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登江
[摘 要]伴隨著我國現代社會的發展,我們正在經歷一個造城的時代,建筑成為了一個城市甚至一個地區的標志性符號。當前城鎮化人口逐漸增加,現代城市建筑的開發建設在剛需和泡沫之爭沒有結論的背景下迅猛增長,在眾所周知的利益驅使下,地產開發商主要追求建設效率和銷售業績,大部分建筑設計和景觀規劃日益趨同,缺乏對地方人文特色和民族民居建筑文化的傳承。在此背景下,本文通過對渝東南土家民居的環境、空間、功能等各方面進行客觀分析,并根據分析結果對現代城市建設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土家族 傳統民居 現代建筑
渝東南地區位于重慶市東南部,包括重慶黔江、彭水、石柱等五個土家族自治縣,這是土家族傳統的聚居地區。氣候濕潤,地勢較高,山體較多,平原稀少,其獨特的山地環境決定了土家族民居的山地建筑類型。
一、渝東南土家族民居特點及形式
1、渝東南土家族民居的主要特點。渝東南地區常年雨水較多,山體沖刷較為嚴重,山體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較為頻發,因此,土家族傳統民居建設時充分考慮了自然因素,以盡可能少的破壞自然植被為原則,不會大范圍的開工動土,破壞整體水文環境與地表狀況。土家族居民在建設民居時選擇依靠原有的地貌與地形,依地勢建設,根據地勢的高低起伏,合理布局,精心設計,讓建筑適應環境,而不是強行改變地勢以適應建筑。
2、渝東南土家族民居的主要形式。一是依附地形式,此種民居類型充分考慮地表結構與地勢,根據地勢去設計房屋建筑。最主要的方法是提高勒腳,通過勒腳的提高,達到水平,不對原先的地表進行破壞。還有一種方法是根據地勢的差值,將民居建設成階梯式,通過一層一層的階梯式上升順應地形。二是地表架空式,此種民居是渝東南地區最為常見,最為傳統的建設形勢,即“吊腳樓”。此種建設方式需要通過柱子將房屋與地表完全隔開,以柱子支撐整個房屋的重量,根據不同的地勢合理調整支柱的高低長短。三是綜合運用式,此種建設方式在渝東南地區廣為流行,結合依附地形與地表架空兩種方式進行建設,此種方式對土家族民居的建設實用性更強,合理地結合了前兩種方式的建設優點。
二、土家族民居的獨特空間運用
1、凹入空間。走進土家族民居,首先看見的便是通過前墻的后退,使民居形成一個凹入空間。而經過土家族居民對地形的合理靈活運用,凹入空間在民居的整體布局上顯得錯落有致,增加了空氣的流通與房屋功能的多變,立體性和結構性極強。
2、架空空間。架空空間是運用柱子支撐起房屋后形成于房屋底部的空間,也是土家族民居的一大經典特色。架空空間在土家族居民手中得到了充分的運用。例如可儲存、晾曬實物作物,亦可作為人們休閑、娛樂、勞作、通行的場所,遮日擋雨,是一個愜意的開放的公共空間。
3、圍廊空間。土家族民居的圍廊相當于城市居民社區的陽臺,但是土家族的圍廊屬于四周圍合,將民居圍成一個整體,而且上下相連。圍廊既是居民的交流空間也是連接上下通道的交通空間。
三、現代現代城市建筑特點
1、向高處要空間。由于城市土地的稀缺與土地價格的昂貴,現代城市建筑主要是向高處要空間,低矮層建筑已不再是主流的建筑類型,高層建筑是當前城市民居建設的首選方式。通過深挖地下,將建筑拔高,以此彌補土地的不足。
2、大范圍改造。由于城市中心位置已商鋪林立,所以房地產開發商將眼光延伸至市郊,遇山開山,遇水填水,將整個地貌完全整改成適宜現代城市建筑的地形。
3、鋼筋混凝土結構。當前的城市建筑大都使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筑,為了使房屋更好的承載惡劣的自然天氣,對抗由于高空所產生的氣流沖擊,當前的地產開發商大都選擇鋼筋混凝土結構去建設現代城市建筑。
四、土家族民居與現代城市建筑的對比
1、在環境保護上。土家族民居選擇依地勢建設,對于無法依靠地勢的,利用支柱的支撐建設房屋,以盡可能少的破壞地表和植被為原則,精心設計合理布局,有效的保護了自然環境?,F代城市建筑以提供更多的住房為原則,不論地勢是否適合建設,都會將原有地貌進行大規模整理,將其改變為適合建設現代樓宇的地勢。現代城市建筑以高層建筑為主,需要對地表進行深挖。現代樓宇成片開發,動作規模較大。通常一個區域進行現代樓宇開發,其原有的地形植被與生態環境都會被完全改變。
2、在空間利用上。土家族民居充分地利用了架空空間及圍廊空間,并利用其作為儲存、勞作及交流的場所,此種空間的利用不僅使居住者親近自然,更讓鄰居之間具有了溝通的橋梁和紐帶。現代城市建筑在空間利用上更多是以如何提高居住面積為原則,居民與外部的娛樂休閑空間是依靠住房開發的配套指標建設完成的,居民必須離開自己的住所才能感受到外部環境。
3、在建筑材料上。土家族民大都采用木材與磚瓦建筑,房屋的修繕與搬遷不會浪費太多人力物力,而且拆掉的材料可以進行重復利用不會造成資源浪費。現代城市建筑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建設,屬于永久性建筑,但是當前城市經濟正在飛速發展,城區的改造與拆遷每天都在進行,現代城市建筑在遇到拆遷時,只能進行整體爆破或破壞,拆遷后的材料大都不能進行重復利用,而且造成了很大的資源浪費,同時對環境也造成了污染。
五、渝東南土家民居對現代建筑的啟示
1、現代建筑應合理利用地勢。渝東南土家民居在建設上合理的運用了現有地勢,通過依附現有地勢,精心布局與合理設計,運用合理的材料對房屋進行了支撐并創造出了屬于土家族自己的特色?,F代城市建筑在建設時可以吸取土家民居的建筑特點,依地勢建設,讓建筑溶于自然環境,依附于自然環境,而不是人為的強行去改造環境。
2、現代建筑應合理利用空間。渝東南土家民居合理的利用了凹入空間、架空空間與圍廊空間,這些空間使民居顯得更為協調,更加親近自然,讓居民的生活環境更為舒適?,F代城市建筑只局限于對空間的開發利用與外在的美感,在人們的居住舒適程度同自然環境的協調程度上考慮較少。因此,現代建筑應吸收土家民居的建筑特色,十七更適合人們居住與生活,更加融于自然環境。
3、現代城市建筑應選擇新型建筑材料。渝東南土家民居建設選用的材料輕便,施工難度較小,幾個人便可進行施工,同時房屋易拆除,拆除后的建筑材料均可重復利用,不會造成資源浪費?,F代建筑大都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筑,人力物力財力投入較大,在遇到拆遷及改造時,操作極不方便,且拆遷后的建筑材料不能進行重復利用造成資源的巨大浪費。因此現代建筑應汲取土家建筑的優點,結合城市特色,選擇新型環保的建筑材料,做到易建設、易拆除,可重復利用。
六、結語
誠然,渝東南土家民居的形成有其獨特的地理環境與自然因素,其建筑風格的形成是經過日積月累及一代代的文化傳承而形成,并不完全適用于當前高速發展的現代化城市。但是中國的民族建筑有著幾千年的文化傳承,在世界建筑史上都是燦爛的文化瑰寶,現代城市建筑不應該無視地方人文特色和民族民居建筑文化,應該努力探索優秀傳統民居的文化、歷史與生態等各方面價值。這不僅僅是一筆寶貴的歷史資源,同時也是珍貴的物質資源與文化財富,對當前的城市開發與城鎮化建設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參考價值。
(責任編輯:翁婷皓)
參考文獻:
[1]向業容.淺談干欄式苗族民居對現代地域建筑創作的啟示[J].大眾文藝,2010(09)
[2]王佳.傳統中原民居對現代建筑節能設計的啟示[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11(08)
[3]張楠木.論吊腳樓民居對中國現代建筑設計的啟示[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