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銳 特約通訊員 王曼娜
“易購吧”對于慈溪市民來說,是慈溪人自己的網上超市,而對于寧波行知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來說,它是一個實踐的平臺。“易購吧”的運行團隊中,老師們既是“易購吧”的管理層又是傳道授業的老師,同學們既是“易購吧”運行團隊的成員又是寧波行知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
注冊于2011年初的“易購吧”網上購物平臺,是寧波行知中等職業學校“校企融合體”機制的典范,由學校提供運營場地、電腦、網絡等硬件設施,師生參與經營,企業負責平臺整體運營,校企聯合開發交易系統,是學校培養電商人才新思維的有益實踐。
融合:“企業實景式”教學
“校企融合體”是慈溪市行知信息技術發展中心的別稱,2012年12月由慈溪市政府出面,寧波行知中等職業學校和慈溪市信息產業協會牽頭,聯合慈溪市創誠網絡工程有限公司、民建慈溪市基層委員會和寧波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研究所等單位建成,是具有教學、科研、生產、經營、服務、管理等功能的綜合性實體組織。
“校企融合體”分設網絡技術開發中心、慈溪市文化創意后備人才實訓基地(影視動畫實訓基地)和“易購吧”網上超市。
今年五一節,該校電子商務專業的100多名學生就體驗了“企業實景式”教學。學校6名專業教師和慈溪市創誠網絡工程有限公司10多名員工一起,根據“易購吧”的工作流程,將學生們分成網絡維護、商品資料、網絡推廣、客服、線下等5個組,每組安排5~10名學生,并設置項目組長和副組長,同時配置1位企業員工和1位學校專業教師共同指導實訓,學生按“輪崗制”參與相應的實踐崗位。
網絡維護組負責“5.1”促銷網站的頁面修整,營造節日氣氛,更新促銷信息;商品資料組負責對促銷產品進行拍攝、上傳或修正工作,設計相應的宣傳圖片,上傳對應貨架并進行屬性描述;網絡推廣組通過各種網絡渠道發布網站及產品促銷信息,做好推廣工作;客服組與客戶及時溝通,介紹商品性能或品質,創設網站良好形象,并及時把信息反饋給物流中心;線下組則利用各種網絡工具和周邊環境拓展自己社交圈,擴大“5.1”促銷影響力。
以“易購吧”為依托的實踐教學,還包括定期安排學生到企業進行“路演”,超市、商鋪、社區等場地都成為學生學習實踐的平臺。
“校企融合體”下的“企業實景式”教學,依托真實的產品或項目,將企業研發生產環境和教學環境融為一體,形成“以工帶學,亦工亦學”的教學模式。這樣充分發揮了行業協會和龍頭企業的資源優勢,實現校企在環境、組織管理、目標、生產教學等方面的融合。學生在這一實訓過程中,不僅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而且可以在實踐中不斷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師生雙重身份的融合,是“企業實景式”教學的一大特色。“教師即企業員工,企業員工即教師”,學校為企業提供專業理論和技術教學骨干,企業為學校輸送經營管理、產品研發人才。學生在兩類教師的指導下,既學到了專業理論知識,又參與了企業生產、營銷、管理和產品研發,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
而課程內容職業化、專業訓練標準化、學習環境企業化,則是“企業實景式”教學的另一大特色。目前學校已開發了綠色農產品網絡營銷、Flash動畫動作設計、走進動漫與游戲、三維場景制作等“企業實景式課程”。
作為“校企融合體”機制的成功案例,“易購吧”自正式上線運行以來,在取得教學新突破的同時,也取得了喜人的業績:首月突破了50萬元的銷售目標,運營至今累計銷售額已達千萬元,初步估計為企業節省營銷成本約50余萬元。
互助:服務育人兩不誤
“校企融合體”在學校信息技術專業率先施行,是基于新一輪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據有關部門預測,慈溪市到2015年軟件業務收入將達到44億,每年平均增長30%以上,基本形成10家以上本地特色的電子商務和行業性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全市對信息技術人力資源的需求將日益增長。這也為寧波行知中等職業學校接軌市場、融入行業提供了機遇,更成為了校企融合、與企業互助發展的沃土。
慈溪本地擁有楊梅、葡萄、水蜜桃、黃花梨、草莓、西瓜等特色農產品,如何幫助農民快速方便地銷售,同時為廣大消費者提供質優、安全的農產品,是慈溪市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搭建的主要任務。由慈溪市農業局、市供銷社、市農產品經紀人協會、e點電子商務產業園等8家單位主辦,慈溪市四海農產品產銷服務有限公司(市農產品展示展銷中心)、“易購吧”網上超市承辦的慈溪市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就是學校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實踐的課堂。
打開“易購吧”網站,登陸慈溪市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可搜索到水果、水產等35大類2000多個品類的特色農副產品。在楊梅、葡萄等特色農產品上市季節,網站還開辟鮮銷通道,市民只需在家點擊一下鼠標,即可購買到質優價廉、綠色安全的農副產品,并可享受到送貨到家的便利服務。農產品的網絡營銷以“易購吧”電商平臺為基礎,引導學生根據工作流程在網站運維、網絡營銷、網絡客服、產品處理四個方面進行生產實訓,同時實現與慈溪市農產品展示展銷中心實體店線上線下的互動。
比慈溪市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更具政校企互助多贏功能的是e點電子商務產業園——由慈溪市政府、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寧波行知中等職業學校、浙江省郵政公司寧波市分公司共同投資建設的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及創業人才的培養基地。在產業園建設過程中,政府大力引進培育專業跨境電子商務的企業;學校通過優化人才培養方案等手段幫助學生入駐園區;企業解決了辦公場地、人才引進等問題,拓展了資源整合能力;郵政公司利用其價格實惠、全球網點覆蓋面廣、通關效率高等優勢解決物流問題;而學生則獲得了全真的實習環境,并利用企業資源提升綜合素質及創新創業能力。
為配合園區人才需求和管理,學校對實習學生的專業教學和管理也做出了適當調整。在專業教學方面,根據境外電子商務崗位需求,在不減少學生總學分的前提下,結合頂崗實習的情況進行分班教學,用企業文化、工作業績、業務培訓考核取代實踐性教學和部分專業教學課程等。在管理方面,校企雙方共同制訂實施頂崗實習管理與考核制度,學校成立專門工作小組,主管校長與專業負責人任正副組長,派3名專業教師分別擔任早、中、晚班校方指導教師,園區管委會則成立相應的協調小組,由學生實習企業的經理與項目負責人任正副組長,與校方共同管理。
2014年4月17日,產業園正式開園,首批入駐企業5家,首批27名學生經過了兩輪面對面雙向選擇確定。到5月25日,27名學生均完成了園區培訓和企業內部培訓,較熟練地掌握了運營崗位技能,其中18名學生還成功出單,訂單總額達1652美金。
創業:實踐教學雙結合
為解決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就業質量不高的問題,學校在開展電子商務創業實踐時不僅對學生進行創業教育,將學生按興趣分組進行創業實踐;而且對學生進行創業前的系統培訓,邀請企業家開展創業講座、教師開設創業教育課程,并舉辦創業計劃書比賽等。
“親果童車”是學生創業實踐創建的眾多創業團隊之一,與寧波媽咪寶嬰童制造有限公司合作,由電子商務專業的羅丹、陳夢燕等12名學生組成,分設店長、行政組、市場組、銷售組。店長主要負責店鋪的正常運營與維護,帶領團隊完成銷售目標任務;行政組負責客戶接待、財務、出納和物流等工作;銷售組負責產品營銷、客戶溝通等工作;市場組負責產品拍攝及美工處理、淘寶網店的設計和裝修等工作。
學校不僅為他們提供電商創業實訓設備,包括固定的辦公場所、計算機設備、寬帶、攝影棚、產品倉庫以及其他常見辦公設備等,還建立“媽咪寶大學電子商務營銷”平臺(淘寶店鋪),并成立電子商務創業基金會。
創業團隊在創業過程中,由校企雙方共同提出每月的目標和要求,企業為創業團隊提供培訓和指導,通過行業專家培訓、網絡平臺交流、講座等形式,指導學生提高創業水平。企業還提供電子商務創業技術顧問,每月定期參與創業團隊學生組織的工作總結會,根據完成的指標和業績,對教師和學生發放獎金。創業團隊學生在畢業時還將獲得寧波媽咪寶嬰童制造有限公司優秀學員認證,優先推薦就業機會。
創業團隊的日常教學由2位專業教師和2位企業教師負責。企業教師一位負責媽咪寶公司的產品培訓、貨品上架等內容,另一位則負責電子商務技術教學,而2位專業教師也跟班進行學習。在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的課堂表現和動態,校企雙方的教師往往有不同的見解,于是在對課堂效果進行評價時,將綜合雙方意見,給出最合理的評價結果。
學生在“校企融合體”學習、創業兩不誤。為了鼓勵留下來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的學生,學校還開設了一個“創業班”,由電子商務專業高三年級中參加成人高考并考上了寧波大學的16名學生組成,他們一邊在慈溪本地開店創業,一邊在寧波行知中等職業學校學習大學課程,畢業時,他們將獲得寧波大學的大專文憑。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