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麗+
“下課!”筆者提高音量,企圖喚醒昏昏欲睡的孩子們。
“老師——請休息——”孩子們慢吞吞地站起來,無精打采的跟筆者道別。落座的一刻,已經(jīng)開始低聲交流:“好困啊!”這些表現(xiàn)太反常了,與孩子們課前聲如洪鐘的問好,及以往的課堂表現(xiàn)形成了鮮明對比。筆者不禁反思,這節(jié)課做了什么,把活潑好動的孩子折磨致此。
這是一節(jié)語文復習課,起立問好后,筆者首先檢查練習冊的填寫情況,看到每個小組都認認真真的提前完成了練習,筆者便開始逐題講解。然后根據(jù)計劃,筆者進行了專題復習。筆者拿出手寫題卡,在投影設備的輔助下,一問一答,分類對各種病句進行講解。最后是練習階段,學生們拿出習題集后,筆者發(fā)現(xiàn)他們已經(jīng)提前完成了練習,我們再次一問一答,進行習題的講解。整堂課從前到后,學生的情緒漸漸低落,低落……
反思這節(jié)失敗的語文復習課,筆者發(fā)現(xiàn)教學形式單一是主因,問答到底,整堂課都是老師在語言主導。我們的語文復習課文大都存在這一現(xiàn)象:老師講得口干舌燥,學生犯困,復習效率低下等。筆者覺得語文復習課教學亟待轉(zhuǎn)變思路,提高效率。
一、不同班級,應策略不同
不同班級,學情不同,應該因材施教,預設不同的復習策略。我們每天面對的工作對象不是長篇累牘的公文,不是堅硬冷漠的鋼筋水泥,而是個性突出,思維各異的學生。同樣的一種方法策略,在這個班級開展也許事半功倍,但另外一個班級可能會事倍功半。我們都有這樣的深切體會:每年所任教的兩個班級之間,成績有高低,人員構成有差別,性格有不同,思維方式有差異,班風有差異……這些因素促使我們教師因材施教,預設不同的復習策略。
二、習題講解,應趁熱打鐵
語文復習課上,老師的點撥引導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一定要把握時機,最佳的講解時機是學生剛剛練習完畢。也就是說,學生做完練習,教師應在短時間內(nèi)講評點撥,強化記憶。孔子曾經(jīng)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意在告訴我們,啟發(fā)學生的最佳時機應該是在他想說說不出來,想表達卻又表達不清楚的時候。學生經(jīng)過了自己的思考,心中剛剛有了疑惑,此時啟發(fā),學生必定理解深刻。反過來,我們不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只是一味“填鴨”,這不符合教育規(guī)律和新課程的要求。再者,如果學生做完練習后沒有及時點撥引導,再講解時又要花費時間去重溫題目,回憶最初的思路,必會事倍功半。最糟糕的情況是只有練習,沒有教師的點撥升華,很可能學生的思維仍然滯留在原地,沒有任何進步。
三、復習方式,應靈活多變
一節(jié)成功的語文復習課不能只有單純的“講練結(jié)合”。復習課中,要以學生的練習為主,培養(yǎng)他們舉一反三的能力,還有教師的精當點撥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語文復習課上,筆者認為還應該有這樣一些復習形式:首先,語文的復習應該輔之以小組討論,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相互交換,仍然各持一個蘋果。但是思想不同,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若坦誠分享,便每人擁有兩種思想,這就是小組討論的好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另外,有專家研究,學生在課堂上,最大的樂趣在于交流,而小組討論正是課堂交流的一種重要形式。其次,語文復習課上,不能只有師生問答,可以小組內(nèi)提問、小組間提問。最后,字詞的學習及檢測,除了讀寫,可以上黑板演練,小故事助興。有時,甚至可以在語文復習課中引入猜字謎、成語接龍等各種游戲。例如:在一次校園勞動之后,學生精神疲憊,萎靡不振,又恰逢考試前的語文復習課。筆者踏入教室,認清形勢之后,迅速調(diào)整了復習方案。把傳統(tǒng)的背誦及默寫檢測改為做游戲。筆者對懨懨欲睡的同學們說:“大家做校園衛(wèi)生也累了,我們先做個游戲吧。”此言果然引起了學生的注意,他們坐直了。筆者趁勢引導說:“我們來玩一個設置了障礙的報數(shù)游戲吧,不過,報錯的同學要背一首本學期學過的古詩。”講清規(guī)則,開開心心背完古詩,我們又通過“隔壁傳音”的游戲上黑板默寫,同學們的疲憊一掃而光,收到了良好的復習效果。
四、教學設計,應力求新穎
新穎有趣的復習課設計,“一石激起千層浪”的議題,可以讓人人參與發(fā)言,激活每個人的學習狀態(tài)。既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收到良好的復習效果,一箭雙雕。例如:在進行九年級語文專題復習“語言的綜合性學習”一課時,在備課的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學校剛好新置了一批標語,有“小草微微笑,請您旁邊繞”、“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葉總關情”等,不但押韻,而且使用了修辭,文字簡潔優(yōu)美,具有標語的典型特征。于是,筆者這樣設計了教學:第一,導入環(huán)節(jié),限時五分鐘,學生去校園尋找三條自己喜歡的標語;第二,合作探究,學生迅速回教室小組討論這些標語的共同點;第三,鞏固練習,進行標語的創(chuàng)作;第四,展示交流及達標檢測。結(jié)果,學生收集回來的標語。有操場上關于“運動與健康”為主題的,有食堂中關于“健康飲食”和“節(jié)約糧食”主題的,有關于“校園安全”主題的,有花圃中關于“保護花草樹木,愛護環(huán)境”為主題的。回到教室后,同學們分析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標語,氣氛空前活躍。最后,學生們自己歸納出了標語的特點,創(chuàng)作的標語也精彩紛呈。這節(jié)復習課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復習效果。
五、復習結(jié)束,應檢測評價
此外,復習課還應有當堂檢測及小組評價等手段助推,以求高效。因為復習課本身已經(jīng)有大量的練習,所以很多老師忽略了達標檢測。達標檢測是對課前提出的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的測試,這一環(huán)節(jié)在復習課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卻往往被忽略。達標檢測督促老師高度關注復習目標的達成情況,督促學生高度重視練習內(nèi)容。若輔之以小組評價手段,將更好的激活學生的復習狀態(tài)。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