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波
生活告訴我們,社會是需要熱心人的;法律有時卻“提醒”人們,做一個熱心人是麻煩的。
在深圳,一名保安猥褻女網友,過路大學生救下女子,該保安傷了腳。救人者被刑事拘留,保安被行拘5天。媒體報道后,檢察院決定對救人大學生不批捕,警方撤案,但表示并無過錯。
警方迅速刑拘見義勇為者,而經被救女網友多次交涉才在事發12天后對猥褻者拘留5天。警方反復詢問救人大學生的母親能給猥褻者賠多少錢,認為救人“過度”,必須提交檢察院逮捕。這不算過錯。
如果媒體不報道這名救人大學生的奇遇,誰知結果會是什么呢?刑拘轉逮捕,逮捕轉判刑,都是可能的。就算情況不是這樣,救人者至少還要多關些日子,且留下案底,從此成為“治安重點人員”。
如果色狼保安猥褻女網友,大學生看到了繞道而去,又會怎樣呢?恭喜你,不管女網友下場如何,你是平安無事的,天下對你而言也是太平的。你不會因行為“過度”被刑事拘留,不會關進看守所擔心判刑幾年。
經過“法律教育”,這名大學生很快就被教育好了,比多少年的其他教育更有效。他表示,今后再遇到這種事就不會上前了,只會電話報警。報警后警方來不來、多久來,你不用操瞎心。色狼跑了,或者把人挾持走了呢,那也不關你的事。
如果“法律教育”繼續下去,他會知道,電話報警都是多事,警方可能要你做證人,做筆錄,配合調查。什么都不做,那你就徹底清靜了。而你萬一要管閑事,你要確保壞人不受傷,如果壞人受傷,你要確保自己受傷比他更重。
深圳南山區警方介紹此案說:辦案有一個過程,事情終會有定論?,F在撤案放人,算是定論吧。但既然警方并不承認有錯,那么刑拘救人大學生就是對的。立案、關人,正確;撤案、放人,也正確。這就是“辦案有一個過程”的意思。正確的過程,得到了正確的結論,警方一直在正確之中。救人者呢,已經被人罵成傻X了,警方也可以證明你“過度救人”,所以救人被關半個月不會有賠償,你還要感謝警方不留案底之恩。
事情就這么荒唐。警方表揚大學生制止猥褻的行為,但基于其致人“輕傷一級”,認為“見義勇為要有度”。警方認定大學生“過度做好事”,于是接下來的一切都在法律程序上顯得正當了。事情有當事雙方,救人大學生是一方,猥褻者是另一方,事發于猥褻而終止于打斗,打斗中一方完好另一方骨折,鑒定結果是“輕傷一級”。這就要承擔刑事責任,還要附帶民事賠償責任,出錢給猥褻者治療。法律嚴明,不受情理左右,而救人者可多給些錢,取得了猥褻者“諒解”,法院能夠減輕你的處罰。這就是說,救人者是否被嚴厲懲處,最后可能由猥褻者來決定。
猥褻女網友的是保安人員,平時應是警方維持治安的伙伴,因此,我不能判定警方辦理此案時,是否有人情案、關系案。如果有,出現莫名其妙的結果也不難理解,那么現在警方應該被追責。我還是相信沒有吧,但秉公辦案,仍然辦出救人者被刑拘的結果,就有兩種可能,要么是警方辦案水平問題,要么是法律本身就有問題。
媒體報道中,還有律師出來講法,也認為救人者行為過度,致人輕傷,應該刑拘??磥?,還不是警方辦案水平問題。那么就是法律出了問題咯。我知道,法理不同于情理,法理不必基于情理,法理可以沖突于情理,法理完全高于情理,——這些現在都差不多是公理級的論斷。合乎法理而不合日常情理的判決,往往得到贊賞,被視為依法獨立審判的證據,成為普法教育的材料。而按照情理去做事,結果違法承擔后果,則是法盲的活典型。這個社會已慣于告訴人們情理是低級的,而法理是高貴的;情理是錯誤的,而法理才是正當的。
色狼無責而救人者被刑拘,幾乎就要成為一個“法不容情”的新案例。現在,即使撤案放人,“見義勇為麻煩多”的教育效果其實已經達到了。生活告訴我們,社會是需要熱心人的;法律有時卻“提醒”人們,做一個熱心人是麻煩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