在內容上首先體現了語言知識和專業知識的結合。由于學生在四年的的學習中課內學時是有限的,為了完成教學大綱中所規定的知識目標的同時也完成專業內容的培養,在選編教材的過程中,遵循了把專業知識和語言知識有機的結合起來的原則。例如,在選編商務英語方向的教材時,把知識性的課程,如閱讀、聽力、寫作等,和專業方向課的課程,如商務英語聽力、商務英語寫作等結合到一起,這樣就可以在有限的學時內完成雙倍的教學內容,實現了專業“一體化”和“一條龍”的教學模式,最大限度的體現了專業特色。
教材內容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教師的教學方法,更決定了學生的知識結構,最終決定了人才的質量。所以教材的內容要指符合教學過程和方法。在“外語+專業”的教學改革模式下選編的系列教材在整體構思上新穎,具有創新性和時代特征;內容新穎,具有國際化特色;題材新穎,涉及面廣,具有實用性和可讀性。選文的內容難易適中,練習的形式新穎,做到“聲圖并茂”,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和網絡知識,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
2.教材結構的時代性
教材結構的時代性在于體現了“立體化”特色。所謂“立體化”,是相對于傳統的文字印刷形式而言的,教材內容跳出純文本的形式,不再是簡單的印刷品,而是集書本、磁帶、光盤、多媒體課件、網絡資源為一體,將文字、聲音、圖像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達到聲圖并茂的效果,生動的形式,能夠充分調動學習者的積極性。系列教材讓教師和學生都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和網絡教學,真正做到寓教于樂。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網絡,學生可以在課外自主學習,打破了教學只局限為課堂內的教學模式,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和質量。所以,系列教材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技術和信息,帶動教師改變了教學模式,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達到了個性化的教學目標。
二、“外語+專業”培養模式下系列教材的實用性特色
系列教材的實用性,首先體現在對教學單位的定位準確。評判教材的依據和前提,是看它是否能夠教授者的需求,是否能滿足教學單位的教學目標,是否符合教學單位的辦學理念。各高校的辦學層次不同,辦學理念和辦學定位也不同。例如,佳木斯大學地處偏遠地區,英語專業的辦學定位就是“立足于為地方經濟的發展服務”,這就是辦學定位的“地方性”。英語專業三個不同的方向人才培養目標也不同,商務英語方向旨在培養能熟練地運用英語在外事、經貿、教育、文化、旅游等部門從事翻譯、教學、文秘、管理等工作的應用型英語人才,而旅游與管理方向將培養目標定位于培養掌握旅游專業知識,具備英語聽、說、讀、寫、譯綜合技能,尤其是口語交際能力的涉外旅游英語人才。系列教材的特點就是教材內容和培養目標緊密結合,教材內容完全為教學目標服務,具有絕對的實用性。
教材實用性也體現在對教學對象的定位準確。好的教材要能滿足學習者的要求,符合學習者的特點。佳木斯大學英語專業的學生高考時錄取分數線不高,英語分數沒有限制,所以整體來說,學生的英語專業知識素質并不是很高。系列教材在選編過程中,充分考慮到了學生英語知識素質,選編內容做到難易適度,既不選用太難的內容,也不能選編太簡單的內容,這樣在避免打擊學生的積極性的同時,又兼顧了教學知識目標的實現,可謂一舉兩得。對教學對象的定位準確,還體現在系列教材的專業性和方向性上,三個不同專業方向的系列教材在內容的選編上以基礎知識為載體,最大限度地選用和專業有關的知識內容,充分體現了專業方向性。
三、結論
總之,基于“外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下系列教材具有時代性和實用性的特色,對于實現培養高素質、高水平、一專多能的英語人才的目標,增加畢業生的就業競爭能力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楊英.淺談地方性院校英語教材的改革.2012,11.
[2]李觀儀.淺談高校英語教材改革.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1985,(01).
本文為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及其子課題成果,課題名稱:地方高校外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課題編號:FIB110147;子課題為佳木斯大學高教處教研立項成果,項目名稱:高校英語教學中“外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研究系列之教材的改革;項目編號:JYB2011-030。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