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閆昆侖
小米路由的問世,一直伴隨著不少爭議,其中也包括各種吐槽。筆者對小米路由器進行了為期一周的使用體驗后發現,作為小米公司布局智能家居的重要一環,小米路由器既有人性化的一面,也存在著不少bug。
一直以來,路由器作為家庭網絡的組成樞紐,連接著上游寬帶提供商、內容提供商和下游的終端用戶,其功能優劣直接決定了用戶的網絡體驗度。從最早的極路由,到后來的華為、小米、奇虎360、百度、迅雷等互聯網企業,他們紛紛將目光瞄準了新一代智能路由器的身上。筆者以為,對智能路由市場的爭奪,背后實質是對用戶的爭奪,以及對智能家庭控制的入口之爭。
4月23日,小米舉行新品發布會,發布了兩款小米路由器(含標準版和mini版)、增強版小米盒子;5月15日,小米又發布了小米電視2和小米平板。從小米連續發布的新品可以看出小米對家庭客廳的占領野心。5月8日中午12點,小米公司首次在微博上開售5000臺小米路由器,筆者有幸搶購了一臺,并進行為期一周的使用體驗。
開箱:安裝簡便
帶有一定分量的主機很難讓人一眼就能看出這是臺路由器。不同于傳統的臥式外觀,小米路由器用了立式設計,并且內置了AC雙頻2X2天線。其外殼的主要材質是工程塑料,主倉用磨砂處理,頂部則用亮面處理,配合360度無間斷散熱孔的設計,相比傳統的路由器,起碼在外形上感覺很“高大上”。
根據官網介紹,小米路由器采用Boardcom雙核1GHz處理器,256MB DDR3內存。同時支持802.11ac無線協議標準,可提供2.4GHz+5GHz雙頻頻段。該款路由器最大的一個亮點在于它內置了容量為1TB的2.5寸SATA硬盤。小米路由器配備了1個WAN接口和2個LAN接口,從多數設備均為無線接入方式來看,這種配置基本夠用。此外還配備了一個USB 2.0接口,可外接移動存儲設備或對移動設備進行充電。
小米路由器的說明書只有一頁紙,僅需要三個步驟就可以完成路由器的設置。根據說明書連接好線路(注:小米路由器沒有配備網線,需要自己另外配),開機,手機端就可以搜尋到無線信號。打開Wi-Fi界面,會發現小米路由有兩個信號,帶“5G”標識的為5GHz頻段(支持5GHz頻段信號的設備才能夠搜索到該無線信號),另一個是普通的2.4GHz頻段。
與傳統的路由器設置不同,用戶不需要記下復雜的192.168.1.1的IP地址,用瀏覽器直接訪問miwifi.com,即可進入路由器的設置引導界面,并根據提示完成設置。除了支持傳統的PC端或網頁版設置,小米路由器還支持手機客戶端設置。
手機端實現遠程管理
網頁版的“配置界面”共有四個標簽,分別是“路由狀態”、“終端管理”、“應用管理”和“路由設置”。每個標簽之下又有二級標簽以及具體的設置參數,整體界面邏輯清晰。通過直觀的UI界面,用戶可以直接看到路由器的詳細信息,包括型號、地址、運行時間、當前網速和流量使用情況,各個終端所使用的流量統計也都一目了然。
“終端管理”標簽中羅列了每個連接設備的名稱、網絡參數以及訪問權限。該界面還提供了多種設備的圖標,比如小米、蘋果等,終端的名字可以重新命名,連接方式以及使用流量都有詳細的展示,方便用戶辨識。因為有內置硬盤,小米路由對每一臺設備的共享權限也可以分別在這里進行設置。
加上一個內置容量1TB的硬盤,小米路由器基本可以算作一個初級的NAS產品了。如果用戶要使用小米路由內置的應用插件,需要登錄小米賬號,手機端可以通過遠程登陸實現管理路由器的功能。
配合內置的迅雷離線下載(遠程下載最多只支持三個任務的同時下載),可實現“遠程管理+脫機下載”的用戶需求。小米路由器的手機APP操作簡便,功能也算齊全,可以遠程對家中的路由器進行監控、操作管理。
小米路由的客戶端軟件界面非常簡潔,有點像精簡版的迅雷,同時也是一個下載工具,可以內建下載任務。安裝了“小米路由”客戶端后,用戶可在“資源管理器”中查看路由器的硬盤文件,手機端也可實現對路由器內置硬盤的查看和管理。
信號穿透力強
小米路由有三種強度模式,筆者選擇了最強的“穿墻”模式進行測試。將路由器放置客廳,WiFi信號覆蓋100平方米房子幾乎沒有任何壓力。在20兆電信光纖寬帶的條件下,筆者用無線測速軟件在不同區域進行檢測,除了相隔兩堵水泥墻的次臥信號稍弱之外(下行網速11MB/s左右),其他均能達到20MB/s左右的下行速率(注:不是下載速率,20兆光纖的外網下載速率最高約為2Mb/s)。
作為日常家用,小米路由器除了提供無線連接和下載之外,最重要的一個功能就是共享內部的影視資源,同時與電視盒子、平板電腦等智能終端進行連接。
為了測試小米路由器與其他設備連接速度,以及視頻的加載速度,筆者在筆記本和路由器之間進行大容量視頻文件傳輸測試。因為手頭上沒有支持802.11ac標準的設備,因此仍采用802.11n模式。
筆者選取了3D版《阿凡達》的視頻文件(mkv格式,14.6GB)進行無線互傳,發現傳輸速度穩定在12MB/s,雖然沒有達到小米聲稱的135 Mb/s的理想傳輸速度,但對于普通的視頻文件傳輸基本能夠滿足用戶的需求。對于播放1080P格式的電影,筆者仍以《阿凡達》為測試對象,通過小米路由無線連接小米盒子(1代)后在電視上播放,畫面基本流暢,快進顯示傳輸速度為4 MB/s。
外網訪問有待實現
小米路由的問世,一直以來伴隨著不少爭議。其中包括各種吐槽,筆者在試用的過程中,也對小米路由器的優缺點進行了簡單的總結。
優點:
1.信號穩定,穿墻模式可基本覆蓋普通家庭的全部房間。
2.可通過手機APP遠程管理小米路由器,脫機下載功能很實用。
3.局域網之間讀取播放速度流暢,和本地硬盤播放速度差不多。
4.可以將手機或電腦里面文件上傳到小米路由器中保存,實現初級家庭數據中心。
缺點:
1.小米路由器須搭配小米手機、小米盒子或小米電視等其他智能終端進行實用,才能達到小米路由的最佳使用效果。
2.小米路由器目前不支持PC端的外網訪問,盡管手機可以遠程控制,但許多操作(遠程下載以及遠程訪問路由器硬盤)還是在電腦上更方便一些。而小米路由的客戶端與手機端會偶爾發生沖突,需要登陸多次才能成功。
3.筆者分別用小米手機和蘋果手機測試了Android和IOS手機操作系統的小米路由器APP,發現反而是IOS的交互性更好,小米手機經常會閃退或程序無響應。
4.在為期一周的測試中,筆者通過遠程重啟路由器3次,其中2次成功,1次失敗。手機端遠程控制的穩定性有待提升。此外,無法通過電腦客戶端訪問小米路由盤的情況偶有出現,而小米論壇上也有不少用戶提到這一問題。目前仍未找到有效的解決辦法。
5.在下載和播放同時進行時,小米路由的CPU消耗較大,路由器發熱較嚴重。噪音方面則不是很明顯。
6.小米路由的帶寬似乎是平均分配的,有線高清電視盒相比之前用TP-link的路由器反而會偶爾出現掉線或卡頓情況。而且對于連接路由的設備沒有限速功能,只能關閉或開放訪問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