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清 肖 勍 楊重軍 何曦聰
雙塊重建鋼板及自體植骨治療肱骨骨不連20例分析
李 清 肖 勍 楊重軍 何曦聰
目的 探討雙塊重建鋼板及自體植骨治療肱骨骨不連的臨床效果。方法 將40例肱骨骨不連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n=20),對照組患者行雙塊重建鋼板內固定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自體植骨治療,對比分析2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骨不連愈合時間以及相關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0.0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60.00%,2組患者總有效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骨不連愈合時間優于對照組,而術后感染、愈合畸形、骨折端成角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肱骨骨不連患者應用雙塊重建鋼板及自體植骨治療能有效提高患者治愈率,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促進患者預后。
雙塊重建鋼板;自體植骨;肱骨骨不連
肱骨骨不連是肱骨干骨術后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多發于老年患者[1]。由于患者年齡較大,骨質疏松,骨折部位愈合時間較長,因此患者預后效果較差,容易出現骨不連的情況。相關研究指出[2],通過移植帶血供的組織瓣如肋軟骨骨膜及胸骨外側皮骨能有效修復肱骨骨不連的情況[3]。本研究對肱骨骨不連患者應用雙塊重建鋼板及自體植骨治療,效果理想,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1月~2013年12月玉山縣人民醫院收治的40肱骨骨不連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28例,女12例,患者年齡49~88歲,平均年齡(62.5±5.8)歲。患者骨不連原因:鋼板松動或斷裂18例,髓內釘內固定失敗10例,鋼板斷裂6例,外固定支架失敗6例。根據隨機數字表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各20例,2組患者性別、年齡、骨不連原因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4]。
1.2 方法 (1)對照組:取仰臥位,將患肩墊高,患肢實施臂叢麻醉。患者分別采用肩關節弧形切口,將鋼板從胸大肌與三角肌的位置置入。患者術后均采用三角巾進行固定,術后需要應用抗生素藥物進行抗炎治療2~3d。2周內懸吊患側肘部,嘗試被動及主動鐘擺鍛煉,2~3周開始進行被動及主動外展鍛煉,6~8周后進行抗阻力功能鍛煉。分別于術后1、3、6及12個月等時間段采用X線觀察骨折愈合的情況[5]。(2)觀察組:行鋼板內固定后置入自體骨,取上臂后側切口,依次將表皮、皮下、深筋膜等部位切開,同時從長頭與肱三頭肌外側頭進入,將側頭肌纖維直達骨折端,將肱骨骨折不愈合的部位顯露,切除骨折端增生肉芽,適當修剪硬化骨,保證骨折端接觸良好。對于已經萎縮的骨折行短縮修整,在缺損處取自體髂骨棘制成髂骨塊,同時沿著肱骨皮質圍成一圈,采用管狀骨塊進行填補,復位后將游離的橈神經放回原處,骨折端與周圍筋膜隔離,并逐層縫合,置入引流管[6]。
1.3 術后處理 術后24h內應用抗生素,其中部分傷口發紅、發熱、血常規高患者延長用藥時間,直至病情好轉。術后2周拆線。術后前臂吊帶固定,第1天即開始肩關節被動功能鍛煉,根據患者的耐受程度逐漸加大被動活動度。主動活動于2~3周后開始,術后6~8周開始進行抗阻肌力鍛煉。
1.4 指標觀察 參照constant score肩關節評分標準評定患者術后臨床療效,總分100分。優:90~100分,良:80~89分;中:70~79分,差:70分以下。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進行統計學分析,正態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計量資料均值的比較采用成組設計t檢驗,組間計數資料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術后治療效果分析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0.0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60.00%,2組患者總有效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術后治療效果分析(n)
2.2 2組骨不連和并發癥發生率分析 觀察組骨不連愈合時間優于對照組,而術后感染、愈合畸形、骨折端成角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骨折不連和并發癥發生率分析
肱骨骨不連是肱骨骨折常見的并發癥,保守治療由于骨折端血運功能破壞,導致骨不連發生率增加,同時可導致骨折對線、對位差,影響前臂及肘關節功能。切開復位內固定法可有效達到骨折解剖復位,但由于肱骨骨折或手術切開過程中可增加骨折處損傷,從而影響治療效果,并增加患者術后感染風險[7]。相關研究[8]認為,通過移植帶血供的組織瓣圖帶血供的肋骨骨膜、胸骨外側皮質骨、帶旋髂深動脈髂骨瓣游離移植等方法均能有效修復骨不連。本研究在內固定的基礎上對患者種植自體骨,通過植入自體骨能有助于血管生長并促使骨組織愈合成活,此外,通過植入局部松質骨條能快速增加血管局部血運,同時能盡可能去除死骨,從而使得骨折端血液供應能持續、穩定、有效地供應,確保骨折端愈合。本研究中,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0.0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60.00%,2組患者總有效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對肱骨骨不連患者應用雙塊重建鋼板及自體植骨治療能有效提高患者治愈率,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促進患者預后。
[1] 程良禮,余國榮.交鎖髓內釘聯合單皮質螺釘鋼板治療肱骨骨不連[J].醫學新知雜志,2013,23(1):39-40.
[2] 張華俊,王樹金,王遙偉,等.鎖定鋼板聯合自體髂骨植骨治療肱骨干骨折術后骨不連[J].臨床骨科雜志,2013,16(1):101-102.
[3] 李立鵬,王志京.鎖定加壓鋼板結合髂骨植骨治療肱骨干下1/3骨不連[J].基層醫學論壇,2013(22):2861-2863.
[4] 黃迅,張文啟.鎖定鋼板治療肱骨骨折術后骨不連的臨床研究[J].中華全科醫學,2010,8(9):1121-1123.
[5] 柯繼鋒.雙鋼板固定并植骨治療肱骨骨折術后骨不連[J].醫學新址雜志,2007,17(3):180.
[6] 吳剛.鎖定加壓鋼板加自體植骨治療肱骨干骨不連8例體會[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0(4):455-456.
[7] 焦偉,于海洋,梁成民,等.鎖定鋼板結合自體骨植骨治療肱骨骨不連[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11(9):834-835.
[8] 金豫昆.鎖定加壓鋼板內固定聯合自體髂骨植骨術治療脛骨遠端骨不連療效觀察[J].當代醫學,2012,18(28):84.
10.3969/j.issn.1009-4393.2014.31.016
江西 334700 玉山縣人民醫院(李清 肖勍 楊重軍 何曦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