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曉燕
組織幼兒進行戶外體育鍛煉是幼兒園每天的生活內容之一。那么如何更有效地組織小班幼兒的戶外體育活動就是筆者接下來主要談的內容。
一、活動場地應小而安全舒適
小班的孩子肌肉群發育不太完善,走路蹣跚,易摔跟頭,教師應把戶外活動的場地安排在較平坦的塑膠地毯或草地上,避免摔倒擦傷。且小班孩子注意力易分散,喜歡遠離成人獨自玩耍,應選擇離大操場較遠的一塊小空地作活動場地,避免大操場上喧嘩聲音的影響,也不會被教師忽略。
二、注重活動方式,以動帶靜,內容輕松
剛開學時,小朋友之間彼此不熟悉,交往很被動,因此,戶外游戲中教師要扮演主要角色,以積極愉快的情緒感染幼兒。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們熟悉了,交往也漸頻繁,自由活動的機會也可隨之增加。自由活動中,教師應常暗示活潑愛動的孩子帶文靜的孩子一起玩,使全體幼兒都對戶外活動有濃厚的興趣。
教師要特別注重師生之間情感的交流,努力創造一種平等、輕松、和諧的氣氛,以此來激發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比如,在活動中看著幼兒眼睛講話;用表情、動作等去調整幼兒的心理狀態。教師自身的情感對孩子產生了強烈的感染力,幼兒就會猶如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不斷地探索學習。
三、用豐富的材料吸引幼兒
小班孩子的特點是比較戀舊,喜歡玩相同的游戲。那么,教師就要在材料上多下功夫,相同的游戲,不同的材料,新奇又保證安全。畢竟游戲是相同的,容易成功。這樣每個孩子在每天的活動中,通過努力就都能獲得成功,增強自信。例如:游戲“小兔搬新家”,第一次活動時,是用很大的海綿泡沫墊做搭建橋的材料,第二次換成小板凳,第三次換成沙包。膽小的孩子第一次玩的時候,常常是站在一邊,看著別的孩子在建橋,第二次的時候,他覺得自己可以嘗試一下了,也許只是有點膽怯地幫著搬了一張椅子,但是他還是會覺得自己成功了,同時也會覺得,原來并沒有第一次看見的時候那么難,到第三次,他就會很活躍地搬沙包了。材料不只是在數量上要多,在玩法上更要會一物多玩,保持多樣化。
四、活動過程情景角色化
教師可在戶外活動時讓幼兒自由扮演角色進行運動,使幼兒圍繞著內容自己想象情節展開活動,這樣更能提高幼兒的積極性。如根據幼兒動作發展的規律,把走、跑、跳、鉆、爬、平衡等基本動作利用器械設計成不同的游戲,并賦予它一定的游戲情節,孩子們扮演某一角色,在愉快的游戲中提高動作技能。
五、活動規則簡單易行
幼兒在戶外活動比在室內活躍,加上小班孩子自我保護意識差,如不注意,就會發生事故。因此,在活動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游戲情節增添簡易規則。如“開飛機”時,用“飛機和飛機相撞會爆炸”的規則加以約束,孩子就懂得了不能只顧自己玩得開心,應防止相撞。孩子們都非常樂意接受這些有趣易行的規則。
六、結語
在這樣豐富多彩的情景化戶外游戲中,小班孩子們對戶外活動的興趣得到增強,體質逐漸得到提高,部分孩子還能提出玩戶外體育游戲的新點子,如:我們都是木頭人、大皮球等。當然,教師要以新課改為載體,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在堅持情景化地組織孩子活動的同時,還須注意持之以恒,把主動權讓給孩子,提供足夠的空間讓孩子創新活動內容。在戶外體育活動的指導上教師應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用不同的指導策略,使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大大提高,促進幼兒各種動作的均衡發展,提高他們的游戲水平。
(作者單位:山東省青島市市北區第二實驗幼兒園)
(責任編輯:張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