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明
【關鍵詞】小學 教學管理工作 效率
近幾年來,隨著教育改革的發展和新課程標準的深入實施,給小學教學管理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和要求。本文在新形勢下,對如何提高小學教學管理工作效率談幾點認識。
一、樹立人本教學管理理念
教學管理理念對于教學管理是一個方向和引導,“以人為本”管理理念引入教學管理中,不僅是新課改的發展要求,也是教學管理的核心。作為教學管理工作者,應堅持這一管理理念,以教師和學生為本,改變傳統老師和學生在教學管理中的被動地位,注重對老師隊伍的建設和發展,營造一個寬松的管理環境和心理環境,充分體現以教師為本的主體思想,多為老師們創造學習和提高和條件,不斷提高老師們的教學水平和能力,同時以學生發展為本,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去進行教學方面的調整和改革。只有這樣才能在教學管理中進一步提高管理的效率,為教學工作做好基礎。
二、準確把握實際教學情況
作為教學管理工作者,不能只在紙上談兵,而是應該經常深入到課堂教學中去,同時多加強與老師們的互動交流,及時掌握學校教學的實際情況,這樣作為教學管理工作者才能做到心中有數,為制定教學管理目標和策略提供第一手信息,并且去針對性地開展教學管理。同時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和老師們共同進行教研,共同探討當下比較有效的創新教學思想和方法,并在教學實踐中進行探索創新,同時加強與其他學校的相互交流學習,學習其他學校在教學中取得的成功經驗,只有這樣才能打造一支創新型、實用型的教師隊伍,滿足課程改革的發展要求和學生的實際學習需要,提高老師們自身的教學能力,讓小學教師在新教學環境中充分發揮自身潛能。
三、制定有效的教學管理制度
管理的核心在于“常”,管理應時時存在、處處進行,事事見管理,處處有管理。因此,學校應建立常規檢查小組,由校長和學校的管理工作者組成。一是定期制定完善的教學方案、課堂規劃、教學評價、課后輔導等日常教學工作計劃,正確掌握教學動態;二是每月召開常規教學分析例會,針對教師在初期、中期、末期的教學現狀進行督促和審查;三是沿著課堂教學這一主線,從全方面、多角度來督促教學常規的落實情況。
四、以科學的評價激發潛能
有效的教學管理離不開科學的評價體系,作為一名小學教學管理工作者,為了能夠更好地激發老師們的教學積極性和潛能,需要改變傳統終結性的評論方式,而應采取更科學、更全面的發展性的評價方式,從多角度、多視角去評價老師們的教學工作,只有這樣老師們才能從更長遠的視點去實施自己的教學和改革,避免過去只為成績而急功近利的教學方式,真正為學生們的成長和老師們的專業發展而評價,從而實現有效教學管理。
總之,高效的教學管理工作是提升小學教學質量的有力保證,面對教學管理的新形勢,作為小學教學管理工作者要從新角度出發,探索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讓教學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實處,全面提高學校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