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才
全面提升學生的聽、說、讀、寫綜合語言運用的能力是英語教學的目標,筆者在長期的一線英語教學中發現學生的聽力水平普遍較低,這在很大程度上打擊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嚴重阻礙了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提升。筆者擬從分析聽力理解的含義、影響學生聽力理解的因素出發,闡述初中學生英語聽力發展的教學對策。
一、聽力理解的含義
聽力理解一般包含以下四個方面的含義。第一,對所聽信息的語音、語調要有較為清晰的辨別能力;第二,對所聽到的指示性、命令性信息有較為準確的理解力;第三,可以在聽完跟自己的學習、生活有關的對話或者短文后能夠捕捉到關鍵句子,從而推測出所聽材料的大意;第四,可以根據語音、語調以及用詞的風格來推測文中人物的態度以及文章的體裁。
二、影響聽力理解水平的因素
(1)語音的感知。這是聽力活動的開始。由于許多學生發音不準,再加上對在語流中出現的重讀、連讀、爆破。濁化以及語調的升降變化等現象沒有掌握,從而在不同程度上妨礙了對所聽信息的識別與處理。聽力理解過程是將感知到的有潛在意義的材料與大腦中已有的語音、詞匯和句法等知識進行信息處理和加工,從而理解說話人要表達的信息和意圖。根據美國心理學家Campbell的觀點:如果在認知結構中儲存的語音資料不準確,那么感知到的有潛在意義的聲音信號則無法被確認,更無法被理解。
(2)詞匯量不足。語言的最基本單位是詞匯。詞構成句,句構成篇。詞匯的匱乏必然影響人與人的語言交際。由于缺乏必要的詞匯儲備,學生無法對感知的一連串語音作出正確的意義切分和判斷,因而不能對前后感知的語音進行聯想和判斷。
(3)母語的干擾。學生在聽英語時,由于受到母語習慣的影響,他們通常都是一個單詞一個單詞地去聽。他們通常把注意力放在句子的開頭,對句子結尾的語調及重音所體現的意義不會顧及,從而無法欣賞英語句子中的那種抑揚頓挫的節奏以及由此所體現出來的真正的含義,對英語語義理解的過程也就大大減慢了。另外,大部分學生在聽力理解練習中是通過把英語翻譯成中文來完成理解過程的。這同樣減慢了英語語義理解的過程。結果往往是顧得了上句顧不了下句。
(4)錯誤的聽音習慣。大多數學生在聽課本的對話和短文的錄音時,總是邊看邊聽。因為這樣聽著感到輕松。殊不知這樣聽錄音充其量就起著矯正讀音的作用,而對提升聽力理解的水平非常有限。原因是由聽獲得的信息是通過聽覺神經輸入,由文字獲得的信息是通過視覺神經輸入,而聽覺器官和視覺器官的發展是不平衡的。通過視覺辨認的能力大于聽覺辨認能力。學生邊看邊聽英語的時候,大部分的英語信息是通過視覺器官獲得的。“聽懂了”只不過是一種假象而已。
(5)對英語國家社會文化背景知識的欠缺。美國教學法專家Rivers(1981)指出:語言與文化是緊密聯系、不可能分離的一個結合體。語言深深扎根于文化之中。學習某種語言自然就是在學習某種文化。學生越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對英語學習的感悟就會越深。缺乏英語國家文化背景知識將直接影響對聽力材料的正確理解。
(6)非語言因素。學生對聽力學習的不感興趣,沒有自信以及焦慮情緒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學生聽力理解水平的提高。事實上,以上因素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以及閱讀理解能力和英語寫作能力,只不過對聽力理解水平的影響是更加直接與明顯。
三、提升學生聽力水平的教學策略
(1)讀準語音是聽音、辨音的基礎。 模仿性的聽是學習英語語音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在進行語音教學的時候,訓練學生區分容易混淆的音素和單詞。例如,/s/ 和/z; /n/ 和/l/; rice和rise; light和night等。在每次學習對話或者短文的時候,先讓學生根據題目對內容進行預測,然后聽磁帶或者光盤錄音,讓地道的英語語音先入為主。聽第一遍的時候,盡量避免邊聽邊看,排除視覺的干擾,培養學生邊聽邊記憶、邊聽邊記錄的好習慣。聽第二遍的時候,教師提出幾個難易適度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聽。下課前讓學生再聽一遍錄音,以便課后語音在耳。課后要求學生每天堅持聽錄音跟讀練習,盡量做到語音語調準確。否則,學生的聽力水平就會徘徊不前。
(2)用英語組織教學,為學生創造聽的機會和環境。每節課前的天氣、日期問答,或者是課堂生成的小情景以及短小有趣的故事都是很好的英語熱身活動。待學生漸入佳境之時,筆者常常運用學生學過的詞匯、句型與學生一起預測對話或者短文的內容。在預測的多種可能性中,當然是有意偏向課本上的內容。在敘述時把新詞板書出來,加以拼讀練習。學生一旦能夠聽懂教師的大部分課堂教學用語,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立刻就會被大大地調動起來,他們就會在每一節英語課上精神飽滿地參與到每一個環節的英語練習當中來。
(3)培養直接反映法。教師要引導學生以語篇為中心,精聽與泛聽并舉。根據聽音所獲得的信息進行分析、歸納、綜合、推理,排除干擾項,猜測生詞的含義,作出正確的判斷。要引導學生直接將聽到的信息轉化為一個情景或一個圖畫。如果我們能在日常的英語教學中積極創設情景,在日常生活中盡可能多地使用英語進行交流,鼓勵學生多看英語原版的漫畫、動畫片及小故事等,他們就會逐漸擺脫漢語的影響,從而養成用英語直接思維的習慣。
(4)強化朗讀,積累詞匯。在英語學習中,朗讀與聽力是緊密相關的。學生在反復的英語朗讀中,可以熟悉語音、語調在語流中的變化,如連讀、爆破、重讀、濁化、聲調、降調等,從而提高學生在聽力中辨音的準確性。在反復的英語朗讀中,學生可以積累豐富的詞匯量,從而為聽力掃除生詞障礙。
(5)重視跨文化意識的培養。在學習對話或短文時,筆者常常讓有關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名人軼事等背景知識滲透其中。外研版中每個模塊的Around the world也是借以培養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很好的材料。
要真正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理解水平,僅僅從聽力訓練入手是遠遠不夠的。就像身體的健康需要均衡的營養一樣,聽力理解水平的真正提高還需要從聽、說、讀、寫各個方面多管齊下才能取得顯著的效果。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完成《英語課程標準》所規定的教學任務,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廣東省惠州市小金口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