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磊
統計學是高職院校為經濟與管理類學生開設的一門必修課。它研究如何用科學的方法搜集、整理、分析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實際數據,并通過統計所特有的統計指標和指標體系,表明所研究的社會經濟現象的規模、水平、速度、比例和效益,描述社會經濟現象數量之間的聯系和變動規律,也是進一步學習其他相關學科的基礎。借用一幅對聯表達統計的作用:計山計水計經濟囊括四海,統天統地統社會包攬五洲,橫批:天下歸一統。由此可見,統計教學所處的重要地位。
經筆者調查,從目前部分高職院校教學情況看,統計教學面臨以下問題:一是統計課被邊緣化。二是教學目標粗淺。目前的統計教學中,只強調學生對統計知識的掌握,忽視實踐應用能力培養。三是教材內容陳舊,實用性不強。對于基礎知識過于贅述,對于統計熱點問題卻很少涉及。近幾年來統計調查從資料的搜集、整理和統計資料報送方法上都有較大的改革,教材基本沒有涉及;價格指數、股票指數是經濟、生活領域中備受關注的問題,現實中有許多成功的案例,但現有教材或是不給筆墨或是一帶而過。四是教學資源不足,一名教師加一本教材支撐著這門課程,知識體系不系統,只教不研。五是課堂教學方式、手段單一。只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忽視知識與技能的雙向教學;教學過程中要么只用一支筆,要么只用多媒體。六是考核方式單一。期末組織一次筆試,知識學完了就忘了;整理一組資料,不會;什么技能沒有。
一、重新確立統計教學目標
統計教學目標決定著統計教學的內容和方法,是提高統計教學質量,克服目前統計教學中存在問題的關鍵。新的統計教學目標首先把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滿足本專業需要放在首位。如,統計調查的教學目標應該達到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模擬或實地調查,包括統計調查方案的設計,調查問卷的設計,調查的實施,資料的整理和分析。其次通過學習,學生具備應用計算機技術進行統計綜合分析的能力。
二、更新統計教學內容
為適應新的統計教學目標的要求,統計教學內容必須進行調整和更新。統計教學內容,在繼續保持原統計學基本內容的基礎上,去掉原來實際工作中意義不大的部分,及時增補實際工作中科學的方法和典型案例。
對常用的統計調查方法實現知識與實際工作的對接。如充實抽樣調查的具體方法、原則、應用領域、調查方法改革前沿情況、社會經濟生活中成功的案例等,增強教學的說服力。
相對數部分,增加百分數和百分點的教學比較部分,如二者的含義、計算方法、現實經濟生活中的應用等。
統計指數內容需要進一步的充實和完善。指數定義的闡述中,廣義的統計指數定義有不妥之處。統計指數的編制應該將與現實經濟生活密切的股票指數、消費品零售價格指數等常用指數納入其中。
教學過程中應該系統介紹如何運用Excel軟件和SPSS軟件進行統計計算和統計分析,激發統計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更好地實現學習目標。
三、及時修訂統計教材
統計教材質量直接關系到統計教學目標的實現。統計教材的修訂要圍繞統計教學目標來進行。首先,根據統計教學目標制定出統一的教學大綱;其次,要根據教學大綱編寫出應用價值較高的統計教材和實訓題目。在編寫統計教材時應注意:(1)提高教材的科學性和系統性;(2)堅持經濟性、適用性的原則。注意介紹、推廣統計研究的新成果,以保證教材的先進性;(3)適當引入統計電算化內容;(4)在教材中加入一些鮮活生動的統計案例,為開展案例教學創造條件。
四、改進統計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高職院校統計教學目的不是把學生培養成統計學家,而是讓學生通過學習獲得應用統計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技能。在教學中應盡可能采取靈活樣的教學方法,徹底改變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注意采用提問式、案例式、討論式、自主學習等方法,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
在學習統計調查方案的設計時,應重點讓學生親自進行調查方案的設計和評價,進行方案的實施。實踐證明,學生的學習熱情十分高漲,調查整理工作做得非常細致。在學習統計分組一節,實行開放式教學,學生自行組織材料并進行多種分組,學生的積極性馬上被調動起來,積極查閱資料、請教父母、親朋和同學,學習能力無形中得到了鍛煉和提升。相對指標部分,指標多、計算方法多、指標作用各不相同,灌輸式逐條解釋的教學方法,效果不好。這時自主式、體驗式學習非常有效。學生先自學,簡單問題自己尋找答案,疑難問題重點解決,提高了課程學習效果,學生在一堂課中所獲得的有意信息量大大增加。
在課堂教學手段方面,改變要么只使用一支粉筆,要么只使用多媒體教學的極端方式,把板書教學和計算機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以板書教學為主,計算機教學為輔,不僅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而且學生運用現代化手段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提高了。學習統計分布數列的編制時,在板書了基本程序后,用統計軟件與學生一起進行實際操作,并將操作過程通過多媒體傳送到大屏幕上,邊演示邊交流,效果非常好。
五、改革考核方式
雖然統計課程一直屬于考試課程,但一直是一支筆一張卷,90分鐘出考場的閉卷考試方式。許多應知應會的內容長期得不到考核。所以筆者認為考核應該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動手操作,一部分是基礎知識筆試。筆試部分考核統計基礎知識的掌握,為統計工作的開展和學習的深入打下理論基礎,實際操作考核統計工作技能,是實現手腦并用的務實學習。這兩部分是支撐統計教與學,充分發揮統計教學作用的兩駕車。
六、配強統計教學師資
新的統計教學目標,給統計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不是隨便一名教師都能勝任的,必須配強教學力量。作為一名統計教師,不但要有扎實的經濟理論基礎,財政金融方面、會計管理方面的知識,尤其是統計專業的相關課程(如統計理論、數理統計、計量經濟學、經濟統計等課程),還要熟練掌握電子計算機的實際操作能力,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教學經驗,才能很好地完成統計教學任務。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科學發展,統計的重要性迅速地顯現出來。讓統計發揮其應有的作用,讓統計走入尋常百姓家。統計教學肩負的責任重大,必須從現在開始,讓統計課程走入各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