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楠楠
摘要:聲樂表演藝術是最古老的一種藝術形式之一,它和其他藝術門類一樣,可以帶給人美的享受。在進行聲樂演唱時,我們要面臨一些雙重方面,只有正確處理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才能使得作品得到更好的演繹。
關鍵詞:聲樂表演藝術 雙向功能
音樂是反映人類現實生活中情感的一門藝術,是人類用以抒發感情、交流內心的一種自然而普遍的形式,它隸屬于藝術門類中的時間藝術之一,是人類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組成部分。音樂表演藝術中的聲樂表演藝術,是一種以人體為樂器,以人的聲帶為音源,由人自身所發出的音響。聲樂表演藝術是最古老、最普遍的一門藝術,具有普及性、群眾性的特點。隨著社會的發展,聲樂表演藝術對演唱者逐漸有了更高的要求。
聲樂表演藝術是一種結合腦力、體力、想象力、表現力為一體的一門綜合藝術,聲樂表演藝術具有雙向功能,它具體的表現在作為一名聲樂表演者不可避免的需要面臨幾個雙重方面:
一、演唱者自身的雙重身份
作為一名聲樂表演者,首先要面臨的雙重方面就是自身在演唱時所具備的雙重身份:演唱者自身既是樂器的制造者,又是樂器的演奏者。正因為聲樂表演者自身具備的雙重身份,這就要求聲樂表演者在演唱過程中不僅要隨時調試和修補自身的樂器,同時還要掌握熟練的技巧和再現音樂作品的內涵。其實,學習聲樂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因為我們不像其他學習器樂的學生那樣,背著重重的樂器,而我們的樂器(聲帶)是隨身攜帶的。聲帶就長在我們身上,用起來很方便。
學習演奏一門樂器,必須通過熟練掌握其演奏基本技巧和本領,才能將它演奏出來。同樣的道理,只有嫻熟的運用歌唱技巧,才能解決聲音上的許多難題。然而,并不是說掌握聲樂演唱技巧之后,就可以演唱出多么曼妙的歌聲,就可以演唱出多么打動人心的音響。聲樂一度被認為屬于“只要會說話,就會唱歌”,在這里人人都可以說會唱歌,只不過是演唱的好與不好,能否給人以心靈的震撼了。
二、要表現的作品具有雙重身份
在聲樂演唱過程中,聲樂表演者所要表現的聲樂作品也是具有雙重身份的,即詞作家與曲作家。盡管,也許詞曲作家都是同一個人,但是大多數情況下,仍然是要考慮到詞曲的意境的。
在進行聲樂表演能力的訓練中,一方面要進行演唱技能如:氣息、共鳴、位置、咬字、腔體等基本功的訓練,另一方面還要對聲樂作品進行細致的分析與處理研究,進一步把握聲樂作品的內涵,表達其主題思想。當聲樂作品被詞、曲作者以樂譜的方式記錄下來之后,其內部已經蘊含了詞、曲作者的愛憎、生活經歷等內心情感。如果沒有聲樂表演者的完美演繹,這些聲樂作品只能以樂譜符號的形式存在,而不會具有真實的生命。不少初學聲樂的學生,往往會過度關注聲樂技巧方面的內容,平時到琴房就只是練歌、學歌,從來不看小說不看雜志,不讀詩文不聽音樂,甚至于連報紙新聞也不關心,自身接觸面比較窄,視野不夠開闊,知識儲備也不太豐富,這樣學習歌唱是唱不出什么情感來的。一首經典歌曲的歌詞和旋律必須通過演唱者把它傳達出來才能使得聽眾充分感受到它本身所具有的魅力。作為一名歌唱者,我們應該從各個方面來豐富自己,提高自身的藝術文化修養,腳踏實地地傳達和演繹作品。一部聲樂作品是詞、曲作家的情感寄托,是詩意的語言和優美的音樂二者完美的結合,是需要聲樂表演者進行正確演繹和完美表達的。
三、表演時面對的雙重方面
音樂表演在音樂實踐活動中,是聯系音樂創作與欣賞的中介環節,它一方面擔負著創造性地再現作曲家的音樂作品,從而促進和推動音樂創作的繁榮與發展,另一方面又通過自己的表演為聽眾提供審美享受,進而影響和提高他們的音樂審美能力與情趣。聲樂演唱給人以美的享受。在聲樂表演過程中還會面臨非常重要的兩個雙重方面:觀眾與表演者自己。在此組雙重方面上,要注意處理好“想唱就唱”和“不能脫離群眾”這兩個方面的問題。
聲樂表演藝術作為音樂表演藝術門類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進行表演的過程中,必須考慮到觀眾的需要,善于傾聽觀眾的呼聲,不斷調整和改進自己的表演,做到不能脫離群眾。但也不能一味的遷就和迎合,要演唱具有自己格調的音樂,提高聽眾的音樂審美水平。例如:在聲樂表演的曲目選擇上,作為一名聲樂演唱者,一方面要考慮到聽眾的愛好與需求,滿足他們的審美,另一方面也要不斷的豐富和擴大聲樂表演曲目,做到想唱就唱,從而不斷的拓寬大家的審美領域,這對于充分發揮聲樂表演的作用是具有重要意義的。聲樂表演者通過自己的演唱,將美妙的音樂進入觀眾們的內心深處,使得他們在這些格調高雅、悠美純正的旋律熏陶下,心靈得到凈化,提升他們的審美情趣,使他們感到輕松、愉悅,看到生活的美好和燦爛。
隨著現代社會不斷發展變化,人們的文化藝術生活也因此發生了一些改變。在音樂生活中,聲樂表演藝術廣為社會大眾所接受和喜愛。聲樂表演藝術是以人身的整體作為樂器從事歌唱的,絕非只靠嗓子、氣息或共鳴就能單獨完成的,歌唱是需要全身心都參與的一種表演藝術,不僅全部身體都要參加,而且包括我們的靈魂。歌唱應成為諸種因素融匯于一個整體中的扣人心弦的完美藝術,就是說,只有聲情并茂,技藝結合,才能使歌唱達到感人的境界,產生沁人肺腑的藝術成果。
參考文獻:
[1]李詩原,齊柏平.音樂表演藝術與作曲技法理論[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8.
[2]張前.音樂表演藝術論稿[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