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航
當前,素質教育已成為我國教育的主要方向,為了培養適合國家發展和社會需要的人才,必須加大教育的改革力度,于是,在一些基礎學科中,率先開展新課程改革,既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效果,又對學生的全面發展頗具意義。例如,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學方式須進行調整和改進,以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這樣,不僅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最終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一、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學的現狀分析
1.教學內容和教學結構發生變化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化學的教學內容被重新界定,教學結構被深度調整,以提升化學教學的實際效果,強化嶄新的教學理念,昭示教學改革的目標,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總體水平。例如,在高中化學教材的“必修一”中,第一章的主體內容是:從實驗的角度探究化學知識,也就是說,應依靠化學實驗進行化學學習,這樣,既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又倡導生動、有效的教學方法,還進一步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最終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2.強調實驗過程中的教學要求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應強調實驗過程中的教學要求。然而在以往的教學中,因為實驗器材等方面的原因,導致實驗課的效果不好,或沒有開設較多的實驗課,因此,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重點強調實驗過程中的教學要求,即實驗既是一種頗具畫面感的教學方法,又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具有重要作用,還能培養他們的鉆研能力,從而使他們的學習方法更具創新意識。最終,在實驗的過程中,學生加深了對化學知識的理解。
3.教學評價體系發生改變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學評價標準不僅在于學生的成績,更在于他們的綜合能力,因此,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就評價方式而言,則專注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增強和個性化的發展,以使學生全面發展。另外,教師還應努力激發學生的各項潛能,以使他們的綜合素質大幅提升,從而適應當前的評價體系。
4.設計相關的課程理念
根據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學習目的不僅在于升學等,在設計課程的時候有更加長遠的追求,并將重點放在學生的后續發展上。所以,在設計相關的教學理念方面,應高度關注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終身學習意識,并結合教學內容與社會生活,從而實現學習服務生活和社會的目的。基于此,在高中化學課程設計的過程中,應注意相關課程理念設計的科學性和實用性。
二、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學的嶄新觀念
1.創新教學方法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尤為重視。由于化學是一門注重實踐的學科,所以,實驗教學在化學教學中具有重要意義。基于此,應將化學知識教學與化學實驗教學相結合,并使之相互補充。此外,在進行化學實驗教學時,教師須充分發揮指導作用,既避免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發生意外,又保證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增長更強的能力,以適應社會的發展。
2.改變教學觀念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改變原有的教學觀念。就高中化學教學而言,具體包括兩點。其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明確自己的引導者角色,并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其二,教師應樹立正確的人才教育觀念,在教學的同時,對教學目標、教學理念深入探究,從而培養出綜合素質較好的現代化人才。
3.進行探究學習
在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自愿、積極地參與教育教學活動,并認真開展自主探究式學習。另外,教師還應對學生的自主探究式學習進行指導,這樣既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又增強他們的學習能力。
4.將技術融入教學
根據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具體到高中化學教學中,為了增加教學的生動性、形象性,教師可通過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學。例如,在教學“環境保護以及利用資源”這一內容時,教師可通過網絡下載相關的文件、圖片和視頻,并在課堂教學中運用,這樣,不僅能給學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又能獲得比較理想的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高中化學教學務必尋求與素質教育的發展相適應的教學模式,即改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從而增強學生自主探究式學習的能力,最終取得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江西省都昌縣任遠中學)
(責任編輯: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