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安
摘要:
舞蹈的群眾性是不言而喻的。沒有人會懷疑這一點。從遠古至今,舞蹈可以說是所有藝術門類的先驅。到了當代,群眾性舞蹈更是成為廣大民眾娛樂、健身、陶冶情操的優先之選。如今,只有要群眾文化活動,就有群眾舞蹈,就有大眾喜聞樂觀的舞蹈樣式。
關鍵詞:群眾舞蹈;廣泛性;大眾性;民族性
在群眾文化事業進入大繁榮、大發展的新時代,人民群眾的社會生活賦予了群眾舞蹈更加豐富多彩的內容和多種多樣的表現形式。作為基層文化館的舞蹈工作者,我們必須適應新時代的發展需求,適應人民群眾對舞蹈興趣不斷增長的審美要求,成為他們的輔導者、組織者、傳播者。這也是群眾舞蹈工作者必須認真面對的課題。為此,我把自己多年來從事群眾舞蹈一體會梳理一下,并向同行們求教。
一、群眾舞蹈的廣泛性
群眾舞蹈,顧名思義,它是人民群眾在工作、生產、勞作之余,自己自娛自樂的文化活動,因此,具有非常廣泛的群眾基礎。每每茶余飯后,人們便在自己所在的社區廣場少則三、五人,多則幾十人甚至上百人,翩翩起舞、健身、娛樂、陶冶情操、鍛煉身心。
說起群眾舞蹈廣泛性,大致有三種情況。
一是群眾舞蹈地域上的廣泛性。地域的廣泛性,可以說是人不論南北,舞不論東西,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有群眾舞蹈。此如藏族的“鍋莊舞”,“弦子舞”,蒙古族“安代舞”,朝鮮族的“長鼓舞”,土家族的“擺手舞”,漢族的“大秧歌”,都是在各自地域上具有廣泛特色的群眾舞。它們的產生和發展,完全是各民族人民在自己的生產生活中自發創造出來的具有本民族鮮明特色的舞蹈樣式,成為深受本民族大眾喜愛的傳統舞蹈并且世代流傳。
二是受眾的廣泛性。在中國廣大而遼闊的土地上,安居樂業的人民群眾不滿足于豐衣足食的物質文明,他們需要追求更高層次的精神文明。而群眾舞蹈正是他們的首選。只要是清晨時分,你就可以在城市的公園、小區的廣場、看到健身鍛煉的人們。當華燈初上,夜幕降臨,人們又會在同樣的地點翩翩起舞,消除一天的疲勞,獲得身心的滿足,在起舞的人群當中,你會看到白發蒼蒼的大媽,也有年富力強的中年,甚至有剛剛完成作業的學生們。在他們不遠的地方,也有頑皮的孩子們湊著熱鬧,玩著各種不同的游戲。
三是影響的廣泛性。群眾舞蹈,既是群眾通過舞鍛煉身心,陶冶情操的首選,又是各地文化主管部門非常重視的文化活動。此如,中央電視臺就多次舉辦“夕陽紅群眾舞蹈大賽”,把一個不起眼的群眾舞蹈上升到國家級的層面,足見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
群眾舞蹈能夠如此廣泛地興起和發展,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是我們國家安定和諧的社會環境。試想:在一個戰亂頻仍的國度,人們不知道炮彈何時會落在自己的眼前,怎么可能有興趣去跳舞呢?在一個災荒連年的地區,人們連溫飽的問題都無法解決,生存是惟一首選,怎么能有心思去跳舞呢?在一個動蕩不斷、流離失所的地方,人們居無定所,食不果腹,怎么可能愿意去跳舞呢?所以說,在我們這樣的一個正在為實現偉大中國夢的國家里,黨的領導堅如磐石,國家建設突出猛進,人民群眾安居樂業,人們富而思樂、樂而思舞,才有了這樣廣泛的群眾舞蹈,才有了到處是歡樂的人群,到處是祥和的景象。
二、群眾舞蹈的民族性
民族性歷來是藝術相對于其他民族藝術來說所具有的個性特點。民族性是在歷史上長期形成的。這是因為,每個民族都有自己不同于其它民族的社會生活方式,社會生產方式、社會構成方式以及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心理素質等方面的特殊性。這種特殊性必然要反映到文化藝術的方方面面。群眾舞蹈藝術的民族性既體現于藝術的內容,也體現于藝術的形式。作為某一民族的社會生活題材,真實地再現了這一民族的生活方式、道德觀念、節慶儀式、風俗習慣、風土人情、服飾飲食,或是關于民族命運的重大事件,生動地塑造和表現民族的心理結構、思想情感和文化傳統等等。
就形式而言,也就是從形式上來說,群眾舞蹈的民族性,就要表現在運用民族的語言,采用符合本民族的欣賞習慣,掌握本民族審美情趣的藝術方式和表現手法。群眾舞蹈的藝術獨創性是一個民族藝術成熟的標志。愈是民族的舞蹈藝術,也才能夠愈是具有世界意義的藝術。
在前面我們曾說過,中華民族大家庭中有眾多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群眾舞蹈,藏族的“鍋莊舞”,蒙古族的“安代舞”,朝鮮族的“長鼓舞”,土家族的“擺手舞”、傣族的“孔雀舞”、滿族的“薩滿舞”等等。僅僅從大秧歌來說,就有東北秧歌、陜北秧歌、河北秧歌,真是琳瑯滿目、多姿多彩、美不勝收。正是這些美不勝收的民族舞蹈,成為我們民族寶貴的文化藝術遺產,傳承久遠,經久不衰。
三、群眾舞蹈的創新性
應該說,舞蹈是藝術門類中最早產生的藝術樣式之一。這個文藝樣式經歷了滄海桑田,依舊為人民大眾所喜愛,就是因為它是各個民族自己的寶貴財富。我們在傳承祖先留下的寶貴財富的同時,也要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作為一名基層文化館的舞蹈輔導干部,我認為,我們還有許多工作要做,其中主要有:
首先,能夠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是舞蹈工作者的首要任務。我們要熟練掌握編舞的基本常識和實際應用法則,不斷了解創新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用創新的手段提高舞蹈輔導者的業務水平。
其次,從事舞蹈創新的教學,是舞蹈干部輔導工作的重要方面。我們要根據群眾的需要,舉辦各類舞蹈培訓和教學活動,包括管理人才,組建隊伍,提高群眾舞蹈團隊的表演技能。
第三,群眾舞蹈工作者也是各種舞蹈活動的組織者。組織與輔導是群眾舞蹈工作密不可缺分的兩個方面,但組織工作是首要的。文化館舞蹈工作者要具有較高的組織群眾的能力,能夠將不同層次層、不同程度、不同需要的群眾組織起來,顯得尤為重要。在文化館組織的各類舞蹈培訓班中,把培訓化為講座、比賽、表演、應當是群眾舞蹈工作者的題中應有之義。
群眾舞蹈工作就是要以“群眾”為核心,圍繞這個核心而去努力工作,立足于人民大眾的需要,立足于繁榮社會主義大文化,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這是時代賦予我們的光榮使命,也是對群眾文化工作者的基本要求。我們要勇于創新,不斷探索、不斷追求、開創出有中國特色的群眾舞蹈之路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