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德成
隨著改革開放政策傳遍祖國的每一個角落起,農村的打工隊伍不斷涌進城市。很多家長為了錢,長年在外打工,有的過年時回家看看,有的幾年回家一次,把孩子留在家里,跟著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生活,有的才十幾歲就自己獨立生活。對于這些孩子,跟著祖父母及外祖父母生活的人,由于祖父母及外祖父母自己年歲已高,文化水平又低下,教育方法及知識水平都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對這些留守兒童無法教育,只讓他們吃飽不病不打架斗毆就行;自己獨立生活的孩子就更慘,孤獨了沒人陪,無聊了沒處玩,病了沒人關心,周末回到空蕩蕩的家,悲慘之心由然而生,無賴無助讓他們無所適從,自然就會想去找同樣處境的伙伴玩,人多聚在一起,又沒有家長的管教,加上中學階段又是青春期,想獨立又依賴家長,心理生理都不成熟,做事欠考慮,沒家長就自己作主了,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久而久之,無政府主義在他們心里生根,形成我行我素的性格,聽不進任何人的意見,進入學校后,把老師的話當耳邊風,上課睡覺,下課瘋玩,老師說他們,他們就說我爹媽都不管我,要你管嗎?所以對什么課都沒興趣,更不要說體育課了,一到體育課他們三個一群,五個一伙的瘋狂玩,叫他們上課,他們就會說我們農村人干活就是體育,用不著上,叫得這個來,那個又跑了,體育課無法上下去,針對這些情況,我采取以下措施激發他們上體育課的興趣。
一、跟他們玩,拉近師生的距離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沒有家長的管教,他們玩起來沒節制,做出什么出格的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針對這一特征,老師就要有一顆童心,學生愛玩,就跟他們玩,他們喜歡玩什么,就跟他們玩什么,這樣,他們就認為老師跟他們是一條心的,他們親近老師后,老師就要抓住機遇,用更好玩的方式指導他們玩,找出他們的共同愛好,讓全班同學一起玩,這樣一來,全班有了凝聚力。之后讓學生進行體育課程中最簡單的臺階比賽,比賽結束后,讓最差者和獲勝者談談各自的感受,對獲勝者給予表揚,對最差者進行鼓勵,讓大家談談他們取勝原因,最差者為什么最差,平時活動有什么不同,待大家說完后,老師進行總結,給他們講解體育課的重要性,讓他們認識到體育課是身體的綜合鍛煉,全面提高身體素質的重要課程。
二、關心他們,讓他們感受老師有如他們的親人
人是感情動物,對于別人的關心,都會有感激之心的,即使一時沒有,多關心幾次他們也會被打動的,加上他們是群體,懂得感恩的占多數,少數人不懂得也會難為情的。所以當老師的要多關心他們,當他們有心事了,給予開導安慰;當他們生活上遇到困難了,給予支助;當他們生病了,及時地送去醫院,并且親自守護,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只要對班上的學生有一兩次親自守護,其他同學看在眼里,記在心上,對老師敬重之心由然而生,他們就會把老師當親人,親其師自然就會信其道,自然對老師上的體育課有興趣了。
三、制訂共同目標,讓學生一起努力
沒有目標就象在黑夜里行走,找不到方向就會亂撞,碰壁多了,就會失去活力,就會消極,就會放任自流,所以一定要制訂目標。目標是大海航行的指南針,目標是無邊沙漠的啟明星,目標是茫茫黑夜的指示燈,有了目標,就會有動力,充滿生機。例如:給班級制訂在“12.9”活動中要取得拔河比賽第一名,大家會問為什么一定是拔河比賽第一名,而不是籃球比賽第一名呢?老師就要跟他們說清楚拔河是最能體現班級凝聚力的項目,也只有拔河需要全班同學的參與,每個人都必須使出全部的力氣才能獲勝,并且力氣不是一下子就能使出來的,是要長期鍛煉逐漸增長的,所以每次體育課都要認真上,每天都要堅持鍛煉,才能長出有力的肌肉,肌肉多了才能有力量。當學生有了目標后,動力自然會增大,就會每到體育課都會急不可待的盼望體育課早日到來。
四、選擇一個比較好的班級,選舉幾個領頭人
中學生的積極性大多是不穩定的,不自覺的,隨大流的,也是相互影響相互攀比的,但要是沒有帶領,最多堅持一個周就會松懈下來,最終會沒人堅持。所以老師要先選舉一個好班民,選擇幾個特別積極的,常常提醒他們只有堅持才能讓身體不斷強壯,并且讓他們每天帶領大家進行早鍛煉,他們就會有優越感,當別的班看到這個班的人這么堅持,積極的人自然就會想自己班也這樣,他們就會找班上的有影響力的人來商量,然后他們會主動向前老師提出要求向某班學習,也要有自己的領頭人,帶著本班早鍛煉,這時,老師就要順他們的意思滿足他們的要求,這樣不斷影響,全校都會興起早鍛煉潮的,上體育課的興趣何愁提高不了呢?
綜上所述,跟他們玩,拉近師生的距離;關心他們,讓他們感受老師有如他們的親人;制訂共同目標,讓學生一起努力;選擇一個比較好的班級,選舉幾個領頭人,是激發學生上體育課的必不可少的條件。在教學過程中,只要老師不斷學習,不斷創新,根據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學生,不斷探索,總有適合的方法,學生的興趣就能激發出來了,只要學生的興趣被激發出來,自然就會喜歡上該學科的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