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芳軍
〔關鍵詞〕 政治;情境創設;生活;提問;語言;多媒體
〔中圖分類號〕 G633.2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10—0080—01
情境教學模式是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方法。所謂情境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以引起學生一定的心態和情感體驗,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刺激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核心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情感。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情境創設的方法多種多樣,以下就當前高中政治課教學中如何創設情境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結合生活實際,創設實用型的教學情境
借助生活實際,利用學生熟悉的生產、生活情景,以及學生所關心的熱門話題提出問題,創設情境。學生認識最根深蒂固的部分就是生活中經常接觸和運用的知識,有些已經進入了他們的潛意識。在教學中引用這類事例,可以使學生認識到思想政治課學習的現實意義,使學生感到學有所得,學有所用。這樣容易激發學生的愉悅心情,觸發學生的情感和求知欲,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將日常生活引進課堂,創設一些能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情境。通過這種形式的活動課,使學生進一步意識到法律就在我們身邊,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自覺地學法、守法、用法,規范自己的行為。既要尊重他人的合法權利,又要依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同時很好地體現了政治教學的德育功能性原則。這樣教師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以此來啟迪學生,從而使學生理解法律及自身合法權益的相關知識。
二、精心設計課堂提問,創設有意義的教學情境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精心設計課堂提問,創設問題情境,是激發學生積極思考、獨立探索、自行發現、掌握知識、培養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溝通師生思想認識的主要渠道。政治教學內容中可用“問題”來創設情境的契機同樣很多。在講“實現人生價值的條件”這一內容時,筆者設計了“假如你是乒乓球教練員,你會挑選怎樣的球員入隊”的問題,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究,得出了很多答案,教師再對學生的回答進行分類歸納,就很容易地得出了實現人生價值的主觀、客觀條件。這一問題設計很好地實現了三維目標的統一,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同學間的討論與老師的分析,不僅理解了實現人生價值所需要的主觀、客觀條件,而且無形之中認識到一個人要有所成就,還必須有強健的體魄、堅強的意志、頑強拼搏的精神、吃苦耐勞的品質等,真正做到了使學生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
三、運用形象、生動、幽默的語言,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
人們喜歡聽相聲,看戲劇小品。那是因為相聲與小品,都運用了形象、生動、幽默的語言。在教學過程中,如果僅僅用那種刻板的、一成不變的評述式語言,勢必影響教學氣氛。如果創造一種引人入勝的意境,再配以形象、生動、幽默而風趣的語言,就會產生不同的效果,使學生身臨其境,觸景生情,并產生感情上的共鳴,對所學的基本概念與原理,將起到深入淺出、易懂、易記和易運用的情境感染作用。如在講“用全面的觀點看問題”時,筆者講了《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擺“空城計”智取司馬懿的歷史故事,啟發學生積極思維,學生們開動腦筋,爭先發言,課堂氣氛十分踴躍。
四、利用多媒體,創設直觀動情的教學情境
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現代教學媒體逐漸進入課堂,被教師在教學中廣泛應用。只有積極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充分利用多媒體,創設現實生活中的情境,彌補傳統教學方法的不足,才能構建出豐富多彩、直觀的立體空間,給學生以新的刺激。直觀性是課堂教學的基本原則,在教學中,要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和特點利用聲像兼備的多媒體,渲染適宜的課堂氣氛,從而激發學生的良好情感和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動情的直觀情境中,開始對新知識的探求。通過聲音、視頻、圖片等直觀資料讓學生真切感受到,要想實現人生價值,必須在勞動和奉獻中實現人生價值,從而產生共鳴。
總之,在政治課堂上引入情境教學理念,是符合現代教學發展趨勢和內在要求的。只要教師所創設的教學情境符合學生的實際,符合教學內容的要求,那么,學生就會在這樣的情境之下學到知識,提高能力,使得綜合素質獲得更快提升。因此,高中政治教師不但要正視教學情境創設的重要性,還要掌握一定的創設教學情境的技巧和手段,這才是推動政治學科朝著素質教育目標邁進的有效手段。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