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慶
摘 要: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農村學校的體育教學工作經常被忽略。要重視農村學校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改變體育現狀。
關鍵詞:農村體育;改善措施;研討
國民的健康和體育息息相關,要想提高國民素質,不但要掌握文化科學知識,還要有健康的體魄。由于人們越來越重視應試教育,體育教學往往被忽略,尤其是農村學校,體育教育還存在諸多問題。就多年來從事農村體育教學的實踐,談以下幾點看法。
一、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1)體育課經常被擠占。經濟的發展和進步使得學校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文化課成績,為了花大量的時間學習文化課,提高考試成績,占用體育課為孩子補習文化課是常有的事。在高強度的學習壓力之下,孩子們好不容易等到一周的兩節體育課,卻被其他教師無情地占用了。有的學校一周只安排一節體育課甚至干脆取消,他們只在乎孩子的文化成績,對孩子的身體健康一般不會重視。這些做法無疑給學校體育帶來眾多的阻礙,給學校體育的拓展帶來極大的不利,農村學校體育形同虛設。
(2)對體育課管理不夠。由于學校對體育課重視不夠,農村體育課教師不是專業的體育教師,大部分由其他科任教師兼任。體育課堂教學和日常教育教學管理的基本功十分欠缺,學校沒有一套正規的管理系統,在整個教育規劃中,體育的價值沒有被充分認識,大部分都是形式化的結構。對于教師沒有嚴格要求,更不要說對場地器材的嚴格規定了。由于對體育的認識不高,許多相應的政策措施就不能很好實施,一旦不能很好實施,體育課就勢必落空。國家一再強調的體育項目達標,在農村成了紙上談兵,毫無意義。學校對體育課管理力度不夠,任其自由發展,嚴重制約著孩子們體育技能的發展。
(3)體育意識淡薄,設施落后。體育教學要正常開展,教學設施、場地、器材要做到應有盡有,學校的這些必要條件是改進體育的教學方法,提高體育課堂質量的重要條件。但是,很多農村學校體育教學條件還很滯后,有的甚至連操場都沒有,只能在校園里做一些簡單的活動,也就談不上更新、添置體育設備,更多的學校甚至連最基本的田徑、球類器材等都難以保證。由于場地小、器材陳舊、缺乏,體育教學無法正常進行,運動量小,不能保證孩子的運動要求。體育教學很難實施,教學效果難以令人滿意,嚴重影響體育項目的發展。
(4)體育課堂形式單一。大多農村體育課為自由活動時間,沒有一項正規的訓練,有的學校的學生甚至連基本的步伐都走不統一。由于各方面的條件限制,教師從來不潛心研究體育教學,認為那就是一節孩子們自由玩耍的課。也有的老師干脆不去操場,學校也不聞不問,教學方式單一,教學內容單調,教學程序多是先跑步,后做準備活動,最后做操,剩下的時間就是自由活動了。體育教師上課情緒不高,極大地挫傷了農村中學生上體育課的興趣,孩子們太過無聊,只能去教室做作業。這樣的課堂教學形式怎能實現體育教學的目標呢?
二、改變體育現狀的思考
(1)改變觀念,重新認識體育教學的功能。體育教學在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過程中,承擔著推進全民素質教育和增進人類健康的重要使命,對社會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農村中小學校體育,直接關系到我國素質教育的實施。因此,改革農村體育教學可謂勢在必行。
要改變這種落后現狀,最重要的是要提高對體育的認識。教育管理部門及學校領導應轉變觀念,配備并不斷培訓專業教師,課堂教學按《大綱》要求實施,嚴格執行《課程計劃》,把體育課作為增強學生身心素質的重要途徑,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2)因材施教,提高體育教學質量。農村教師要充分拓展體育教學場地,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來開展體育教學。作為體育教師就應該積極為學生創造條件,合理利用農村學校現有的體育場地,器材,發揮農村體育自身的特點,從而有利于學生的健康發展,讓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教學,享受體育教學的快樂。
學校要多組織體育比賽,通過各種小型的體育比賽,發現對體育特別感興趣的孩子。對他們采取符合特點的訓練,強化組織。根據學生自身發展的特點對學生采取不同目的,不同方向的鍛煉,同時要對各個年級的學生采取不同的訓練項目。小學生因為年齡小,我們主要培養他們對體育產生興趣的意識,讓他們熱愛體育。針對中學生在生理心理的成熟,教師要對學生的各項身體素質采取相應的訓練,為將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3)采取各個擊破的策略。體育是全民的體育,更是學校的體育,也是教學課標中必須完成的項目。尤其是師資落后的農村就更應該重視體育的課堂教學,讓學生在技能和技術上得到全面的發展,為國家培養體育人才,從而達到體育的基本目標。
首先,要對課堂進行改革。針對農村體育課的局限,對農村學校的現有資源合理利用。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就成了最主要的載體。教師既然是最主要的載體,就應該對自身有個恰當的定義,不管你是不是專業的體育教師,你如果教的是體育課,就應該對學生負責,在教學過程中,就應該合理地進行自我進步,不斷學習,提高自己對體育的認識,對體育的教學要別出心裁。把學生的各項能力積極調動讓他們在腦力和體力方面同時發展,保持學生最佳的學習狀態。
其次,根據學生對體育的不同要求,教師要進行分析,制定出合理的符合農村學生鍛煉的體育標準,對教學內容更應該大膽革新,讓這種教學符合農村學生的特質。既然器材不夠齊全,設施不夠完備,我們就合理利用農村的地理優勢,去鍛煉學生的體能,比如爬山、長跑等。這都是符合農村實際的項目,而不能僅僅把體育課局限在校園,局限在教室。
第三,教師必須更新體育教學觀念,遵循教學規律,不斷對農村體育進行改革,努力探索農村體育的教學規律,從而提高農村體育教學質量。對體育教學內容與過程的探究,需要不斷總結有效的方法,進一步增強學生體質,提高健康水平。
總之,我們應該充分認識體育的重要性,不斷完善體育教學工作,使課堂內容與過程都成為學生的最愛,那么,農村學校的體育工作一定會出現一個嶄新的局面。
參考文獻:
[1]毛振明.體育教學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甘肅省通渭縣隴川鄉隴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