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柏林
【摘要】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對于學生整個數學學習的生涯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要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為學生以后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產生重要影響,教師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直接關系到學生的課堂學習質量。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6.138
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與課堂教學的效率是現代教學的重要指導思想,同時也是對課堂教學進行優化設計的最終目的。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對于學生整個學習的生涯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要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為學生以后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產生重要影響,教師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直接關系到學生的課堂學習質量。那么該通過哪些途徑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筆者在文中展開論述。
一、提高備課階段的有效性
很多人都把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關注于課堂教學之中,實際上教師的備課對整個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發揮重要作用。教師在備課階段一定要做到精心,還要做到盡心。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首先要以教材為依據,對教材的內容進行認真閱讀。在認真研讀教材的基礎上,還要充分利用教師用書,實現知識點的拓展,最終達到對教學內容熟記于心的程度。進行知識點的備課并不是教師備課的全部,還應該將要講的知識點與相關的例子結合起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課堂教學是千變萬化的,教師在備課階段要預想到課堂教學會出現的狀況。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依然會出現很多預想不到的問題。因此,教師在備課階段要提高靈活性,只有靈活度增強了,才能應對不同的課堂教學環境。尤其是小學數學課堂,基于小學生的特點,更容易出現一些突發的狀況,對教師備課階段的靈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有效組織教學過程
人們往往把注意力集中于結果,實際上結果是過程的最終體現,只有提高了過程的有效性,才能收到好的結果。可見過程與結果是一種相互制約并相互促進的關系。想要收到良好的教學結果,就必須提高課堂教學過程的有效性。如果教學過程是“呆板低效”的,那么結果必然是“蒼白無力”的。為了有效的提高課堂教學過程,教師就必須對課堂教學活動進行有效組織。
中國有句老話說的好:“萬事開頭難”,做事情是如此,教師上數學課更是如此。教師想要上好一節數學課,就必須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有效的課堂教學能夠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中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動機,促進學生的思維快速的引入到數學學習的王國中去。就目前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狀況來看,存在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比如有的課堂教學過于注重向學生灌輸知識,導致學生產生了巨大的學習壓力,這樣不僅不能夠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教學中來,還使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了逆反心理,難以達到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目的。
三、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特征展開教學活動
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展開教學活動是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先決因素,要想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教師首先要做到一切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對于小學生而言,自主能力還比較弱,教師的引導對學生的意義重大。如果教師的教學活動是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的,就會對學生產生有效的引導。如果教師的教學活動沒有從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就會降低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小學生的思維能力以感性思維為主,對數字并不敏感,這就要求教師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學生對數字的敏感度。例如:教師在教學生進行加減計算的過程中,可以把學生喜歡的蘋果引入課堂教學之中,學生看到了蘋果注意力就會高度集中,然后就用吃蘋果的例子來引導學生進行加減計算,這樣就將抽象的計算問題轉化為生活中的實際例子,有效地提高了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
根據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展開教學活動,需要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對于小學數學教師而言,數學理論知識掌握的都比較扎實,如何將知識的傳授與學生的特征有效結合起來就成了教學中值得教師思考的問題。教師不僅要加強專業知識,還要學習與兒童心理、行為有關的課程,閱讀相關的書籍,這樣教師才能對學生的身心有一個全面的、正確的了解,才能真正做到從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展開教學活動。因此,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小學數學老師,一定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素質。
四、通過討論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喜歡表現自我”是小學生的天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把握好學生的這一特點,為學生提供更多表現自我的機會。組織學生展開討論活動為學生表現自我創造更多的機會。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組織學生進行討論,教師要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問題:第一,討論的題目不可過于深奧。小學生的思維能力還不強,如果老師設置的問題過于深奧,小學生經過討論仍然找不出答案,“小朋友”的自信心會受到打擊,影響小學生討論的積極性。因此,教師在設置問題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問題難度的“適中性”,既讓學生找到了表現自我的機會,又學習到新的數學知識。第二,討論小組的人員設置。教師在設置討論小組的成員時,要注意成員人數的合理配置。小組成員不宜過多,成員過多不利于管理,還減少了學生的發言機會,最終影響討論的有效性。小組成員也不宜過少,人員過少難以營造熱烈的討論氣氛,也會降低討論的有效性。
在組織小學生進行課堂討論的過程中還有很多需要教師注意的問題。因此,教師要對小組討論法進行深入的研究,并在實踐過程中不斷的歸納總結經驗,不斷提高小組討論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占據主導作用,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發揮重要作用。因此,想要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要注重提高教師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途徑有很多種,文中僅僅提出了幾種能夠有效提高小學數學老師課堂教學的方法,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還有很多有效的方法,因此,教師要不斷地進行探索,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