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延明
【摘要】主要分析了當前制約高校開展運動保護與急救措施教學的因素,并研究了高校開展相關課程的方式方法,旨在能夠提高當前在校大學生的運動保護與急救措施知識水平。
【關鍵詞】運動保護 急救措施 高校
大學生活既是豐富多彩的,同時也是極容易發生各種突發事件的。在校大學生掌握一定的運動保護與急救措施知識,既是自我保護的要求,同時也是保護他人的基礎。現階段很多高校都對在校大學生開展了運動保護與急救措施宣傳工作,但總體來看學生的掌握情況不容樂觀。大多數高校這方面的工作僅僅是處于形式化階段,沒有太多的實質性進展。這種結果的出現既有學校自身因素,同時也有學生和社會現實情況造成的影響。高校開展運動保護與急救措施課程教學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從多個方面加以努力。
一、當前制約高校開展運動保護與急救措施教學的因素
1.高校重視程度不夠
隨著逐年遞增的就業壓力,高校更加關注的是學生就業率,苦思冥想如何能夠通過現代教育技術提高學校教育教學效果,進而提高學生就業率。在這種背景下,大學生運動保護與急救措施教學就很容易被忽視。實際上,高等教育培養的是學生各個方面技能,專業技能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學生生活技能。運動保護與急救措施是學生日常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兩個技能。
2.大學生自身不注重對運動保護與急救措施知識的學習
很多大學生一踏進校園就如釋重負,不再重視對專業知識的學習,更何況是全憑個人興趣去學習的運動保護與急救措施知識。在市場經濟大背景下,社會就業和個人發展競爭日趨激烈,特別是高等院校學生,專業技能高低是其就業重要指標,只有在大學期間把各個專業必修課學扎實,才能夠幫助學生畢業時找到更好的工作。所以,很多大學生更加重視的是專業課學習,對于運動保護與急救措施知識學習主觀上就覺得可有可無。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會發現,很多學生平時還有可能會去了解一些運動保護與急救措施相關知識,但到了專業課考試階段,學生的精力就全部放在了復習考試上,甚至于有些學生還會利用體育課時間去學習專業課知識。主觀意識上不重視是高校開展運動保護與急救措施,是該課程無法廣泛深入開展的重要原因。
3.社會各界沒有注意到大學生對于急救知識的匱乏
大學是一個人口密度相對較高的場所之一,各種運動保護與急救措施對于這樣一個群體而言非常重要。近些年大學校園火宅等各種危情事件頻發,面對這些緊急情況,大多數的大學生都不知所措。顯然,針對大學生的急救知識宣傳工作很不到位。慘痛的教訓告訴我們,針對大學生開展運動保護與急救措施教學具有非常重大的現實意義。
二、高校開展運動保護與急救措施相關課程的方式方法
高校開展運動保護與急救措施相關課程需要從多方面著手,課程設計、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模式等很多方面都會對最終教學效果產生一定的影響。
1.以教學計劃為主,其他形式為輔
高校應該分步驟將相關運動保護與急救知識匯編入教學計劃當中,并根據教學目標安排專門的教師進行講授。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從校內和校外尋找更多教學資源,保質保量的完成教學任務。提供專門場地給該課程教學,每年的總課時必須要保證在20個以上,并重視實踐課時所占的比例,從根本上解決此類課程形式化的問題,讓每一個學生真正學會運動保護和急救技能。充分利用學校各種宣傳設施設備,舉辦多種類型的知識競賽和專家講座,確保學生有興趣參與到相關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學習當中,逐漸培養學生在這些方面的學習慣性。
2.與相關機構聯合開展教學課程
就目前情況來看,高校教師資源普遍較為匱乏,想要專門配備教師開展運動保護與急救措施課程教學,顯得有些困難。這也是當前高校此類課程形式化的主要原因之一。高校可以與相關機構聯合開展該課程教學,特別是急救方面的理論和實踐教學,可以依靠高校所在地急救中心專家資源,通過與他們的合作來實現學校該課程的教學。急救中心不論是在急救理論知識和經驗,還是在相關設施設備上都有非常充分的資源。而且讓學生走進真正的急救室,去直觀了解相關急救設備和急救措施,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最大限度的實現教學目標。
3.充分利用體育課時間教授運動保護與急救措施知識
目前,各大高校都把體育課作為低年級學生的公共必修課,課堂教學內容基本是以相關運動技能教育為主,大多數是在室外進行。從形式上來看,體育課課堂是高校開展運動保護與急救措施知識教學的最佳環境,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模型各種急救現場,教授相關專業急救知識。所以,學校要根據自身教學條件和學生情況,對體育課程進行科學分配和調整,把與學生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運動保護和急救知識添加進體育教材和教學內容當中,實現校內運動保護與急救措施知識教學平臺的構建。
4.利用網絡和多媒體教學
運動保護與急救措施教學實踐性最重要,特別是急救措施教學,很多時候都是在緊急情況下開展急救工作,往往都屬于突發情況,這就需要教師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教學。單單依靠高校與合作機構的資源不可能實現所有急救現場的教學,想要讓學生更廣泛地了解并掌握相關急救措施,完全可以利用網絡和多媒體技術來虛擬實際現場,讓學生更為真實的感受到實際急救現場。而且網絡和多媒體教學相較于純理論教學更為生動有趣,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更多學生方便快捷地掌握運動保護與急救措施知識。
素質教育強調的是對學生全面教育,不僅僅是改革傳統專業知識教育教學方法,還包括對學生各種生存技能的培養。現在社會競爭壓力逐漸增大,大學生有必要也必須要掌握一定的運動保護與急救措施知識。高等院校是培養我國未來精英的關鍵機構,應該從思想上對大學生運動保護與急救措施課程給予足夠高的重視,從教材設計到教學模式改革,逐步構建大學生運動保護與急救措施課程教學體系,把大學生這個群體打造成能自我保護及保護他人的高素質群體。
參考文獻:
[1]鄭基永.體操課中運動損傷原因及其預防和急救措施 [J].延邊大學學報,2007,(04):303-306.
[2]何建華.淺談高校體育教師應當掌握哪些急救措施 [J].體育師友,2005,(02):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